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695|回复: 1

《黄河医话》针灸推按篇

[复制链接]

5513

主题

1710

回帖

25万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253908
发表于 2011-4-11 06:55:2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《黄河医话》针灸推按篇
 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刺法琐谈
唐学正
1,刺荣勿伤卫,刺卫勿伤荣
《难经◎七十一难》曰:“经言刺荣勿伤卫,刺卫勿伤荣,何谓也?然:针阳者,卧针而刺之,刺阴者,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荣腧之处,气散乃内针,是谓刺荣勿伤卫,刺卫勿伤荣也。”对这段经文滑寿解释为“荣为阴,卫为阳,荣行脉中,卫行脉外,各有深浅也,用针之道亦然。针阳必卧针而刺之,以阳气轻浮,过之恐伤于荣也。刺阴者,先以左手按所刺之穴,良久,令气散乃内针、不然,则伤卫气也。”根据余多年临床体验,“刺荣勿伤卫、刺卫勿伤荣”二句,系指依八纲辨证,视病之虚实表里,而施刺之深浅适度而言。卫为阳,主表,荣为阴,主里,病有表里,刺有浅深,气分病在卫,血分病在荣,同一证、同一穴,荣卫不同,刺法各异。如头痛一证,太阳病头痛,风邪所伤,其病在表,取穴太阳,宜卧针而刺斜向上方,直透率谷(约3寸);厥阴病头痛,乃阴虚所致,其病在里,取穴太阳,宜斜刺向下,深达2-3寸。两种刺法感应亦不相同。如曾治一男性成年患者,病人头痛、眩晕,医院诊为神经衰弱、神经性头痛,遍服中西药及普鲁卡因封闭,未见显效,迁延数年未愈。患者精神萎靡、面苍白、目无神、语言少力。脉沉细、舌红无苔。依“刺荣勿伤卫之理”取太阳、列缺、绝骨等穴。每针均有进步,继针月余,其病缓解。
观上述验证,此两句经文,实谓依病邪之所居,决刺之深浅也。
2,刺必及其分
昔年于北京护国寺庙会,见一走方医生,不知其名,众称其“神针刘”。刘为一人治头痛,持4寸长针、刺太阳穴左右各一,其技之熟练,非常人可比,须臾退针,病人自言头痛已止,且头清目爽。称谢而去。既往每针太阳穴斜刺三五分深,往往效不应手。此后逐渐取太阳穴深刺之,效果昭然。始悟刺虽中穴,不及其分,效乃迥异。经云:“病有浮沉,刺有浅深……浅深不得,反为大贼。”针刺之浅深实为刺法之要。
3,刺法与书法
刺法犹如书法,非一日之功。善书者,力透纸背,入木三分。颜、柳、欧、赵,风格各异。刺法犹是。善针者,入肤轻巧,病人毫无痛苦,入针后,提插捻转,应心得手,迎随补泻,感应昭然,效果也异于一般。然刺法全在指力功夫,初学者必先练指力。熟能生巧,手法之熟练来自实践,从磨练中出功夫,无捷径可寻。
4,针后缓步
已故老民族医高喜,工善针灸,尤长火针,乡里求治者甚多。1960年来呼授教,高老医生每针病已,必令病人于室内缓步,片刻始令安坐。此系和缓其气血,徐徐条达营卫,实为动静结合之法。特记之。
5,刺痛与感传
针刺时因针通过表皮,故有痛感,此谓刺痛。入针后向深部探之,有酸麻重胀之感,此谓感传。刺痛与感传有别,刺痛呈热灼样痛,瞬间而过;感传则隐约可耐,扩散传导范围很大,时逝时显。术者往往于入针时由于病者呼痛,则停针不发,因而效难应。善针者,此时应观察病人表情、听病人之反应,酌行手法,施以补泻,但不能不顾病人痛苦,一味乱捻乱刺,而致病者晕针。
漫话盘针法
王碧如
盘针法为《金针赋》中下针十四法之一,何谓盘针?明◎汪机曰,盘者,如循环之状,每盘时,各须运转5次,左盘按针为补,右盘提针为泻。
余临证对盘针法进行探索总结,并和呼吸结合起来,稍有心得。其操作方法是:多选取躯干部双测腧穴,不泥于“肚腹盘旋”的古训。进针得气后,术者双手各以拇、食指持针柄上端做圆周状(360°)盘旋。同时令患者深呼吸,每分钟呼吸10次左右,每呼吸1次盘旋一周。盘旋时不提插,不捻转,术者施术时须精力集中,和患者保持同步呼吸。至左盘右盘及盘旋的次数,应视患者病情而定。如患者李某,脘腹疼痛欲死,察其面色青黄而暗,脘腹疼痛拒按,脉沉肢冷,舌唇紫暗,苔薄。证属气滞血瘀,乃用隔俞、胃俞2穴,进针得气后,施盘针法,痛势渐缓,留针每间隔10分钟施术1次,留针40分钟后,肢温痛止。
余临床体会,盘针法可以行气活血、疏滞止痛,对胃脘痛、腹痛或因闪挫、扭捩引起的胸痛、腰痛或痛经等急性痛证及气厥实证,多有良效。
补泻手法与药物剂量不能等同观之
唐学正
补泻手法与药物剂量似同实异,古人谓手法为虚则补之,实则泻之,视病情而施补泻,随气而调之是为上工。今人谓手法为刺激量之轻重,亢进重刺,衰退轻刺。刺激轻重以示量之强弱,犹如药量之大小、古今之说虽异,但临床所用手法皆同,均以指力捻转提插,寻求感应,手法补泻当视病机而定、同一手法随病机而变化,彼时曰补,此时曰泻。同一手法随病人而异,对彼用之曰补,对此用之曰泻,同等量之刺激,此时可疗疾,移时则致害,似此何能与用药之剂等同耳?参芪之补气,归芎之活血,自古皆同,少有异议。再番泻叶之泻下未见有少用则泻,多用则结者。而针刺手法则不然,经云:“为虚为实者,工勿失其法。”针刺本双向作用以调补气血,同一手法有补有泻,同一穴位则可补可泻,未有何穴补气、何穴活血者。凡某穴之作用必与病情、手法联系观察,方能达应手之效。
1956年余治一病人,患精神失常。刺人中、内关、少商诸穴,症状反剧,重刺之,尤甚,停针则静,再刺之,复如故。后针大推穴使其呈休克状态,片时苏醒,狂躁乃止。此病人邪盛正虚,所施手法不足以制其邪,后施重刺,对病邪一举而攻之,其病遂见转机。
针刺得气
肖康伯
进针以后,病人有酸、麻、重、胀感为“得气”。现在的针灸书上许多都是这样写的。
但是古医书上讲的针刺“得气”,是术者下针后对针下的感觉,不完全是患者的感觉。《标幽赋》云:“气之至也,如鱼吞钩饵之浮沉;气未至也,如闲居幽室之深邃”。
“气速至而速效,气迟至而不治”。从“得气”的迟速可以判断病之轻重虚实及预后。针下得气这是医者的针感。做为针灸医生,对“得气”的针感要熟知,针下得气的针感因人因症而异,医生据此判断正邪虚实情况,决定补泻手法,这是一位针灸医师的基本功。
经络起止相应
王立华
1968年山西芮城县一老妇,患三叉神经痛近2月,发作时疼痛难忍,辄以手自打其脸,服中药20余剂,皆无效。作封闭治疗1月余,仅能暂缓。医院欲作三叉神经切除手术,患者拒而出院。适余下乡至该县,诊视病人,右侧面部瞤动,口不能张,饮食受限,痛苦不堪,最痛处,在右侧迎香穴处。余欲用针刺治疗,家人及患者均有难色,余慰之曰:只针手指,不针面部,病人始勉强允诺。余即以毫针刺其左手商阳穴,随捻转随让其手摸患侧,张口咬牙。甫捻转数转,患者即面现笑容,疼痛若失,张口咬牙,均可自由。于是惊问曰:手指和脸相通耶?余告之大肠经起止相应之故。
前年孟县一妇人,过去患指疔,脱掉一指。1966年食指又起疔毒,肿痛难忍,甚为恐俱,担心再脱一指,余针迎香穴痛止排脓而愈。
两例合看,迎香穴能治食指之疔毒,商阳穴可止迎香部剧痛,经络之起止相应,如鼓之应桴。
五输穴从井始探
孙六合
五输穴以井为始,皆己公认。就为何以井为始以及阴阳井穴五行配属不同的机理,谈一些个人浅见。
1.阳经井穴
凡阳经皆从井金开始,根据阴阳互根之理,其始穴配阴季之初,秋冬为阴,初秋乃阴之始。阳经井穴的主治功能,又多具金秋肃降之性。
秋季气候凉爽,其气清肃,阳经井穴多具有清热之效。如厉兑穴能清胃火而治牙痛;商阳泻大肠之热而消咽肿;关冲泻三焦火而除热多寒少之证,以及少泽、至阴治热病头痛,乳房肿胀,莫不此类。金秋之季,树叶枯黄,开始飘落而下,而井穴应之有降逆下气及坠胎之功。如窍阴、厉兑,能导热下行,治疗头昏目赤、牙齿肿痛;至阴之穴,乃足太阳寒水之经,水势下趋,且膀胱与肾相表里,肾主胞胎,故泻至阴可利水以治难产、胎衣不下。不但如此,金秋万物客平,有收藏之象,故井穴至阴又可安胎,若灸至阴温补肺金,生肾水,理胞宫治胎位不正。秋季阴雨连绵,随经刺阳经少泽穴,补肺金生肾水。小肠为多血之经,津血为乳汁之源,津血充而乳下,故可治乳汁不足。
2,阴经井穴
凡阴经皆以井木为始,根据阴阳互根之理,其始穴定配阳季之初,春夏为阳,初春为阳之始,而阴经井穴的主治又具春木之性。
春发之时,积雪始融,大地冰解,万物萌生,花苞待放,阴经井穴具有醒脑开窍之功,如泻少冲、中冲则开窍,治热入营血之昏迷;因肾主骨生髓,脑为髓海。泻肾经井穴涌泉,可醒脑开窍,治久病邪气入里之昏迷;肝藏血,温补肝经井穴大敦,益肝摄血,治失血过多之昏迷。初春之时,严冬已过,阳气始升,阴经井穴又多具发散郁火开窍之效,泻肺经井穴少商,清肝木益肺金,而治咽喉红肿;泻心经井穴少冲,清热开窍,治疗肝郁气滞性的癫狂证;刺肾经涌泉,滋阴清热,治疗足心热痛;泻心包经中冲,清热凉血,治疗掌心热痛。初春之时,气暖阳升,情志畅快,阴经井穴具有疏肝理气的功能。如心经的少冲疏肝理气,治疗肝气郁结的胸胁疼痛;泻脾经之隐白,抑肝健脾,治疗肝气犯胃的腹部胀满疼痛。
总之,五输穴以井为始,是从阴阳互根的理论,春秋气候的特点,井穴的主治效能,以取类比象的方法,论述了阴经井穴从春木开始,阳经井穴从金秋开始之理,而且这种理论己通过临床实践得到了证实。
针治外感一得
杨康德
余参考,取舍《玉龙歌》“无汗伤寒泻复溜,汗多宜将合谷收”和《兰江赋》“无汗更将合谷补,复溜穴泻好施针。倘若汗多流不绝,合谷收补效如神”之义,取复溜、合谷两穴,无汗者补合谷、泻复溜;有汗者泻合谷、补复溜,用治外感热病,每能取得满意疗效。忆余邻刘某,夏月劳倦感寒,午夜突发寒战,无汗恶寒,重被不温,急邀往诊。余于户外即闻患者抖动切齿之声,诊时急刺补合谷、泻复溜发汗,寒战渐止,身温汗出,未几入睡而愈。
