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027|回复: 0

动态针刺

[复制链接]

5513

主题

1710

回帖

25万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253908
发表于 2011-3-15 08:41:3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动态针刺



  针刺的同时运动患部,叫做针刺运动疗法,简称“动态针刺法”,以人体阴阳整体平衡原理为理论来源,根据远道经络辨证取穴,采用针刺疗法务使“得气”,同时使患者主动或被动地运动患部,产生运动针感、针运热感及疼痛逃移现象,从而达到消肿止痛、恢复运动功能的目的,用于治疗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。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口结构和疾病构成发生了历史性转变,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已占县医院就诊病人的首位,且发病率有逐步上升趋势,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[1]。针刺运动疗法和传统针刺疗法相比,避免了直接接触病人的痛区,和局部制动疗法相比,又不需等其自然恢复,并把“疗效”当场兑现给病人,不仅仅改变了几千年来传统针刺疗法单一、绝对静止体位的治疗状态,而且提高了针灸的治疗效果,缩短了疗程,为治疗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提供一种新的疗法。现将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临床研究进展报告如下。
1   理论来源
     针刺的同时运动患部,关键是同时进行,其理论来源于人体阴阳整体平衡理论,这也是针刺运动疗法所产生的依据。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脏腑相关,形神合一,构成人体小天地,具有自身的调节功能,维护着正常的阴阳动态平衡[2]。当内因、外因、不内不外因破坏了阴阳动态平衡,势必出现“有诸内必形诸外”的病理反应,百病由生。人体各个局部的病变,实际上是整体病变的局部表现,人体的体表与体内脏腑都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,在功能上相互协调,在病理上相互影响。针刺运动疗法就是根据体表的各种变化,然后进行相应的平衡治疗。
针刺属于相对静态,运动属于相对动态,“动属阳,静属阴”,人体是一个阴阳相对平衡的整体。针刺运动疗法正是通过一系列相对“动静”的动作作用于人体,调节人体的阴阳并使之相对平衡的一种保健方法。“动极者镇之以静,阴亢者胜之以阳”,所谓“动”是指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活动,“动极”则是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亢进,亢进就表现出一系列妄动的症候,而根据动静平衡论的观点,就应采用“以静制动”的方法来治之。所谓“阴亢者胜之以阳”可以理解为“静极者胜之以动”。“静(阴)”是功能活动的基础,反之“静极(阴亢)”就会反侮人体功能活动,使功能活动低下,而表现出一系列功能低下的证候,根据动静平衡的理论,就应采取“以动制静”的方法来治之。