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原穴,大肠与肺相表里,肺主皮毛;复溜是足少阴肾经经穴,肾与膀胱相表里,膀胱主一身之表,外感风寒,寒束肌表,卫阳被遏,温补合谷可温经散寒,宣通卫阳,因而起驱邪发汗的作用。又泻复溜,开太阳之闭,助膀胱气化,有手足上下、阴阳脏腑同治之妙。风热外袭,风为阳邪,热迫汗出,泻合谷可泄热解表,热泄则汗自止;又补复溜,为调补肾阴、培其本源,使之作汗,有补泻兼施,预护正虚之妙。
(丁世敏整理)
针灸加拔罐治哮喘
邵经明
临证哮喘多变,除有表里、寒热、虚实、阴阳错杂相兼之异外,且肺为华盖,居五脏之首,主一身之气,常为其它脏腑病变所系;且肺司呼吸,主皮毛,多为外界因素所干扰,故哮喘辨治比较难掌握。余年逾古稀又六,施针并灸兼拔火罐治疗哮喘顽疾,于临床屡屡取效,积经验凡30余年,愿将己之一得,管陈于后。
临床论治除据辨证施治外,所选主穴有三,即肺俞、大椎、风门。肺俞为肺脏精气输注之处,可疗呼吸系外感内伤诸疾;大椎属督脉经穴,为诸阳经之会,是宣肺平喘要穴;风门属背部膀胱经穴,有祛邪固卫平喘之能,三穴居背邻肺,合用确有治肺平喘及预防其复发功效。施针并灸兼拔火罐,有祛邪助正、调节脏腑、输导阴阳之功。1963年余曾治疗一赵姓少女,年方13岁,患哮喘已七八年,病初每遇入冬或外感时即发咳喘,经治时轻时重,久而无论冬夏遇冷即发,重时喘鸣迫塞,难以平卧,口唇青紫,因药物治疗不见好转,故寄希望于针灸,切其脉沉细无力,舌苔薄白滑润,舌质淡,面色萎黄,手足欠温,肺部听诊有明显哮鸣音,诊为风寒客肺、脾虚失运、痰闭气道而作哮喘,治疗宣肺化痰平喘,针灸大椎、肺俞、风门。肺俞、风门直刺6分,大椎直刺1寸,得气后留针15分钟,其间提插捻转,平补平泻行针3次,起针后用艾条施灸7分钟,喘旋缓解,每日l次,l0日一个疗程,治疗一个疗程后、呼吸正常,哮喘得平。休息1周,改为隔日针灸l次,巩固治疗一个疗程。当年冬季遇冷哮喘未发,感冒时仅感胸闷不适,呼吸不利。次年又按前法治疗两个疗程,第3年又针灸一个疗程。旧疾得到根治。
医者常道:“喘主于肺”,虽有内外之别,然而其治必以肺为主,故选肺俞、大椎、风门3穴为主穴,立意在肺以伏其主,但欲“伏所主,必先所因”。故应据其因而配他穴,如有外感可配合谷,以宣散发表;虚者配关元、太溪以固肾纳气;咳嗽偏重者配太渊、尺泽以宣肃调畅肺气;痰多气逆者配天突、膻中,以降逆消痰,据哮喘发作待点多由六淫邪气引发,故在发作时急则祛邪为主,缓解时治当扶正为主。由于本病宿根难除,必须连续治疗2-3年以上。即使发作被控制,也要在欲发季节之前给予以治疗,如好发于冬可在来年夏秋季节进行治疗一二个疗程,同时要加强身体锻炼,方可长效久安。
指压天突穴治顽固呃逆
潘学敏
昔余友赵某告曰:按压天突穴可治呃逆,甚验。余并未介意。1984年夏,韩某住我院行胆囊切除术,翌日出现呃逆频作,每发伴刀口疼痛,经用阿托品、多种镇静剂无效、邀余会诊。症见呃逆声声、且伴暖气,皮肤黄染、溲赤、便干、脉细。处以旋复代赭石汤合茵陈蒿汤,3剂。3日后再诊,呃逆如故,患者痛苦不堪,群医棘手。忽忆及吾友所告,遂依法施治,约2-3分钟其呃顿止,在场医患皆惊赞不己、后余屡施此法治呃逆均验。其实该法颇简,即用拇指重压天突穴,使患者胸部出现沉重感,并令其同时作吞咽动作、约2-3分钟其呃必止,再压片刻即可。此法简便易行,不需设备,且无他弊,真乃妙法也。
针心包经穴治心律失常
王宗学
针刺治疗心律失常,近年来各家多用内关穴,郄门穴配以它经之穴。余根据心包经脉,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,选取本经俞穴大陵、曲泽治疗心律失常,佐以膻中、膈俞以除胸闷;百会、风池以治头晕;神门宁心安神以治失眠,并结合病情和机体状况,施以补泻手法,取得了满意的效果。
如治患者李某,女,心律失常10年,加重l年,呈重病容,其脉促,心电图提示频发性早搏、二联律。症见胸闷,心慌,气短,头晕,燥热;当针刺大陵、曲泽二穴,用泻法,10分钟后症状缓解,安稳入睡。治疗5次后心率控制在80次/分,早搏显著减少,症状基本消失,继续治疗5次,心电图恢复正常,诸症消失。又治患者王某,患心肌炎10余年,症见心慌,胸闷,乏力,自汗,下肢浮肿,脉象沉迟而结。心电图提示室性心动过缓,频发室性早搏、二联律。取大陵、曲泽二穴用补法。经10次治疗症状明显改善,心电图有改善,继续治疗10次,症状消失,心电图呈窦性心动过缓,恢复正常工作。
针刺治疗心律失常不仅可以改善症状,而且心电图的改善也是显著的。本病患者多以心悸,胸闷,胸痛而就诊,常见精神不振,气短气喘,心慌不宁,但往往针刺后症状立即缓解。
五更泻
殷克敬
昔日治一宋姓女,产后1年,每日黎明前腹痛作泻,泄后痛止,形寒肢冷腰痛。查其舌苔薄白,脉沉细,尤以两侧尺部为甚,诊为命火不足之五更泻。遂针脾俞、太溪(用补法),灸命门,每日1次,以补命门之火。3日后症减,继针l0次诸症消失。嘱其常以艾条悬灸足三里、太溪2穴,半月后随访未再发作。此案虽选穴不多,但皆遵经旨,权衡所宜,只求肾阳助脾阳运化,年余顽疾,终至痊愈。
胆俞穴位注射治胆道蛔虫病
肖均
笔者应用冬眠合剂1号加1%普鲁卡因50毫升稀释后,取3-5毫升作一侧胆俞穴注射,治疗胆道蛔虫所致腹痛,大多1次痛止。曾治20余例。只有少数止痛2-4小时后又发作。
按:胆俞穴有清泄肝胆郁热,理气宽膈,利胆解郁的作用,加用冬眠合剂解痉止痛、镇静安神。本法无副作用,且有的病例愈后至今未再复发。
“腧穴头针”治眩晕
肖均
笔者多年来采用“腧穴头针”法针刺百会穴及四神聪穴治眩晕,常获良效。其方法是留针半小时至l小时,每日1次,10-15次1疗程。一般1-2疗程可以治愈,个别病人最多不超过3个疗程。发病时间短则好得更快一些。此法简单可行,患者也可对镜自行针刺,针后即有头脑清新之感,眼亦自觉清亮,睡眠亦有改善。3-5次后眩晕往往减轻。
所谓“腧穴头针”,即按十四经头部腧穴以针治全身疾病。
百会穴位于头顶中央,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穴。又由于十四经表里经脉的相互络属以及奇经八脉均通于头,所以此穴又是百脉之会,故称百会。该穴能调节百脉,疏经通络,健脑补髓和镇静安神;本穴又是肝经的会穴,肝肾同源,故此穴又有调节肝肾机能的作用。四神聪前后二穴位于督脉之上,左右二穴则位于膀胱经,其脉气通于督脉与脑,通过针刺该穴更加强滋养肝肾的作用。两腧穴配合,水充木荣,故可治眩晕而收耳聪目明之疗效。如治瞿某,女,52岁,于1981年因血压29.5/17.5千帕住院治疗。住院2月余,眩晕日益加重,卧床不起,并阵发性汗出,遂出院,邀余诊治。诊见病人慢性病容,神清,语言低微,舌质绛,苔白稍燥,两肺(-),心浊音界向下向外扩大,心前区可闻Ⅱ°杂音,两脉沉细弦,经针上穴5次,即能下地行走。10余次后,病人便自行前来门诊,血压亦逐步下降。随访至今,血压虽有反复,但眩晕一直未发。
漫谈脑溢血病的针刺抢救
张涛清
针灸抢救脑溢血病人,关键在于“准”,即辨证准确;贵在于“早”。余依《内经》“有所堕坠,恶血留内”的理论,采用“化瘀通络,豁痰利水,滋阴潜阳”的配穴方法,治疗效果良好。施针前,于头部置冰袋,使髓海气化功能降低,减缓正邪分争。随之,顺经脉循行先刺督脉百会、神庭、人中,配血海、照海、丰隆及十二井穴放血;继刺任脉气海、水分、膻中、天突,配太冲、阴陵泉、三阴交,进针得气后行提插、捻转,不留针,每日针2次。若高热昏迷,加曲池、复溜。若头晕项强、呕吐加足三里、阳陵泉。如治患者傅某,男,41岁,3天前患者酗酒回家后,突然昏迷、偏瘫,查:体温36℃,脉搏84次/分,血压21.5/l4.5千帕,面色潮红,周身皮肤湿润、呼吸深重而带鼾声,痰声漉漉,右侧瞳孔稍大,对光反射存在,左下肢肌张力正常,右侧呈软瘫,左侧肌键反射存在,右侧肌键反射消失。针刺抢救后,次日眼球开始转动,能示意。针9次后,神识清楚。针42次后,神志全清,惟语言微蹇、右半身不遂,继续针治至7个月后,能扶双拐行走、自理生活。(刘福 解秀莲 夏清 整理)
针治面瘫
张子菡
几十年来,我对面瘫一病,针治了不下干百例。可以说,有经验也有教训。回忆过去,有两例病人,一直难以忘怀。
1962年4月,从肥城县来一位面瘫病人,叫梁吉祥,40岁,口眼向右歪斜,得病20余天,症状也比较轻,半年时间,我断续地给他针了百余次,面部穴位基本用遍、非但无效,反而患侧面部浮肿,停针则肿消,针则又肿,几经反复,治疗无效,动员停针回籍。临行患者告之,刚来针治确感有效,因急于求治,所以在省、市、区几个医院,有空就针。最多每天针4次,通过这一例的教训,对面瘫的治疗得出一个经验,就是不可多针、乱针,取穴要少、针刺手法要轻,留针时间要短。
1980年8月,一位18岁的姑娘叫马洪翠,1周岁得面瘫,至今口眼向左,右眼不能闭合,流泪。初针取患侧丝竹空、下关、迎香、地仓,翳风、风池、合谷诸穴。用平补平泻,2分钟后,出汗如黄豆粒大,很均匀地满布整个右侧面部,病人立即感觉到局部很舒适,第2天症状显轻,以同样手法和同样穴位进行针刺,同样出汗。以第2到第6次针刺时,出汗较多。以后针刺出汗渐少,症状逐渐消失。17年顽疾,只针刺12次,即恢复了健康。每忆起此病人针刺出汗,乃是其速效的机理。针刺使气血经脉流通,局部营卫气血谐和而驱邪外出,故见汗出。
针刺和穴位埋线治疗肩凝症
郑魁山
肩凝症又称“漏肩风”,余根据本病痛点多在肩部出现,采用穴位埋线配烧山火手法治疗,常获卓效。其法是取肩髃、肩髎、天宗、阿是穴为主,进行穴位埋线。肩肱连动,肩缝处有压痛,后伸困难,配肩缝、尺泽;肩髃处有压痛,上举困准,配曲池、巨骨;天宗处有压痛,内收困难,配肩贞、后溪;肩髎处有压痛,外展困难,配臑俞、外关,用烧山火手法,留针10-20分钟,以活血化瘀,通利关节。
以上配穴,上肢的针起完后,再针条口透承山。针条口透承山穴时,边操作边嘱患者作上举、外展、内收等活动,以锻炼患者的活动范围,提高疗效。
穴位埋线的具体方法:先将9号腰椎穿刺针(将针芯尖端的斜面磨齐,以便将线顶入穴内,防止将线带出体外),和剪好的。000号1厘米左右的铬制羊肠线,在酒精内浸泡30-60分钟,然后将消毒的羊肠线穿入腰椎穿刺针内,将穴位常规消毒,手持酒精棉球裹住穿刺针,对准穴位进针,患者有酸麻胀等感觉后,用穿刺针芯缓慢的将羊肠线顶入穴内,出针后垫以消毒棉球,用胶布贴针眼,以防感染。每次埋线3-5穴,7-10天埋线l次,埋线5次为一疗程。如未治愈,休息10天左右,再继续埋线。烧山火手法的具体操作,详见《针灸集锦》第二篇针灸方法,这里不再赘述。用这种手法和配穴,在每次埋线后的第5天行针刺,每日1次,连续3次。
通里穴治足跟痛
徐庆云
通里穴属手少阴心经,在腕后l寸或掌后l寸陷中,在神门穴上l寸,在巡回医疗期间,有农民多人患脚跟痛症先后求治。诉曰:痛在跟部,剧痛时行路为难,终年不愈,影响劳动。检查局部不红不肿,按之不痛,与阴雨天气无关,外观亦无异常,各患者症状基本相同。断为足少阴经脉郁滞所引起。本“经脉所通,主治所及”的原理,选肾经原穴太溪为主,配筋会阳陵泉为辅,佐邻经昆仑、仆参等穴。刺治数次,毫未见效。其后配经外奇穴亦未奏功,忆及经有上病下取之旨,取手少阴心经通里穴治之。穴名通里,以通为治,经脉郁滞当可治疗。手法是刺对侧通里,得气后火速捻转泻之,当重泻时令患者跺脚,反复施术,疼痛递减,数分钟痛止,稍停出针。数名患者,轻症2-3次,重症3-5次,均获痊愈,可见腧穴主治范围,尚有待发掘整理提高之必要。用此治骨质增生脚跟痛无效。
血痹
殷克敬
1979年2月初,青工马某,两上肢肘关节以下阵发性疼痛,时见红肿3月余来诊。并诉常喜将手放置凉处或触冷物。遇冷则痛减,遇热疼痛加剧,甚则难以忍受,且痛以夜间为重,有时难以入睡。某医诊为肢端红痛症,用维生素、谷维素等药配合理疗,症状始有减轻,但以后又反复加重,来诊时述每天超量服用止痛片,余视之两时以下潮红,按之微热,上肢活动自如,双手重握物时痛剧,过后麻木,舌质红,苔薄白,脉弦且细,综其脉症,诊为“血痹”。此症乃由寒邪所侵,阻滞经脉,阴阳失调,气血不和,不通则痛。寒极生热,壅遏肌肤,潮热而红。遂取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之会穴大椎(拔罐)以发散寒邪退其郁热,十宣穴(放血)清泄热邪。曲池、合谷针刺疏调多血气之阳明经脉,疏筋利节,通经止痛。治疗3次效显,20次痊愈。
四肢懈怠症
郭诚杰
审证求因,辨证论治,为中医之大法。但在临证时亦有无因可求,无证可辨者,若能善思,可于无法之中求法。吾于1973年治一张姓患者,自述3月来,四肢懈怠,更为甚者,肘膝关节若散落一般,提一热水瓶竟感困难,步行常不自主地偏向一侧。饮食、二便正常,四肢活动自如,脉平舌和,别无其它异常感觉。经神经科检查,未引出病理征象。既往无癔病史,病前无精神创伤。病因不明,无舌脉可参,只能据脾主四肢而施治,遂选双手、足三里,针刺用补法,针3次无效。改脾俞针2次证仍同前。苦于无术可施,忽忆脾之大络大包穴,治虚则百节皆纵;则单刺双侧大包穴2次后,自感肘膝乏力较前有所减轻,继针4次,肘膝散落感消失,提物复常,步行不偏斜。半年后随访前症未复发。仅此1例不能排除其偶然性,但偶然之中可能包含着必然。穴的主治是古人千百年的经验积累,所以对穴位的主治除理解记忆外,还要在临床中不断应用体会。
痿证
陈积祥
经谓治痿独取阳明,是耶?非耶?临床用之果验。曾治丑xx,女,发烧半月,继而神志不清,四肢软弱无力,神经科以格林-巴利氏综合征收住院,经中、西药综合治疗历时半月,虽然热退神清,但四肢仍弛缓性软瘫,软腭不能活动,吃流食时常从鼻孔漏出,鼻音重浊,吐字不清,舌僵,呛咳,吞咽无力,舌质红,苔黄腻,脉沉细,诊为肺热叶焦,筋肉废痿,手足不用,阳明失司,津液不能布达四肢之痿证。余宗独取阳明之法,佐以健脾活血,通经活络,针曲池、合谷、伏兔、足三里,配风池、印堂、迎香,共针20次痊愈。
针灸治癫痫
李历城
针灸治癫痫,亦当求病本。笔者曾治一冲脉客寒之癫痫证,紧紧抓住“冲脉,与“客寒”选穴处治,疗效颇佳,患者尹xx,男,13岁,在与同学玩耍时,不慎跌倒,颞颥部被铁蒺藜刺破,刺入约0.5厘米。当时经包扎,无异常感觉。至第3日夜间突然身冷,随即出现脊背抽痛,眩晕,次日竟发4次。先后经两家医院诊为癫痫。现每在蹲坐起立时诱发,自述发时腹冷拘急,抽痛自尾骨始沿脊柱呈一带状向上直达头项部,前后发作达2分钟左右。抽痛时,感眩晕,头痛欲仆。面容憔悴,神情呆滞,两目无神,烦躁易怒,纳呆,舌苔白滑,质淡润,脉弦缓。诊为寒气伤及冲脉,经气逆乱以致脊柱抽痛,其抽痛部位恰与冲脉循行相同,故其治疗当从冲脉入手,以祛寒为要,法宜温冲、理冲。处方:大杼(双),针刺用泻法,上下巨虚(双),针灸并施,先针大杼,进针后,两侧同时行提插捻转得气,留针15分钟,中间运针3次,起针后揉按针孔。然后再针上下巨虚(双),同时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,加灸15分钟。针灸时患者说有股热气从灸治穴位向上沿膝、股前缘到达少腹。治疗2次,发作次数减少,脊柱抽痛减轻,疼痛亦不上至头项部。如法又连续治疗5次,未再发作。休息1周,守前方又治疗2次,灸疗时间加至25分钟,遂告痊愈。
督脉、足太阳脉均入络于脑,行于脊背,颈项;冲脉上循脊里,与督脉相并,旁纳太阳之脉,大杼穴为督脉、足太阳之会,乃冲脉气血输注出入的重要穴位,取大杼穴针用泻法,以疏通经络、清脑宁神、平冲降逆。上、下巨虚乃冲脉输注出入于下的穴位,针用平补平泻,加灸疗,以敛冲气,温下焦,治少腹拘急冷痛,故收立竿见影之效。
针刺治痫一则
戴玉勤
痫为难治之症,尤难巩固疗效。经曰:“言不可治者、未得其术也。”余治一痫获良效,深感此言不谬。
姚XX,男,36岁,造林站工人。患者于4年前某日突然跌倒,不知人事,两目上视,口吐涎沫,手足抽搐,约数分钟后苏醒,此后经常发作此症,少则l月发病一二次,多则四五次,发病无定时,每次发作均数分钟而醒,醒后头痛,头昏,疲乏无力。经西医诊断为癫痫。一直服中西药治疗,病情未见好转。平素少寐,痰多不爽,口苦咽干,舌边红,苔黄腻,脉弦滑数。患者素有痰浊,遇肝火上炎,火动生风,风动痰升,上蒙清窍,致神不守舍,意识丧失。遂治以清泻肝火,化痰开窍。取督脉百会、印堂、人中以镇痉安神开窍;肝经太冲、胆经风池清泻肝火;胃经足三里、丰隆和脾经三阴交,调理脾胃,运化痰浊;心经神门穴以宁心安神。
以上穴位每次取三四穴,轮流选用。每日针1次,连续针l2次后休息l周,治疗3个月,发病次数明显减少,改为每周针二三次,共治疗半年余,痫证停止发作。为巩固疗效,又不定期针刺10余次。至今已20余年,再未犯病。
深刺哑门治癫痫
吕国泰
1971年5月,余到索家坡下乡,房东主妇翟某,于1958年因劳动夜宿于野,受惊抽搐,愈发愈频。经脑电图诊断为癫痈,一日数发,屡治不效,遂来求治。余深刺哑门2寸8分,患妇遂感全身酸麻有如触电,当日癫痫竟未发作。此后隔日1针,又加丰隆、三里、腰奇等穴随证调理,共针20余次,癫痫遂愈。且体质渐壮,参加生产,至今15年未发。余用腰奇、哑门穴深刺,收治癫痫28例,痊愈15例,显效8例,好转4例,无效者1例。
哑门、腰奇为督脉经穴,盖督脉主一身之阳,贯脊属肾,入络脑,从少腹直上者贯心,其别络挟臂上项,散于头上。验之临床,刺哑门、腰奇针感均可上达脑巅、下达四末,甚至全身有似触电,从而可致经络通调,气血流畅,厥气平复。故书载督脉28穴,加腰奇29穴,其可治痫者即有16穴。余针哑门、腰奇2穴治痫,亦本此理。且此2穴为治风要穴,故刺之可熄风、火、痰之相煽,又可调补心、肝、脾、肾。痰盛者加丰隆;火炎者加涌泉、太冲,心神不安、恶梦纷纭者加神门、阴郄。其痫发时暂,正气未虚者,即针哑门、腰奇2穴足矣。若痫久而体虚,诸症叠见者,随症加穴,或辨证遣药,扶正祛邪,可收全功。
针治癫痫
杨廉德
余多年治疗癫痫有规律发作者,宗景岳“治此者,当察痰察气,因其甚者而先之”之法,以调理气机、升清降浊为旨,佐以熄风化痰,并按发作规律,按时针刺以控制发病。
主穴:腰俞、气海。针腰俞时向上刺入骶骨裂孔中2寸许,得气后使针感上传。针气海时,得气后使针感下传。用腰俞时配百会、四神聪、风府、风池。用气海穴时则配百会、四神聪、申脉。
手法:平补平泻,留针半小时,行针3-4次。
两组处方分别以督脉之腰俞和任脉之气海为主穴。督脉并于脊里,上至风府、贯心属肾。脑为元神之府。故取督脉之腰俞并使针感上传以升举清阳,配百会、四神聪、风池、风府化痰开窍,醒脑安神。诸穴合用清阳升,则浊阴降。任脉为阴脉之海,取其气海,并使针感下传以降浊阴。《脉经》有云:“痫证昼发者当取阳跷申脉。”
(张军平整理)
尸厥
赵国岑
每忆及扁鹊过虢针其太子之案,便想起开封市已故名医侯宝贤所治尸厥之事。
患者男,5岁。突然昏厥,不知人书,呼吸微弱(惟脉搏未停),家人认为小儿必死,悲惊之至,急邀我师侯宝贤急治。师诊其六脉沉细而微弱,详询病情后笑曰:“此乃元气素虚,肺失治节,肝气不舒,胃失和降致清阳不升,气机逆乱,五脏之气闭塞而发尸厥!无妨,定会复苏”。遂速取右侧十宣、左十二井放血,宣通表里之气,次补太溪以固先天之本,再刺上星、百会、印堂、人中、上脘、中脘、下脘、足三里使周身之气内外畅达而厥复。随针随讲述原理曰:“此乃开闭以通气,补肾以固本之法也,当有效焉!”针后嘱家人曰:“切勿惊扰,过午即愈”。次晨,其母携其子前来叩谢。后余仿此法,每效。
子午流注法治便秘
孙福生
曾治童姓亲友,便秘4年余,服中药麻子仁丸、番泻叶当茶饮,蜂蜜及汤剂,吃药后缓解,停药后如故,大便3-4日1次,艰涩不爽。现靠西药一轻松维持度日,且服药量与日渐增,特要求针灸试治,余选子午流汪纳甲法酌配有效穴与之,当日下午5点半钟,应选大都穴,故取大都配支沟、照海穴,理三焦,通便秘。用平补平泻手法,留针,每5分钟行针1次,以增强针感。当第2次行针时,果有欲便之感,留针20分钟,起针后,即大便1次,且无艰涩不适感。1年后,患者特告自针后大便一直正常。