     从动静关系可以看出,运动疗法中的“动”可镇之针刺疗法中的“静”,反之亦然;运动疗法中的“静”可镇之以针刺疗法中的“动”,反之亦然。如患部运动(“动”)可使远道针刺的针感由轻微(“静”)变为增强,出现运动针感;远道针刺采用重、深的捻转强刺激手法(“动”)可使残余体位性疼痛(“静”)消失,出现疼痛逃移现象。这多重复杂的“动静”关系为针刺运动疗法奠定了坚实的阴阳整体平衡理论基础。运动系统由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共同支配,感觉神经属“静(阴)”,运动神经属“动(阳)”,当系统软组织受到损伤后,将出现疼痛和功能障碍,而疼痛属“动(阳)”,功能障碍属“静(阴)”,使人体阴阳平衡失调。针刺疗法属“静(阴)”,运动疗法属“动(阳)”,根据动静平衡原理“以动制静,以静制动”,针刺疗法 (“静”)可治疗疼痛(“动”),运动疗法“动”可治疗运动障碍(“静”),故针刺疗法和运动疗法结合起来,就是形成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的最佳方案了。
     从现代医学来看,在感觉系统与运动系统之间,感觉传入与运动输出之间,彼此不是孤立、互不联系的,而相互作用、相互联系的。不但运动输出对感觉输入有控制作用,而且运动引起的输入对身体感觉输入也有影响[4]。运动对针刺止痛有明显的影响,运动具有提高针刺疗效的作用。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来看,针刺止痛实质是神经系统的一种作用,是不同感觉传入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。针刺有关的神经冲动可以激活脊髓上位中枢,发放下行冲动加强下行抵制是针刺止痛的原理之一。
2   治疗方法
     为了叙述方便,将其分为4个部分:针刺疗法、运动疗法、治疗反应、疗程,其实针刺疗法、运动疗法、治疗反应是同时存在的。
2.1   针刺疗法
2.1.1 远道经络辨证取穴   远道经络辨证取穴是远道和经络辨证取穴两者的有机结合,以祖国医学脏腑、经络学说为依据,以祖国医学的“不通则痛,痛则不通”为法则,综合了《内经》中的巨刺、缪刺和远道刺,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而来。其远道取穴依据为腧穴的对应治疗作用,取穴方法为经络辨证取穴。
2.1.1.1 取穴依据   腧穴都有治疗与其相对应部位病痛的功能,这种功能即是腧穴的对应治疗作用[5],一般分为左右对应、上下对应、上下左右交叉对应,前后对应等4种作用。
    ①左右对应:即以人体正中矢状线为对称轴,左侧有病,在右侧对应的部位上施术,右侧有病,在左侧对应的部位上施术。如左腕关节疼痛,可取右腕关节穴位。
    ②上下对应:包括四肢上下对应和躯体、四肢上下对应,四肢上下对应不仅是手足相应、肘膝相应、肩髋相应,还可理解为整个上肢与整个下肢是相对应的。躯干、四肢上下对应具体为:手足与头相应、腕踝与颈相应、前臂小腿与躯干相应,肘膝与腰相应。《八总穴歌》“肚腹三里留,腰背委中求,头项寻列缺,面口合谷收,胁肋支沟取,心胸内关谋,两臂曲池妙,两足肩井搜”。除“两臂曲池妙”外,均属此范围。
    ③上下左右交叉对应:为左右对应与上下对应作用的集合。是指上肢的左侧穴位有治疗右侧下肢相应部位病痛的作用,或者下肢左侧穴位有治疗右侧上肢相应部位病痛的作用(或以右治左)。如在右侧手三里处疼痛,可取左侧足三里。
    ④前后对应:针对躯体前(后)侧患位,可选其后(前)侧相应部位的腧穴治疗,用之多效。如:治疗急慢性腰痛,在腹部相对应的位置选穴,常可收显效。
2.1.1.2   取穴方法   为了不妨碍同时进行运动疗法,根据取穴依据,我们在远离病变的部位进行辨证取穴,其方法有四种:本经对应取穴,手足同名经对应取穴、表里经对应取穴、对症取穴。
     ①本经对应取穴:有两种方法:本经近部(患病处附近)取穴和远部(患病处远端)取穴,而在针刺运动疗法中,则以远部取穴为主,以防止妨碍患部关节活动。如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(督脉经型)取人中穴即属此类。
     ②手足同名经对应取穴:手足同名经相通且相应,当某一手经发生病变,便可取其同名的足经上的腧穴进行治疗,同样当某一足经发生病变时,也可取其同名的手经上的腧穴进行治疗[6]。如右肘关节疼痛,疼痛重点在曲池穴(手阳明经),即可取与右肘关节相对应的左膝关节的犊鼻穴(足阳明经)。