1984年3月14日下午5-7时,子午流注纳甲法推算,适逢开足太阴脾经大都荥火穴,本穴刺之有泻热作用,所谓“荥主身热”,该穴又是古人治便秘的经验穴,《医宗金鉴◎刺灸心法要诀》有大都治大便难记载。本穴与病相宜,又当值时开穴,刺之效当更佳。配穴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之经穴,有宣气机,散瘀结、通腑之效,为治便秘之要穴,与足少阴肾经和阴跷脉相通的八脉交会穴照海相配,按时开穴,针1次,起4年便难之沉疴。
遗溺
殷克敬
遗溺一症,余曾针多例,每多获愈。但有一小学生秦某,遗溺2年余,循常选穴多方不效。后经询问起病之因,其母忆曰:“2年前看《画皮》电影之后,当夜惊叫,汗出尿床,后渐加重频繁。”思此案因惊恐伤肾而致气乱,固摄无权,膀胱失约。遂改取关元以固本培元,并取三焦经下合膀胱经之委阳穴以调膀胱经气,配心经原穴神门,1次见效,3次而痊愈。
本案说明,证有常变,治亦有常变,勿忘知常达变,方为良医。
嗜睡
殷克敬
受友所邀,诊治一青年XX,饭后欲睡,有时吃饭时竟打磕睡,周期性发作3年。询问其发病原因不明,发作时烦躁易怒,浑身无力,夜梦多,易醒,记忆力减退,舌红苔薄,脉弦细。遂即针刺百会、大陵、太溪等7次未效。《奇经八脉考》云:“阳入于阴则寐,阴出于阳则寤。”阴跷之脉,随足少阴而上,阳跷之脉,伴足太阳而行,皆会于目,除管理四肢运动外,又司眼目之开合,考虑之后,遂改取交信穴、跗阳穴为主,补阳而泻阴,以经脉之,“本”治其“标”病,月余后嗜睡症解除。由此可见,针刺取穴,亦应辨证,切不可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。
针刺治疗瘾疹
解霖源
瘾疹是以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、奇痒、时隐时现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病,余每应用针灸治疗,收到满意效果。
取穴:风池、合谷、曲池、血海、大椎、膈俞、足三里。
手法:风池、合谷、曲池用捻、转泻法,血海、足三里、膈俞用捻转补法,大椎刺血。
风性善行而数变,风犯于卫,肌腠受邪,风扰于营,血府不宁,营卫失和,故瘾疹发作,隐现不定,奇痒无度。应用针灸治疗,法宗祛风养血,取风池、曲池、合谷,意在祛风清热而解表邪;膈俞、血海、足三里能养血行血;大椎刺血,宣肺卫、行营血。治风宜行血、血行风自灭。全方共奏祛风宣卫、调营养血之功,营卫相合,肌腠得养,瘾疹可愈。
曾治一女性患者,皮肤风团,痒甚月余。自述无明确诱因。皮肤风团,始起较小,渐融合成片,以胁腹及四肢为多,痒甚,痒则搔抓,搔破后方解痒。伴胸闷,腹痛,便稀,食欲不振。服中西药物,无效。时好时犯,反复发作。余用上法针治7次,疹退病除,再未复发,
牛乳过敏
周汶
曾治西德籍患者,男,41岁。几十年来不能饮牛乳,每于饮牛乳或食牛乳制品后即发生腹痛、腹泻。停吃一两天后症状即自动消失。严重时必服抗过敏药物方能好转。曾经欧美许多国家医院进行胃肠方面检查,均未发现异常。审其苔白,脉缓,诊为大肠与脾俱病。治宜调整胃肠机能,促进消化吸收,遂针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曲池,配以三阴交,以温运脾阳。用补法,留针30分钟。隔日针刺1次,6次后,已能饮少量牛乳而无反应。又针刺4次,能饮一杯牛乳。3个月后,患者专程前来致谢云:回国后饮牛乳已如正常人,无不适感。
取曲池、三阴交而能收到满意效果的道理,主要是补阳明之虚,再配以三阴交以温运脾肾。针刺以补法留针,经言留针反为热,以促使脾肾阳气来复,恢复大肠传导功能,收到调整消化道阴阳之功,故而此症获愈。
针刺治乳痈
王宗学
余宗《席弘赋》“气刺两乳求太渊,未应之时泻列缺”的启发,恨据足阳明胃经从缺盆下乳内廉的循行经脉路线,针列缺、足三里以疗乳痈,获大效。一日,邻里有一妇女患乳痈,已3日,求余诊治,视其乳房红肿、局部焮热,发热恶寒,胸闷恶心,口渴,脉洪数,苔黄而燥。即取患侧列缺,针尖向上,迎而夺之的手法,得气后针感沿手太阴肺经向下过肘,片刻寒热即退,疼痛顿减。再针足三里泻之,病除大半。又治女患乳痈,病己3日,用青霉素治疗未效,以上方治之,症状顿减,3日而愈。
针17椎下穴治崩漏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513

主题

1710

回帖

25万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253908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4-11 06:55:40 | 显示全部楼层
郑绪宗
余针刺17椎下穴,治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多例,安全简便,疗效迅速,一般针l-3次即可。其法是取17椎下穴(在腰骶处,第5腰椎棘突下)垂直进针,深度为1.5寸左右,进针后轻度捻转,病人有酸麻或触电感,向下肢及少腹、前阴放射传导,留针l-2分钟出针。
临床针1次止血者6例(针后24小时有效);2-3次者8例,年龄均在15-21岁之间;且均为经妇科检查,生殖系统无器质性病变,血象正常者。
本病多因精神刺激(如暴怒、意外恐吓、情绪紧张等)致肝气郁结或肝气横逆,因而迫血妄行,冲任不固。针17椎下通督脉,调节冲、任,使阴阳气血调和,气不乖逆,冲任得固,则血可止。
上病下取
王道瑞
医院曾收住一女性头痛患者,服用西药而痛不止,乃邀余会诊。问之痛在巅顶及两侧如裂状,昼夜不休,现怀孕4月许。诊得两脉寸关俱弦,舌质偏红,苔薄黄,两尺滑而有力。经三思后,即针刺足太冲穴(稍作提插捻转),留计20分钟,痛乃止。如是连针2次,病愈出院。
此症系胎热沿肝胆经上窜之故,是以针泻足厥阴肝经的太冲穴而痛止。诚合《内经》上病下取之旨。针刺太冲穴常为孕妇取穴所忌,但又应依据病情而定,据我经验,若病当取者,施之亦无不良作用。
合谷三阴交孕妇禁针否
李世珍
一学者从我的医案选集中看到1例胎动不安(先兆流产)案例(余以针补合谷、三阴交、肾俞,2次而愈),因问曰:合谷、三阴交孕妇禁针,本案为何针之?
余告曰:合谷、三阴交孕妇禁针,见于《铜人俞穴针灸图经》,如《宋书》载:“昔文伯见一妇人临产证危,视之,乃子死在腹中,刺三阴交二穴,又泻足太冲二穴,其子随手而下。”《铜人俞穴针灸图经》载:“昔有宋太子性善医术,出菀游,逢一怀娠妇人。太子诊之曰:“是一女也。”令徐文伯亦诊之。文伯曰:‘是一男一女也。’太子性暴,欲剖腹视之。文伯止曰:‘臣请针之。’于是泻足三阴交,补手阳明合谷,其胎应针而落,果如文伯之言。故妊娠不可刺也。”《针灸大成》指出:“合谷,妊娠可泻不可补,补即坠胎,”他如《类经图翼》、《禁针穴歌》等都有类似记载。
对于前人的实践经验,我们应历史辨证地看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不能一概而论。既要了解孕妇的体质和患病的病理类型,又要把握合谷和三阴交的功能、主治及对其病理类型所发生的作用,才能掌握孕妇禁针与否。
孕期母体以血为用,脏腑经络之血,注于冲任以养胎,故而全身处于血分不足、气分偏盛的状态,气旺血衰,故针补合谷(补气)、泻三阴交(行血祛瘀)易于流产,这是堕胎的内在因素。《灵枢◎五音五味篇》云:“妇人之生,有余于气,不足于血,以其数脱血也。”孕妇更是处于有余于气、不足于血的状态,所以补合谷增有余之气,泻三阴交损不足之血,不利胎安。
本案尚某,此第4胎己5个月,以前3胎均系正常。经妇科诊断为先兆流产。孕妇平素常头晕目眩,精神倦息。复因3天前劳累过度,当晚即感腰部酸重隐痛,第2天少腹坠痛,漏血淋漓,血量不多。余观之面色少华,精神萎靡,语言低微,腹痛不安,察舌淡苔白,脉象细数而滑,辨为气血亏虚,胎元不固。治宜补气养血,固肾安胎,故补合谷(益气载胎)、三阴交(益脾摄血,养血安胎),肾俞(补肾以安胎元),2次治愈。
又问曰:“针补合谷、三阴交为何不损胎元,反能安胎呢?”余曰:“唯辨证耳,此证既属气虚不足以载胎,血虚不足以养胎,故补合谷、三阴交,不仅不会损胎,反能安胎。”
日本摄都管周桂著《针灸纲要》有:“治孕妇两手麻木,用合谷治瘥,与胎无殒”的记载,说明并非凡是孕妇都禁针合谷。再如一例妊娠4个多月的遗尿患者李某,女,34岁,证属气虚不摄,膀胱不固,针补合谷、三阴交,三治而愈。并无损胎腹痛等弊害。由此可见,书是死的,医生应灵活掌握运用。谚语云:尽信书不如无书,诚哲理也。
针灸治产后癃闭
阎庆瑞
妇人产后,冲任受损,三焦气化失权而致癃闭者,采用针灸治疗常获速效。如曾治白姓农妇,分娩后暴闭,少腹胀满,不得反侧。某医院诊断为尿潴留。导尿后缓解,除去导尿管后仍不能自解。查:病妇形消体弱,而色(白光)白,少腹膨隆,尚有尿管留置。舌质淡,苔白薄,脉沉细兼滑,关元穴区拒按。诊为中气虚损,气化失权。治宜补中气,利三焦,调冲任。故主用足三里、阴陵泉,施以补法;配太冲、蠡沟,施以泻法,佐气海,施以温灸。治后,去导尿管,并嘱饮适量的淡茶,半小时后排尿少量,是夜,又排尿4次;其后又施针灸2次而愈。
针刺治癃闭
吕兴斋
西医遇癃闭之症,多施导尿之术,以缓其急迫。然而用针刺开闭,针到病除,实为良法之一。余治癃闭,每取穴曲骨、照海;配肾俞、膀胱俞。先针照海,快速直刺,1寸为度;后针曲骨,缓慢而入,寸半为宜,并施以捻转半分钟余。实热取泻,虚寒取补。肾俞进针8分,膀胱俞进针1寸2分,各留针30分钟,每间隔10分钟捻转行针。针下得气,病家有尿意为佳,起针后令之排尿,多立可见效。
曲骨为任脉与足厥阴之交会。二脉均循阴器;照海属足少阴肾脉,为阴跷所生,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。而肾脉属肾络膀胱,主前后二阴,职司开合,阴跷脉亦循阴器;取曲骨可疏利三焦;取照海可通利小便,二穴合刺,共奏启闭开导,通行小便之功,为治疗癃闭证之良法。
内关穴治疗乳痈
卞占先
乳痈一病,常见于青年妇女产后哺乳期,多因肝郁气滞、乳汁分泌过多、乳房受挤压,阳明热毒壅盛,气血瘀滞而成,其临床表现,以乳房局部疼痛红肿为特征,并伴有全身恶寒发热症状。
本病的治疗方法虽多,但疗程长,有些也难免造成化脓,影响婴儿哺乳。
我采用内关穴治疗“乳痈”每获良效。其操作方法为:选择患侧的内关穴,针刺前让病人取坐位,患侧上肢仰伸,常规消毒后,术者用三指持32号1.5寸针,针体与皮肤面呈30°角,用拇指端轻旋针柄,使针尖通过皮肤,进针后将针放平(针尖向肘方向),贴近皮肤表面,直线沿皮下表浅进针约1.4寸,用胶布贴盖针柄固定,留针1-3小时。进针时如遇有阻力或有酸麻胀痛等感觉,这表明针已刺入深部肌层,此时应将针尖退至皮下,再沿表浅层刺入,如一次针刺见效,而炎症未能完全消除,可于次日再行此法。一般针1-3次即可痊愈。
乳痈的治疗,早期多主张行气散结。内关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,主治心胸疾患,“乳用”属此范畴。其手法采用皮下平刺,可行经气、散瘀滞。故针刺后能使气血通畅,循经达胸,使肿消痛止而愈。
乳癖
郭诚杰
乳癖,好发于中年妇女,症见乳中结块,乳房胀痛或刺痛,多在经前、生气、劳累后加重,并伴有胸闷不舒,腹胀纳差,月经紊乱,舌质不红或有瘀点,苔薄黄,脉弦等。本病针刺治之常效,余常用两组穴位交替使用,如张XX,女,44岁。3年前发现双乳外上有肿块,1年后自感刺痛,并放散至腋下,两上肢有乏力感,经前、劳累、生气后乳房疼痛加重,影响工作。并伴有口苦,咽干,失眠,目眩,时而晕倒之症。经服中药及“化瘀片”,其症未减。查其体胖,面赤,舌不红润,苔白,脉弦数。乳房呈大乳形而对称,乳头、乳晕及皮肤色泽无异常。扣及左乳外上呈黄豆大数个散在颗粒,右乳外上扪及4×3×2厘米肿块,压痛明显。X线拍片为乳腺增生,据证诊断乳癖。治以清泄肝热,舒肝理气。用胸组穴:屋翳、膻中、外关。背组穴:肩井、天宗、肝俞。均取双侧,每日1次,交替使用。并加泻太冲以清泄肝火,10次为一疗程,休息4天后继针。经治5个疗程乳癖消失,右乳肿块缩小如黄豆大,按压不痛,左乳黄豆大散在颗粒消失,经前、生气、劳累后乳痛亦未发生。3年后随访,双乳无痛,亦未们及肿块。
针灸治疗阴缩证
张崑
阴缩病多由平日房事不节,情欲过度,复感寒邪,寒滞肝脉而起。发病卒然急剧,应速治疗。以针灸取效甚捷。取穴:会阴、长强、三阴交。会阴穴为冲、任、督三经交会之穴,对胞宫疾患有镇痛解痉作用。长强属督脉要穴,督脉督诸阳,为阳经之海,能振发阳经之气;三阴交为肝、脾、肾三经交会之穴,能调理三阴经,可镇痛解痉、又有补益之功。
1964年9月10日,一急诊患者,女性,38岁。自述少腹前阴抽掣、疼痛难忍。患者情绪焦躁,头汗自出,四肢逆冷,面唇发青,啼叫不已。诊其脉沉伏微弱,证属寒邪客于胞宫及厥阴肝经之阴缩证。急用温肝散寒止痛之法。取长强穴、会阴穴、三阴交穴、太冲穴、百会穴,施以平补平泻手法,顿时疼痛减轻,数分钟后前阴部抽掣停止,留针40分钟行针3次,病告痊愈。
1968年10月,一农妇以少腹及前阴抽掣、痛苦难忍就诊,视其呼吸短促,面色苍白,唇青,头出冷汗,四肢逆冷。脉象细微,证属情欲过度,外感寒邪所致阴缩证,急用针灸救治,取穴:长强、会阴、三阴交、曲泉。并用艾条灸治八髎穴,30分钟后诸症缓解。1小时后痊愈。嘱其归家后于少腹部再灸数次,以温经驱寒巩固。
间接刮刺消脐风
曲祖贻
脐风即脐带风,系产后脐带感染而引起。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痉病范畴,出现于产后的称“产后痉”,见于新生儿的叫“脐风撮口”、“四六风”,民间习惯叫脐风或脐带风。曾治一男孩,出生4天,突发高烧,抽风不止,几经抢救,毫无效应。延余诊治。查:婴儿面色青紫,手脚冰凉,两眼与牙关紧闭,连连抽搐,皮肤热可炙手。体温腋下高达41.6℃,指纹深紫,已射甲透关,急掐“中冲”穴以叫关(中医测急症之法),毫无反应,婴儿在连续高热和抽搐下,火助风生,风起痰涌,眼看即将窒息而危及生命。我迅速决定:扶正、排毒、退热、息痉,同时进行,准备大面积刮法,取“华佗夹脊”穴,扶正以排毒,取大椎、肺俞、丰隆退热而豁痰;继取昆仑、太溪及末梢指、趾制痉以熄风;取劳宫、涌泉通心肾以回阳,取关元与命门,促发真气生发之机,加强抗病力量扶正以去邪。
然而婴儿皮肤娇嫩,如何能刮?时间即生命,突然望见陈爱民同学衣兜露出手绢一角,遂急将手绢扯出,平铺在婴儿的脊背上,取出有机玻璃条,在脊椎两旁“华佗夹脊”穴,由上往下快速刮动200次,又在大椎、肺俞、昆仑、太溪、劳宫、涌泉、关元、命门等穴各刮刺100次,再于婴儿指、趾节纹以指针点刺100次,术毕,稍停5分钟,依前式再操作1次,抽搐终于停止,惟两眼仍紧闭,为了促其神识尽快恢复,忙用双手拇指尖,用力点刺婴儿睛明双穴,刹那间,一双紧闭的小眼睛睁开了。再试体温,腋下己降至37.6℃。依前法又连续作了2次,抽搐终于平静,体温腋下已降至37.2℃。婴儿热退风熄,射甲指纹,隐隐消退。并啼哭觅乳。
陈爱民问:“老师,这种大面积覆以手绢进行刮刺,见于哪本书?叫什么疗法?”
余曰:“这是急出来的新方法,既然间接刮刺完成了急救,姑且名之曰‘间接刮刺’吧”。
长强穴治小儿腹泻有卓效
赵传璋
小儿腹泻的发生,原因多端,但以脾胃虚弱为最多见。因脾胃虚弱,则水反为湿,谷反为滞,水谷精微之气不能上升,反而下降,致使清浊相混,合而杂下,发为腹泻。
笔者用针刺治疗腹泻,选长强、双足三里两穴,针长强穴要针尖向上,刺1-2寸深。足三里针刺1-3寸深。以上两穴均用强刺激手法,且都不留针。
长强为督脉与足少阴经交会穴,又为督脉之络穴,它有调理肠腑功能的作用。足三里穴能清利湿热,又能燥湿、补土止腹泻,为调节脾胃功能的要穴。二穴相配,既能祛邪,又能补虚,从而起到止泻固肠之作用。
针砭有验,银海生光
减郁文
某年初秋,有一妇女携其5岁失明幼女王小惠者,求诊于余。此儿曾患颅咽管肿瘤,开颅切除后已数月,他症皆愈,惟双目失明,无光感。余以为针灸虽能治目疾,大部非器质性病变所致者。此儿乃肿瘤压迫视神经,术后当复明,其不复明,是视神经损伤已重,恐不易治疗,故婉言辞去,请别求他医。病家要求再三,余不得推辞。复请眼科会诊,查患儿双目无光感,完全性失明,两侧眼球正常,结合膜无充血,泪囊、角膜均正常,无睫状体充血,两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,调节反射消失,两眼底视乳头边缘整齐,色苍白,动脉较细,瞳孔等大,诊为继发性视神经萎缩症。余细审患儿虽双目失明,而五轮无伤,目珠展转自如,惟右目向外下微斜,精神、食欲均佳,舌苔薄白,脉象弦迟,指纹紫暗,此为青盲。虽病缘于脑,亦肝胆二经气血凝滞,不荣于目,故目明难复。拟清脑明目,疏肝利胆,活血化瘀,通经导络之法;取穴风池、攒竹、臂臑、太冲一组,睛明、丝竹空、养老、光明一组,行单刺,施用补法。因患儿较小,不易合作,当主动哄儿使之减少恐惧心情与医生配合,针灸12次(一疗程)后,休息半月,5日后患儿恢复光感,能视见物,继续以前法治之,加灸大小骨空,针灸2次后,则能分辨颜色,但视野较小,不敢自己活动,待针12次后,则视力恢复为右眼0.11,左眼0.3,休息后,加刺肝俞,如此治疗共3疗程,视力恢复右眼为0.8,左眼为1.0,两侧眼底视神经盘颜色复红润,尤以鼻侧明显,颞侧较淡黄,动脉不细,中心凹反光可见,患儿可以自由活动,视物清晰,精神活泼,痊愈。
此儿病愈,其功在家长之坚信医。若家长犹豫不决,则针灸难见其功。如医者见疑难而拒之,经验亦难从实践中出。由此观之,病家、医者密切配合是治愈斯病之关键也。
针刺失明纪实
徐庆云
治少妇王某,其幼女去冬罹病夭亡,埋于村野,伤痛不已,每日侵冒严寒,往返数里,临塚哭泣,历时数月。初觉视力减退,继则骤然失明。曾延医多人,服药无效,耗银数百,均未见功,苦闷几不欲生,前来试治。时因条件所限,未作眼底检查,见病人双目不红不肿,睛白良好,而精神忧郁悲伤,低语懒言,脉沉而细。自诉头晕耳鸣,眼微干涩,多梦难寐,月经量少。脉证合参,诊为情志郁结,玄府阻闭,久之则肝肾不足,精血耗损,目失涵养,导致双目失明。法宜先投逍遥之类,后给杞菊、六味地黄之属。并嘱服药方法,患者闻之,拒不服药,盖已厌于眼药矣。慰之曰,汝病非不可治,贵在精神舒畅,情志条达,勿劳思过度,勿急躁不安,苟调理得宜,当可获痊愈。既不服药,拟以针刺治之,间其惧针否?答曰:如能治愈,百针不畏。本证肝肾亏损,自当补肾养肝。首取肝俞、肾俞,两穴位于背腰,为本脏经气输注之所。前者疏肝养血,清头明目;后者滋水补肾,明目益聪。肝开窍于目,肾水足则肝血得养,视力有济。又以脏腑病变常反应于原,原穴乃人体原气汇聚部位,故复取太冲,配络穴光明,以取其通络明目之能,原络相配,疗效益彰。再选睛明,为治疗一切眼疾之主穴。古刺分许,吾针寸余,刺法有殊,即轻推眼球向外固定,沿眶缘下内皆(?)上直刺,进出缓慢,不捻转不提插,时作轻微振颤,后刺先出,揉按针孔。此外有时佐以有关腧穴,如胆经风池、目窗,以通络明目。小肠经养老能明目舒筋。时而原络相配,时而远近结合,用穴3-5个,轮换使用,日针1次,行针20-30分钟,经10数次施治,视力逐渐恢复。惟视物残有轻微黄色阴影,状如风尘,已可自来求治,近期疗效堪称满意。后于门诊遇有暴盲、视野狭小及水晶体颤动等眼疾,同法施治,均获良效。
李禄刺喉痹法及其它
唐学正
李禄者,内蒙古丰镇县某食堂服务员,善刺喉痹,乡里皆知。1958年余公出至该县,登门求教其法,初不允。后经县卫生科同志反复动员,始相告。其后操其法于临床,每验。其法如下:
第一法:以患侧手臂后弯直探后背,中指按于脊柱,指尖是穴(约在五、六推处,相当于神道、灵台穴)。李禄谈此乃治喉总根。刺前重按该处,令患者咽津,喉不痛即为正穴。斜向上刺,针l寸,留针约10余分钟。
第二法:健侧手横附于胁,肘尖与前胸骨剑突正对(胸骨正中线),肘须平,中指按处是穴(相当肩胛骨下缘4横指第6、7肋骨间),直刺8分至1寸,施前法痛不止,可用此法。