     ③表里经对应取穴:本法是从脏腑、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,作为取穴依据。即某一脏腑经脉有病,取其表里经腧穴施治。
     ④随证取穴:亦称对症取穴。是根据中医理论和腧穴功能主治而提出的。如筋病时取阳陵泉穴是因为“筋会阳陵”。
     以上四法,在临床上既可单独选用,亦可在远道取穴依据的指导下相互配合应用。
2.1.2   针刺方法   取穴部位常规消毒,进针后行捻转提插泻法,病人可出现沉、胀、麻和向患部放射的感觉,谓之“得气”。
2.2   运动疗法
     进针后,运针务使“得气”,在“得气”的同时使患者主动或被动的运动患部。主动运动宜缓慢,运动幅度宜逐渐加大。被动运动则用力不宜过猛,要轻缓而柔。损伤在胸腹部宜配合呼吸运动。如腰部扭伤在针刺后溪后即可主动或被动地做前弯、后伸、左右旋转等动作,不受留针的影响,不受原腰痛的限制,活动的结果能使腰痛越来越轻。人体各部位具体运动方法见临床应用章节。
2.3   治疗反应
     远道针刺疗法和患部运动疗法有机的结合,产生三大治疗反应,这是其它任何一种疗法所没有的。
2.3.1   运动针感   运动能使针刺部位产生针感,即运动针感。针刺的同时运动患部,针刺“得气”使患部疼痛锐减,运动自如,而运动使针刺部位产生针感,这样远近结合,上下呼应,有利经络气血的疏通,“通则不痛”。故出现患部越运动,针感越强,疼痛越减轻的现象。其实,针刺运动疗法和药物疗法一样,为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,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因素:一保证刺激的“剂量”,二维持一定的有效刺激时间[13]。进针后的刺激量以获得“得气”效应为度,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,运动使针刺部位持续产生针感并逐步增强,保证了相应的有效刺激量;而运动针感的持续产生又避免了静留针过程中患处酸、麻、胀、重等得气感的减退或消失,维持着针刺有效刺激时间。这两个重要因素的产生都离不开运动针感,可见运动针感的产生标志着针刺手法的成功,是取得疗效的关键[7]。
2.3.2   针运热感   运动以患处温热、出汗为度,此时患者即感患部酸软舒适、疼痛消失。这种针刺的同时配合运动使患部所产生的温热感,称为针运热感[8]。针刺可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,血管紧张度降低,血流量增强[18]。同时肌肉、韧带、筋膜活动时产生的代谢产物如乳酸等,又能使局部血管扩张,肌肉内各血管开放,保证更多的血流通过[19]。针刺与运动相伍更使患部血液循环加强,临床表现为温热感,甚至出汗。针运热感的产生改善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,促进了劳损组织的修复;控制和减缓炎症反应,吸收由炎症反应所致的渗出、充血和水肿,减少了炎性渗出物对游离神经末梢的刺激;同时降低致痛物质的浓度,提高了痛阈值[13]。
2.3.3   疼痛逃移现象   在治疗过程中,部分病人患部肿痛明显减轻,功能大部分恢复,但出现残余体位性疼痛(如外翻、背伸痛等)[9],则保持此疼痛体位,并行大幅度捻转提插泻法,其针感以患者能耐受为度,疼痛即可解除。然后再继续运动,找到引起疼痛的新体位,继行大幅度捻转提插泻法,直到疼痛消失,功能恢复正常,病人产生了“疼痛随着捻针,逃来逃去,越逃越轻”的现象,亦称之为疼痛逃移现象。疼痛逃移现象是针刺运动疗法中的正常现象,在治疗过程中,部分病人患部肿痛明显减轻,功能大部分恢复,但出现残余体位性疼痛,这是由于部分肌肉,韧带仍处于痉挛粘连状态,当肢体运动到某一体位时,痉挛或粘连所引起的疼痛便表现出来,并行捻转提插泻法,其针感以患者能耐受为度,该体位的疼痛即可解除[9]。在整个治疗过程中,必须认真抓住转移体位性疼痛,因势利导进行治疗。
2.4   疗程   留针30分钟,在留针期间进行运动疗法,急性损伤每日一次,慢性损伤隔日一次,3次为一疗程。
3 临床应用
3.1   肩关节周围炎
     取穴:肩部臑臂内侧酸痛,痛引缺盆,放射至拇指,肩关节后旋、伸提功能障碍,肩前云门穴处压痛明显,为手太阴经型,取阴陵泉;肩峰臑臂外前廉疼痛,痛引肘臂,方向至拇、食指,肩关节外展、后伸功能障碍,巨骨、肩髃穴处压痛明显,为手阳明经型,取条口透承山;肩关节外廉疼痛,痛引颈项,放射至臑外及无名指、小指,肩关节外展、上举受限,肩髎、肩井穴处压痛明显,为手少阳经型,取阳陵泉;肩臑外后廉及肩胛牵掣疼痛,痛引颈项,放射至肘臂外侧及小指,肩关节内收、内旋障碍,天宗、肩外俞穴处压痛明显,为手太阳经型,取昆仑穴。若表现2个或2个以上经痛,则可多经取穴。取患肩的同侧穴,双肩同病取双侧穴。进针后,运动务使“得气”,在“得气”的同时使患者主动或被动地运动患肩,作肩关节外展、外旋、内收、内旋、上举等各种动作[7]。
3.2   急性肩部软组织损伤
      取穴:肩凝穴(条口透承山),阳陵泉透阴陵泉,中平奇穴(经外奇穴,足三里下一寸,上巨虚上二寸处)。取患肩的同侧穴,双肩同病取双侧穴。进针后,运针务使“得气”,在“得气”的同进使患者主动或被动地运动患肩,作肩关节外旋、内收、内旋、上举等各种动作[10]。
3.3   肱骨外上髁炎
     取同侧阴上穴(阴上穴在阴陵泉上方1.5寸处,股骨内髁之高点下方,内膝眼与腘横纹头联线之中点处,是经外奇穴),阴谷穴。针刺得气令患者做内外旋转、握拳等动作,病人感觉痛减大半或全部消失。
3.4   指腕关节扭伤扭伤
     取穴:上下对应点(如腕关节扭伤取踝关节对应点),三阴交。针刺得气后,在留针期间使患者主动或被动地运动指腕关节,作屈伸动作,以患部不痛为度[11]。
3.5   失枕
     取穴:悬钟、后溪、液门透中渚。针刺得气后,嘱病人活动颈部,作颈左右旋转和前后活动。
3.6   颈椎病
     取穴:后溪透合谷、液门透中渚、悬钟。针刺得气后,嘱病人主动或被动活动颈部。病人可主动作颈部前屈后伸,左右侧弯及环旋运动;病人被动运动时,医者可点按天宗穴、弹拨胸锁乳突肌、颈部斜扳等。
3.7   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
     取穴:脊柱正中疼痛,多见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损伤,为督脉型,取人中穴;脊柱外侧疼痛,多见腰背肌筋膜损伤,为足太阳经型,取后溪穴;一侧腰痛,牵扯至臀部,大腿根和后部,多见骶棘肌、腰臀肌筋膜损伤,为足少阳经型,取液门透中渚;腰胀痛及腹,不能左右回顾,多见合并腹膜后组织损伤直接刺激腹膜或交感神经链,或合并脊神经后支受到刺激,为足阳明经型,取手三里。针刺得气后,在留针期间指导或帮助患者主动或被动的运动腰部。病人能站立者,主动作前俯弯腰、左右旋转、下蹲踢腿等各种动作;病人不能站立者,卧于硬板上,医者协助病人作斜扳、后伸扳、运旋叩打等动作。若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残余体位性疼痛(如前屈痛、侧弯痛等),则保持此疼痛体位,并行捻转提插泻法,其针感以患者能耐受为度,疼痛即可解除[8]。
3.8   腰椎间盘突出症
     取穴:腰痛自臀部沿大腿外缘下行,经小腿前外侧至足背疼痛,多见L4~5椎间盘突出,为足少阳经型,取液门透中渚;腰痛自臀部沿大腿后侧外缘,经小腿后侧至足跟疼痛,多见L5~S1椎间盘脱出,为足太阳经型,取后溪透合谷;具有足少阳经型及足太阳经型的特点,全小腿痛,多见L4~5合并L5~S1椎间盘突出,为混合型,取液门透中渚及后溪透合谷。针刺得气后,指导或帮助患者主动和/或被动运动腰腿部。运动以患处温热出汗为度,此时患者即感腰腿部酸软舒适,疼痛消失。
3.9   膝关节痛
     膝关节痛包括增生性关节炎、髌骨软化症、风湿寒性关节痛、风湿性关节炎、膝关节扭伤、骨折后膝关节后遗疼痛等。取膝痛穴(屈肘成直角,肘横纹内、外侧端,一肘两穴)。用28号毫针针刺2.5~3.5寸,进针得气后,使患者活动膝关节,作行走、屈伸、下蹲等各种动作。运动以患膝温热,出汗为度[12]。