李禄刺喉前必备热水一杯,烤焦馒头或烧饼一块。刺后即令患者咽津并饮热水,同时食焦馒头,以示其技之效果,病人初不敢服,强令之,遂服果无痛感。如是法刺2-3次即愈。
邻舍金某患喉痹(咽峡炎),服用磺胺、抗生素均无显效,余用此法刺之,当即饮热水一杯,食馒头一块,毫无痛苦,甚喜。次日再针l次,痊愈。其后屡于临床验证,其效皆卓。
古人刺喉之法,有套筒管针,谓刺喉针,其刺咽喉患处,令出血,吐涎,血止后痛减而愈,1958年余至翁牛特旗公出,识当地名医麻老先生。麻善刺喉痹,其法为以竹筷一支,上缚三棱针一枚,露针尖1-2分,刺时针尖涂药膏少许,伪称点药,防病人恐惧,然后对准喉部紫血筋,猛力划破,令病人低头吐涎,勿使瘀血入腹中,颇似古法,治喉颇验。
刺喉痹配以中冲放血,亦极有效。刺时令病人伸臂仰首,于前臂反复上下搓擦,不下百次,待前臂红赤充血,握中指点刺中冲及少商两穴出血,喉痛立时减轻。
综观上述诸法,均属经载之远道刺、赞刺、络刺方法,刺喉痹可相互配合。李禄刺法,取远端穴位,其令病人饮热水、食焦馍,井非仅为显示其技,热水、焦馍均可作为刺激条件而改善局部血行。中冲放血前搓臂充血,可促经气条达,引血运行。刺咽部出血可使局部减轻压迫。以上各法仔细琢磨各有道理,宜察病情择用之。
谈内关与三里
马同如
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,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。二穴是临床针灸治疗胸腹疾病的要穴,特别是对某些急症的抢救,如正确掌握虚实补泻的针刺手法,确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。
内关穴对上腹和胸部疾病的止痛确有特效。《灵枢◎经脉篇》载“手厥阴络脉从内关穴处上行,络心系”。其病“实则心疼,虚则烦心。”可知本穴与“心”有特殊联系。近年来笔者曾以膻中、内关、足三里为主,针刺治疗冠心病、心绞痛,取得显著疗效。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,证明针刺内关可使病人心率显著减慢,心功能得到一定改善,并能调节血压。
曾治黄某,患有肺心病5年之久,经多方治疗未愈。一天病情加重,胸闷气憋喘息,阵发性心痛,心悸,面色苍白,倦怠无力,舌淡苔白,脉迟时结。急取内关(双侧),手法以补为主,留针20分钟,每天针1次,连针3天后,胸闷气短减轻,心痛止,续针7天,病情稳定出院。
足三里穴使用广泛,具有和胃健脾、疏风祛寒、调气活血、降浊清热及保健强身的作用。对胃肠疾病的治疗确有显效。但手法的选择一定要根据疾病的虚实、人体的强弱、病程长短等进行辨证施术。
李某,于1966年春患急性腹痛。经某医院急诊室确诊为肠扭转,经抢救治疗一夜无效,建议手术。但患者拒绝开刀,其父背其返家,途中,与我在街上相遇,急视之,面色苍白,口吐白沫,脉沉迟无力,时有抽搐,下腹部有硬块,按之病人己失去疼痛感觉,急针双足三里配天枢,以先补后泻的手法,10分钟后患者苏醒,面色转活,额上有微汗,已觉腹部有疼感,腹硬变软,半小时后痊愈回家,此后走访无复发。
针刺取穴要少而精,必须掌握准确的手法,不论是深刺、浅刺、强刺、弱刺、补法、泻法、留针或不留针,当视病情而定。配穴得当、手法相宜,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。
肝神穴
李绍南
我在继承家传的基础上,经过20多年的临床摸索、验证,总结出“肝神”四穴可治疗神经官能症,慢性肝炎,故而定名为“肝神”穴。
(一)肝神穴的部位及其适应证
1.部位:从剑突右侧紧靠肋缘下约3-4分取第1穴。每间隔1寸,分别取第2穴,第3穴,顺序定名为“安神”、“舒肝”、“解郁”。从第2穴起往下稍向腹中线斜1.5寸处(与前3穴连线成45-60°角,主要根据人体的胖瘦而定)定名为“胆降”穴,为第4穴,这四个穴总称为“肝神”穴。
2.适应证
(1)神经官能症
①神经衰弱
②胃肠神经官能症
③心脏神经官能症(心动过速等)
(2)慢性肝炎(包括早期肝硬化),肝炎后综合征
(3)高血压(原发性)及脑动脉硬化
(4)冠心病(左室劳损、供血不足)
(5)慢性腹泻(神经性)
(6)内分泌失调
①肥胖病
②阿狄森氏病
③月经不调
(二)肝神穴作用机理
肝神穴主要适用于临床上因肝失疏泄而致的各种病症。肝神穴可舒肝解郁,条达气机,安神镇静,调理胃肠功能。
(三)针刺肝神穴的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
l.操作方法:
选用27-28号1.5-3寸的不锈钢针,进行常规消毒后,右手食、拇指持针,按穴位先后次序以快速进针法猛刺过真皮,再徐徐捻转进入,针刺深浅度,可视病人胖瘦而定。一般前3针深达寸许时斜向肋缘内侧猛刺一下(“胆降”垂直针刺2寸许)、患者感到剧痛一下(肥胖者针刺3寸左右),此为针刺肝神穴得气之征,不作捻转迅速起针。若纳呆食少的病人,可加针刺中脘穴1次。手法:针体进入中脘穴2-3寸许,用食、拇指以逆时针方向捻转一下针体,立即自感气向下行直达少腹,然后用食指弹打针柄数下(或用食拇指捏住针体作旋转摇动数下)即可起针。
2.注意事项:
(l)针刺肝神穴要在空腹时施针;
(2)针刺后1小时内禁止饮水和一切饮食,针刺完毕病人需休息5-10分钟方可走动,以免发生疼痛。
(3)病人针刺后可能有胸部疼痛发生,这种疼痛多为隐痛,少数为剧痛。如发生隐痛时嘱咐病人这是针刺反应,1-2天内即可缓解。发生胃部剧痛时,可急针中脘穴或中脘、气海2穴,同时进针,酌情留针15-30分钟,即可缓解。
(4)对于体质瘦弱的患者,要严格掌握针刺深度,特别在针刺“胆降”穴时,针刺深度要1.5-2寸为宜,否则会有胃脘部剧疼发生。
(5)病人在针刺期间,特别是神经衰弱的病人,必需禁用麻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品,如:苯巴比妥类,其他类型的病人也应酌情停止使用一般药物。
(6)针刺肝神穴时要严格消毒。肝炎病人所用的针具一定要与其他病人的针具分清使用,以防交叉感染。
(7)针刺肝神穴,需要1-2个月,甚至较长的时间方可获得痊愈,因此贵在坚持。
如治王某,男,48岁,山东成武县土产公司干部。近20年来患失眠,头晕,两上肢麻木,倦怠,健忘,纳呆,恶心,腹胀,腹泻,诊断为神经衰弱症候群,经针刺肝神穴,症状消失。
(四)体会
在肝神穴的应用中发现,98%以上的患者剑突右侧靠近肋缘(或肝下)有明显压痛,有的患者腹壁质地坚硬,并与胃右上方压痛连接一片,此为针刺肝神穴的施治之证。
在针刺中,大多数患者有病情突然加重或比针刺前任何时候都重的现象,经1-2天后又明显减轻好转。
疗程以45-60天为宜,有些慢性病如肥胖病、慢性肝炎(包括早期肝硬化)及神经衰弱等,长年多方医治无效者,侮年要进行2个疗程之治疗,需坚持2-3年。
近年来把肝神穴又试用于脑震荡后遗症,声带息肉,甲状腺瘤,月经不调及子宫发育不良等,针刺后亦能收到明显疗效。
闭孔穴治验杂谈
赵川荣
“闭孔”为经外奇穴,位于督脉长强穴旁开2寸,恰好在足太阳膀胱经白环俞下方。主治坐骨神经痛、下肢麻木、运动障碍等症。此穴虽为经外奇穴,实则与膀胱经和肾经有密切关系。人体经络除十四经外尚有经别与皮部之分。《灵枢◎经别篇》曰:“足太阳之正,别入于腘中,其一道下尻5寸,别入于肛,属于膀胱,散之肾……。足少阴之正,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,上至肾……。”依闭孔位置,正与足少阴肾经别部位相合。《素问◎皮部论》曰:“皮部以经脉为纪。”闭孔既位于足太阳经下侧,应属足太阳经皮部范围。因此闭孔穴主治下肢病变及足太阳、足少阴经病变。高原寒冷阴湿之地,其人多病痹。余临床治周痹,在下肢者以闭孔穴为主穴,配以阳陵泉、昆仑,取捷效。
1983年曾治一中风后遗症的患者,其人年已4旬,左下肢无力,活动不便,右下肢完全瘫痪,行走需持双拐,随人扶助,失语。遂单取双侧闭孔,用4寸针。入针3寸行子午捣臼手法,留针15分钟(每5分钟行针1次),针后患者已独自蹒跚行走。余治疗此类疾患,用“接气通经”之法;上取环跳,中取阳陵,下取昆仑。但常感环跳穴位置与患者体形肥瘦关系较大,遂改闭孔以代环跳,以其体表标志明显,且针感强。闭孔穴进针1寸左右即感臀部麻胀,3寸后即可有酸麻感直达足跟。对坐骨神经痛、下肢麻木、运动障碍等症,效果显著。
点刺治猴痧
曲祖贻
猴痧病名,中医书里十分生疏。从症状来看,它包括:中暑、干霍乱、温疫、温痧、痧症和食物中毒等,属于温疫范畴。我国河北、河南、山东各省农村中,夏秋季节常能遇到,而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却为少见。
1972年夏,在酒泉地区安西县遇到一猴痧病。
患者薛姓,男,青年农民。来诊时,走路摇晃,形神萎顿,面色苍白,时而呕吐,虚汗涔涔,而且六脉沉涩,指尖发凉,舌干苔白,指肚已现螺瘪,此温邪凝滞,疫毒深陷,津液枯竭之陷症也。
根据中医辨证,痧毒滞于血脉则脉沉涩,痧毒内陷则指现螺瘪,正气虚弱、津液枯涸,则形萎面神疲,浸于胃脘,则呕吐而舌干。
治疗原则:迅速排毒,祛邪扶正。
从一般刺法来讲,本病拟先刺大椎,排除痧毒,保护督脉。再刺曲池、合谷、足三里穴,调整肠胃而止呕,但如法施针,病热丝毫未减。继而服以痧药,也立即吐出,此所谓“邪气既盛”之期也。正寻思中,突然想到:根据患者脉象与症状,莫非身上有“猴”?于是马上将患者上衣解开,在其前胸肋间,用拇指尖连续点敲,随敲随即鼓起小包,即用三棱针轻轻在鼓起小包上点刺,边刺小包边消,患者精神好转,眉眼舒展地说:“这一下,我心里亮堂了。”遂称谢而去。
“猴痧”,中医书里叫温痧,疫痧,又叫痧证。诊断时用指点敲,点敲后鼓起小包活跃似猴,故曰猴痧。本病来势凶猛,疫毒深陷,滞于血脉,必须针挑收痧,方能救急。