3.10   急性踝部软组织损伤
     取穴以外关为主穴。外踝部损伤配阳溪透太渊;内踝部损伤配神门透阳谷。针刺得气后,使患者主动或被动的运动踝关节,作屈伸、旋转、内外翻、行走、跳跃等各种动作,运动以患部不痛为原则[9]。
3.11   跟骨刺
     取穴: 足跟内侧疼痛,压痛者取神门;足跟外侧疼痛,压痛都取养老;足跟正中、下部疼痛、压痛都取足跟痛点(大陵穴下0.8寸)。针刺得气后,在留针期间使患者主动或被动的运动足跟部。嘱患者用足跟着地行走、跺脚,踩在木棒等硬物上由轻到重自行滚压足跟痛点,或者医者以痛为俞,用木棒叩击、压推患足跟,被动运动患部[13]。
3.12   胸胁屏伤
     取穴以胸痛点(拇指指间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)为主穴。配穴:胸前部损伤者配内关穴,腋中线损伤者配合谷穴,腋后线损伤者配外关穴。在留针期间让患者尽可能的做深呼吸、咳嗽动作,由小到大的转动身体。
4   结束语   对于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,传统的处理方法,除了注意局部休息或者做一些理疗外,就是口服药物、局部制动,等其自然恢复[16]。这是一种比较消极的治疗,恢复慢,耗时长,且往往遗留功能障碍。而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软组织损伤,恢复快、疗效好,并且未发现针刺运动疗法加重软组织损伤的现象,穷其原因有二:一是运动疗法有其康复的原则,二是针刺疗法有镇痛不全,肌松不满意的特点。损伤早期的运动并不是无限制的运动,而是有其康复的原则:主动为主,被动为辅,主动活动宜缓慢,被动活动宜轻缓而柔;不痛为度,不断调整,具体掌握,运动量以不疲劳为度,活动强度在最大限度内;严禁超负荷运动,区分不利与有利的锻炼方式,如严禁快速转动等。在针刺疗法中,针刺镇痛是一种生理过程,不可能使肌体的痛觉机能消失殆尽,即不象全麻病人痛觉消失、肌肉完全松驰,仍有镇痛不全,肌肉松驰不够的特点[17],则又保证了适当肌张力和痛觉防御系统,使病人在清醒状态下能有效地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,打消了临床上运动会增加软组织损伤的顾虑[9]。传统针刺疗法是在疼痛处施术,在治疗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时,病人难以接受,特别是伴有肿胀、瘀血等病理变化的病人往往拒绝医生触摸[14],在这种情况下,针刺运动疗法即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,由于其针刺是远道取穴,从而避免了直接接触病人的疼痛区,使医生能在健侧仔细寻找对应点从容施术。传统针刺疗法治疗后往往在患部遗留酸、麻、胀、重等针感,不能立刻见效,而针刺运动疗法在针刺的同时即嘱病人适当活动患肢,疼痛立刻减轻或消失,活动自如,把“疗效”当场兑现给病人。针刺运动疗法的诞生不仅仅改变了几千年来传统针刺疗法单一、绝对静止体位的治疗状态[15],而且提高了针灸的治疗效果,缩短了疗程,丰富了针刺的治疗手段,为中国针灸学理论增添了新内容。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/9/1 10:18:20编辑过]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医中药交流网 51LA统计

GMT+8, 2025-1-15 23:06 , Processed in 0.045183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 Licensed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