清代医家郭右陶,在他著的《痧胀玉衡》里写道:是名温痧,疫毒内陷,老幼相传,治宜放痧。对痧症病因,症状,治法及传染介绍较详。
放痧针,过去多用粗钢针,针后创面较大,消毒不严,容易感染。因而改用3厘米长的28号细钢针,仿“蜻蜓点水”手法,一点即过。
手针治肩凝
张涛清
手针疗法是以针刺手上穴位点来治全身疾病的一种治法,与耳针疗法有些相似,它使用方便,疗效可靠。
如患者欧某,男,40岁,左肩部弥漫性疼痛,日轻夜重,抬肩困难3年。余以手针肩点针刺,行徐疾、捻转强刺激不留针手法,应手痛减,3次而愈。
又如李某,男,44岁,突然左臂疼痛,外旋、外展动作受到限制,余以手针肩点针刺,行捻转、提插、徐疾强刺激不留针手法,舒筋通络,疏调气血,应手而愈。
(解秀连 刘福 夏清 整理)
皮外针法止痛效果好
朱进忠
1960年在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跟随萧友山老大夫学习时,得见肖老的独特针法——皮外针法。方法是:取火柴棒约1-2厘米左右一段,放置在特定的部位上,胶布固定后3-5天取下。主治痛证。如肋间神经痛,胸膜炎等。我见其法过于简单,不屑一顾。偶遇一患者大赞此法之妙,才使我心中稍有触动,但仍不重视。1966年在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内科门诊施诊时,得见数例肩凝症,病程均在1个月以上,曾反复应用针灸、按摩、蜡疗等无效,余以黄芪桂枝五物汤、蠲痹汤等治疗,虽然有效,但比较缓慢。有些应用针灸后疼痛更加严重。偶翻学习心得笔记,记述皮外针法,触动灵机,试于临床,效果甚佳。反复验证,均有效,始诚信不疑。方法是:将火柴棍放在天宗、膈关附近的压痛点上,胶布固定。例如:患者邢XX,肩臂疼痛不能抬举1个多月,先用蜡疗不效,续用针法疼痛更加严重,上抬只能手摸至下颌,夜间常因疼痛不能入睡。诊后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当归、鸡血藤、片姜黄治疗4日,疼痛稍减,但仍疼痛难于入睡。在天宗、膈关附近压痛点放置皮外针后,次日疼痛大减,3日后手能摸到头,7日后疼痛基本消失。这种方法既然可以治疗肩凝症,是否可以用于肱骨上髁炎呢?验于临床亦有效果。方法是,将火柴棍约1厘米左右一段放于肱骨上髁最痛点上,胶布固定。例如:瓮XX,2周来左肘外侧疼痛,伸屈用力均使疼痛加剧,不能做家务劳动,前用针灸、中药、膏药疼痛不减,改用皮外针治疗后,次日即疼痛减轻,7日后疼痛消失。又用于肋间神经痛、冠心病、胸膜炎的局部疼痛亦有效。
近数年来,针刺治疗疾病时,某些人曾反复的片面强调深刺、强刺,皮内针治疗法改为埋植不锈钢圈。岂不知这些方法用于实证尚可,用于虚证则更伤正气。正气亏损,气血不通,疼痛更加严重。皮外针法刺激量小,可以缓调气血阴阳,疏通气血,因其力小而缓,不会损伤正气。因此对气血虚衰,应用针灸、按摩等法无效者,常常获效。
放血可治急病大病
张殿民
放血疗法,古来有之。“血实宜决”,《内经》明言,读唐初名医秦鸣鹤针刺高宗李治头痛的故事,及《儒门事亲》张从正记录某举子秋闱将近暴病,误落帐钩打损鼻梁出血升余病廖,按期应试之病例,更信此法疗效之可征。
余幼时每见病者求医,祖父次陶因目眚即命余按彼教之法针刺有关穴位,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,印象颇深。1946年故乡村东八里一慈姓男病人,坐牛车而来,搀服入室,头痛如劈,一人从背后用两手捂其两太阳穴部位。患者双目紧闭,眼泡如核桃样肿大。热泪不时顺大、小眼角外流。手帕尽湿。强掰眼睑,双目红赤羞明。口中不时呼喊:“先生救命”!祖父见状,立即命余以三棱针放油灯烧红,将神庭、上星、头维、眉心、童子髎等穴处用生姜片揩净后,点刺出血。每穴约放血1-2滴。患者眼睛立时睁开,热泪不流,头痛缓解。祖父又命余以三棱针点刺两肘窝之尺泽穴,放血约10毫升左右,并研服黄连上清丸5钱(l5克),命病人白开水送下。前后大约半小时,患者自述:豁然病愈。带黄连上清丸l两(30克)回家。3日后,步行登门谢曰:“没想到放血还有这样好的效果。”
后遇某些高血压头痛、血管性头痛、颈椎病、某些颅部肿瘤等患者,用之皆效。
经穴放血,可疏通经络,使血壅得决而利,气盛得泻而畅,以达阳平阴秘、升降调和之目的,故病可愈。
民间刺络疗法
杨廉德
刺络疗法,早在《内经》中就有所记载,明代张景岳在《类经》中更详细地描述了这一疗法。谓:西北之俗,但遇风寒痛痹等疾,即以绳带紧束上臂,令手肘青筋胀突,乃用磁锋于肘中曲泽穴次,合络结上,眨取其血,谓之放寒。这种古老疗法,至今西北地区民间仍常使用。
兰州郊区民间遇有所谓“大阴寒证”,即用刺络法以治之。轻则指端“挑擦”,重则“大穴放血”。其方法是:先摩擦脊背令热、再分别自背肩至上肢背侧、胸膺至上肢掌侧,从上到下,以至指端重“捋”之,随即以绳带一端紧束前臂下1/3处,以限制血液回流,另一端紧扎一指根,使之充血,然后,于十宣或十二井,或指甲根正中上一韭叶微隆处点刺放血,术毕即松指带,另扎一指,如法点刺。针具常用三棱针或缝衣针,针尖向上斜刺,迅速挑起,挤压针孔使出血少许。亦有以俗谓“瓦碴子”代针者,即取一洁净破瓷片,临用前打碎,择其锋利者使用。
待五指依次挑毕,随即解开上下绳带,先在手心、手背摩擦数次,再在患者虎口掌侧、腕部、肘部的桡尺侧和表里两经相对应的一些俞穴处摇捏揉按片刻,然后从指至肘向心摩擦,也可摩擦至上臂、胸膺和肩背。最后握患者手指抖动上肢各关节,以助气血运行迅速恢复,此即俗称之“挑擦”。
另法,“捋”同上,而以绳带紧束上臂下1/3处,令肘窝部皮下青筋暴露,约在当曲泽穴处的“血结”上挑刺放血适量,术后按摩与“挑擦”相似。此即俗称之“大穴放血”,这与《类经》之“放寒”相同,只是张氏略去了放血前后的浦助手法。由此可见,《类经》所载的这一疗法,仍在兰州世代相传,并有所发展。此外,亦有取下肢趾端和委中穴者,方法与上肢相仿。
刺络疗法所主之“大阴寒证”,究属何病,人言各异,但今人大多用以治疗外感风寒、风热和胃脘暴痛、中暑、气厥等症。余早年读《乾坤生意》云:凡初中风,卒暴昏沉,痰涎壅盛,不省人事,牙关紧闭,药水不下,急以三棱针刺少商等十二井穴,使气血流通,乃起死回生急救之妙穴。但临证操作不能自如。自获此法,参照用于中风闭症和暑厥,常奏开闭泄热之功。
盖四肢末端,为表里经络衔接联络之处,曲泽为手厥阴心包经之合穴,故泄除指端或曲泽穴处所聚之瘀血,有疏通经络、泄邪祛瘀、清营退热、除烦镇痉、苏厥开窍、调理肠胃诸功效。
此法于某些重症、急症可获立效,但因流传于民间,有时对适应证、禁忌证、无菌操作及放血量的掌握还有不够完善之处,有待于同道共同验证改进。
(李才元整理)
灸命关穴治虚脱危症
李全治
命关穴(即脾经左食窦穴)位于左乳下1寸6分,旁开2寸处。《扁鹊心书》云:能接脾脏真气,治三十六种脾病,凡诸病困重,尚有一毫真气,灸此穴二三百壮,能保固不死。一切大病属脾者,并皆治之。
余受启发,每遇此症,如法治之,每获良效,如治马某,患元气虚脱之证,见其仰卧地铺,颜面脱色,目陷腮收,肢冷身僵,遗尿湿裤,呼吸似无,如死状,当即急灸命关穴。5分钟后,见患者唇吻微动,突然喷出一口腥冷之气。又灸关元穴,患者抡动左手,发出哼声,呼吸由弱逐渐转强。待服参汤之后,病人脉复眼睁。
灸法疗息肉
曾福海
俗语云:“土单验方、胜过名医”。11年前,有一中年易姓农民,左手中指因削伤半月,伤口不愈合,且伤旁又生一小息肉,来院就诊。余观伤口长1厘米许,中部有少量渗出物,旁边生一如麦粒大小之息肉。遂即按常规消毒,打算用手术刀割去息肉。患者发现我拿手术刀,立即叫喊,拒不接受手术。只求敷些药便离去。10天后,此患者又来,我以为又是因手指伤口就诊。谁知,他把左手突然向我面前一伸,好了。余甚惊奇,询问其故,他得一验方,用艾叶2份、干大蒜杆1份,共揉为绒,掺合适量葵花籽(捣碎),作成如艾卷状,每日熏灸3次。3日后,息肉脱落,伤口愈合。余知艾灸可温灸散寒、镇痛祛湿,而不知其与干大蒜杆、葵花籽相合,有如此效果,便铭记之。
次年8月,余探亲回家,适逢邻居娩一女婴,10天左右,昼夜啼哭、烦躁不宁,请县医院治疗数次而乏效。邀余诊视。见新生儿指纹青紫,脐周围出液较多、旁边长有2个息肉,一如黄豆大小,一较芝麻为大。遂思及上法,嘱婴父照法灸之。3日后息肉脱落,脐表面干燥,其它诸症竟消。愿医道同仁,莫视小方而轻之。
诊余忆失治
唐学正
对于失治、误治,一般医者因碍于情面而不愿谈及,更懒于记载。余以为将失败的教训介绍给同道或后学引以为鉴,也并非不光彩之举。忆及1952年余在伊克昭盟医院治一农民,体坚实,患头痛甚剧,选风池、太阳、列缺、行间等穴,连针3日均有进步。某日上午又来复诊,仍按上穴针之,针后五六分钟,患者突然昏厥,幸为他患所扶,未倒于地。当即呕吐大作,肢冷汗出,昏不知人。立刺足三里、人中、内关穴,片刻苏醒,后询其故,始知患者住20里外,匆匆来此赶集,在集市贪酒过食,因急于返家,食后未作休息即来就诊。因既往针刺并无异常,针刺时亦未介意,仍以前手法施术,致成晕针脱气。
该患因饱食而胃肠满,兼以匆匆就诊,气血尚未平静,针之气益乱,乱而气脱。故施用手法必审病机而施补泻,病之机宜即病人当时机体机能状态。经云;“出行来者,坐而休之,如行10里顷乃刺之。”(《灵枢◎终始篇》)又云:“无针大醉,令人气乱……无刺大饱人。”《灵枢◎刺禁论》)古训当铭记之。
1956年应内蒙古卫生厅之聘,为针灸训练班授课,实习期间一学员,为某患者治咳嗽,针云门穴,针前嘱其浅刺,刺时学员失手刺之过深,病人即咳嗽吐痰一口,内有鲜血。忙嘱病人卧床休息片刻,复平,幸未成祸。
云门穴位于胸前壁外上部,锁骨外端下方,举臂时呈凹陷处,《针灸甲乙经》云:“云门在巨骨下,气户两傍各二寸陷者中,动脉应手,举臂取之,刺太深令人逆息。”云门穴下为肺尖,深刺触及肺微动脉致出血。古人所言可验,医者宜当戒之。
风池之弊
阎庆瑞
风池,手、足少阳,阳跷、阳维之会穴,古今医家多用。但本穴刺之不当,也有一定副作用,值得注意。
一日闲暇,在冯君家做客。谈及针法,主人兴趣甚浓。其夫人道:“针灸虽然有效,却不愿接受”。询其因,答称:“去冬,头痛,针风池穴后,剧痛不可忍。至今,后头麻痛,摇动颈后如内电,”告曰:此乃泻之太过,伤气于内。余随补太冲并温灸之,扶正祛邪,2次而愈。
苏某,女,31岁。因慢性荨麻疹住院疗养。于5月3日,坐位取针风池穴。留针时患者与医者谈笑风生,仰俯不顾。起针后,自觉头痛,头晕,左半身酸软麻木,虽经中西药治疗,症不减反重,故求会诊。查:面潮红,语音低,目懒睁,舌稍右偏,脉沉缓。此证,由于针刺时体位变动,针深太过而致阳急急在头、阴缓缓在胸之阳急阴缓症。故泻阳跷会申脉;补足厥阴太冲、蠡沟,以泻急补缓,施治后病情好转,l周后随访恢复正常。
伤筋推拿话手法
张安
我国推拿按摩疗法历史悠久,形成了道家、佛家、医家各大流派。其手法也丰富多采,各有特长。并以道家学派历史最长,影响最深。山东著名中医张洪九行医70余载,于1982年去世,终年91岁。张氏青年时代投身道门,拜师于济南千佛山,在多年临床实践中,他的手法别具一格,对伤筋的治疗有独到之处。现将本人跟师20余年掌握的手法规律介绍如下:
张氏在遇伤科患者之后,先以望、摸排除骨折或脱臼。如不属骨折或脱臼,仅有运动障碍、活动时疼痛难忍,体表无其他任何反应时,便施用按、摩、点、揉等治疗手法,此类患者常因筋、腱离开正常位置而使关节功能受限,中医名曰“筋出槽”(筋腱移位)。通过手法,使出槽的筋腱复位(归槽)。其手法是:
1.空心掌叩击法;病人俯卧在床上,医者站在患者的一侧。以单手或双手五指并拢,食、中、无名、小指、掌指关节曲屈形成空心掌,利用手腕弹动叩击于两侧的腰眼处,具有缓解筋肉紧张,舒通凝血之功效。
2.拨筋止痛法:病人及医生体位同上,医者以双拇指沿着背部膀胱经路线至损伤部位弹拨。一般可摸到绳索样突起物,触痛,以弹拨点摩等手法消散之。具有活血通络,祛瘀散结的作用。
3.鲤鱼翻身法:病人及医者体位同上,医者双手张开虎口,中指在章门穴,拇指在腰眼穴,点压后向左右两侧提拿。病人随医生双手不自主的摆动。本法有滑利关节之功效。另外,还能使小关节快速对位。
4.膝顶腰眼法:病人坐在凳一上,双手交叉抱头,医者从背后两前臂插入病人两侧腋窝处,双手握紧病人上臂,左膝用力向病人左侧腰眼顶压,医者左手牵拉病人左上臂,使病人躯干向左侧旋转,然后更换另一侧,方法同上,反复数次,但应注意旋转角度不能过大,膝顶压力不要过猛,避免造成新的损伤。此法可松解关节滑膜,使筋腱伸展,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。
如治康X,腰扭伤数日,突然不能起床,腰活动严重受限,不能伸腰转侧。检查:损伤表面未见异常,腰左侧腰点处触到有5×5厘米大小的突起物,触痛明显,诊断为损伤性腰痛,合并腰骶关节错缝,采用拨筋止痛法,鲤鱼翻身法1次治愈。
按若辨证施术的原则治疗,一般1、2次即可痊愈,且无副作用
手法配合针刺治偏头痛
谈克武
笔者在治颈椎病时,发现患者有偏头痛症状,查颈椎部有阳性反应,予手法治疗颈椎病后,偏头痛迅速缓解。后凡遇偏头痛者即先查颈椎,多发现或椎体偏歪,或椎间隙变窄,或强直而生理曲度消失,或骨质增生,或项韧带钙化,压痛明显。手法治疗颈椎病后,头痛也往往向愈。手法包括或拨正歪斜椎体,或项韧带舒筋理经手法,配合针刺华佗夹脊穴及手部奇穴(手第2指掌关节上方0.5寸、尺侧斜刺1寸)。曾治一程姓患者,女,16岁,偏头痛发作,或左或右,痛时剧烈。服麦角胺咖啡因无效,后查体为颈椎椎体偏歪,随予手法、针刺治疗,经治疗数次,颈椎症状好转,偏头痛症状亦轻微。
手法配合针刺为什么能改善偏头痛呢?因头为诸阳之会,三阳经循于头面,督脉统一身之阳。督脉经气运行受阻,络脉失于阳气之温煦及推动,气滞血瘀,易为邪气留连,久则不通,不通则痛,故出现颈椎病变。手法拨正椎体或舒筋理经气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得畅,血液供应改善;针刺以疏通经络,调节阴阳气血,故颈椎病缓解;经气得舒,偏头痛症状亦会随之改善。
推拿熏洗治臀大肌粘连症
宋贵杰
“臀大肌粘连症”,多由于臀部穿刺或药物注射引起。除局部疼痛外,还可影响腿的功能。治疗本病,中医多遵行气活血、化瘀通络之法。
我以中药熏洗外托与手法推拿按摩治疗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1.熏洗外托法
用软坚化瘀汤。药物组成:芫花15克,水蛭6克,虻虫10克,伸筋草15克,羌活10克,独活10克,防风10克,附子10克,红花10克,香附10克,苏木10克,土鳖虫10克,元胡10克,花椒20克。上药装入布袋,封口加水5-6斤(2.5-3千克),置脸盆中煎煮。20分钟后离火,乘热将药袋外敷于患处。反复敷托,至局部发胀,变软为度。每日洗3次,每剂洗2天。
2.推拿按摩法
(l)揉法:患者俯卧位,术者以大拇指或手掌大小鱼际及掌根部,着力在患者臀部揉动,缓慢旋转,使其力量达到皮下组织,自觉有热感为度。揉动宜轻而有力,勿伤害皮肤。
(2)按法:患者俯卧位,手指或手掌着力在臀部进行按压(一按一松),按压时宜由轻而重,重复多次。本手法可促使局部瘀滞消散。
(3)拿法:用手指拿捏患处,做到拿起后迅速放手,拿放要有节律,用力要协调。其作用能解除筋肉的痉挛,宣通经络,流畅血脉。
揉、按、拿之后,再施以松解粘连4法:
(1)指拨法;患者俯卧位,术者以拇、食二指在臀部痛点部位,用轻柔均匀有劲的指力按肌纤维走行方向,作来回弹拨滚动手法,拨动后及时配合揉法。以缓解指拨而出现的不适感,其作用为宣通经络,活血止痛。
(2)指按法:患者俯卧位,术者以拇指按压臀部痛点区,用力要适当。指按方法可用一手拇指或两手拇指叠按,按时要一按二松,达到活气血、除瘀滞、镇痛之目的。
(3)顺推法:术者两手掌根部于患者臀部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反复顺推几次,顺平滑肌束,使经脉气血通畅,促使瘀滞的气血流通。
(4)抖动法:患者仰卧位,术者用双手握患者下肢踝部、稍微用力,做连续小幅度的颤抖法,使关节放松,肌肉舒展。我用推、摩、洗、托法相结合,治疗该病患者,均获较好效果。
米糠、捏脊治腹泻
李玉林
顽固性腹泻是不易治愈的,而小儿顽固性腹泻,难于服药施治,治愈则尤为不易。笔者习用小方巧治,服药与推拿相合,常获佳效。记得我在农村办中草药学习班时,一小儿患顽固性腹泻,在省内数家医院诊治,耗费百余元亦未治好,求治于我。观其病历,非但西药,各种止泻中药几乎遍施。遂嘱用手指点压脾、胃、肾俞3穴,每天1次。将高粱米第二遍糠炒香,加点食搪,每次服用半两(15克),1天2次。同时施以捏脊治法,共吃了几两糠,捏脊7次,其它什么药也没有再用而腹泻痊愈。
米糠治小儿腹泻是全国中草药展览会上展出的一个偏方,捏脊方法对治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亦有卓效。米糠有收敛作用,加糖后又甜又香,病儿易于接受,当属中医之食疗方法、值得推广。
按摩治气厥
冯立志
中医按摩疗法对急证的治疗与其它治法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,在临床中只要辨证清楚,并掌握手法技巧,就能得到满意的效果。
如女工张XX,35岁,因与家人发生口角,突发昏倒,不省人事,面色青紫,口噤握拳,四肢厥冷,两脉沉弦。本病由于愤怒,气机逆乱,蒙闭窍道,致发气厥。
余用拇指与食指指甲急掐人中穴10次,续推印堂穴,揉合谷穴各10次。后用单手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膻中穴15次,此时患者苏醒,感到胸闷不适,再用拇指或中指压中脘和内关穴10次即愈。
气血逆乱,并走于上,发为气厥,人中、印堂、膻中皆通关开闭常用主穴,按摩3穴,以使阴阳协调,气血各守其乡,更加中脘以调胃,内关以清心,虽不用药而胜似用药,未用针以指代针,诚为简便廉验之法。
(冯喜茹整理)
按摩治疗近视眼
冯立志
近视,祖国医学称为“能近怯远证”,按摩点压穴位可获良效。
1971年冬,教师刘某,女,34岁。患近视眼,经省医院诊断为屈光不正,近视。因疗效不佳,延余诊治。查视力右0.2,左0.l,且伴头晕失眠,腰酸、耳鸣等证,脉沉细无力。细思之,证属肝肾阴虚。遂以滋补肝肾,调解眼部经气为主。配用穴位:翳明、睛明、太阳、鱼腰、承泣、瞳子髎、合谷、曲池、肝俞、肾俞、足三里等。手法操作:先按摩翳明穴1分钟,致眼周围有酸胀感。其次用拇指或中指,点压睛明、承泣、瞳子髎穴2分钟,每穴感胀或痛。再次揉推太阳、鱼腰穴,以酸沉为度。接着用拇指压拨曲池、合谷穴,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半月状揉捏肝俞、肾俞2穴10次(用补法)。最后用拇指揉压足三里1分钟。每次5-10分钟左右。一日1次,10次为一疗程。疗程中间休息7天。并嘱患者注意改变不良用眼习惯,加强营养,坚持锻炼身体。一个疗程后患者自述视力较前好转。查视力:左0.4,右0.5。2个疗程后,视力为:右0.8,左0.6。3个疗程后,视力恢复正常:右1.2,左1.0。l年后,随访无反复。
目得血而能视。如精血不足,或邪气亢盛,阴阳失调,则眼患近视,余按其俞穴,能疏通经络,行气活血,扶助正气,调理阴阳,邪祛而目明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医中药交流网 51LA统计

GMT+8, 2025-1-16 11:08 , Processed in 0.068764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 Licensed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