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楼主: admin

卫生宝鉴

[复制链接]

5513

主题

1710

回帖

25万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253908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3-10 10:02:04 | 显示全部楼层
【加减泻黄散】

此药退脾土。复肾水。降心火。

黄连 茵陈(各五分) 黄柏 黄芩(冬四分)茯苓 栀子(各三分) 泽泻(二分)上 咀。都作一服。水一大盏。煎至六分。去渣。稍热服。后一服减半。待五日再服而良愈。

论曰。内经云。土位之主。其泻以苦。又云。脾苦湿。急食苦以燥之。故用黄连、茵陈之苦寒。除湿热为君。肾欲坚。急食苦以坚之。故以黄柏之苦辛寒强筋骨为臣。湿热成烦。以苦泻之。故以黄芩栀子之苦寒止烦除满为佐。湿淫于内。以淡泄之。故以茯苓泽泻之甘淡利小便。导湿热为使也。

杂方门

【八毒赤丸】

治鬼疰病。入国信副使许可道至雄州。请予看脉。予诊之。脉中乍大乍小。乍短乍长。此乃血气不匀。邪气伤正。本官说在路到邯郸驿中。夜梦一妇人。着青衣。不见面目。用手去胁下打了一拳。遂一点痛。往来不止。兼之寒热而不能食。乃鬼击也。予曰。可服八毒赤丸。本官言尝读名医录中。见李子豫八毒赤丸。为杀鬼杖。予遂与药三粒。临卧服。明旦下清水二斗。立效。又进白海青陈庆玉第三子。因昼卧于水仙庙中。梦得一饼食之。心怀忧思。心腹痞满。饭食减少。约一载有余。渐渐瘦弱。腹胀如蛊。屡易医药及师巫祷之。皆不效。又不得安卧。召予治之。予诊之。问其病始末。因思之。此疾既非外感风寒。又非内伤生冷。将何据而医。予思李子豫八毒赤丸。颇有相当。遂合与五七丸服之。下清黄涎斗余。渐渐气调。而以别药理之。数月良愈。不二年身体壮实如故。故因录之。此药可谓如神。合时宜斋戒沐浴。净室。志心修合。

雄黄 矾石 朱砂 附子(炮)藜芦 牡丹皮 巴豆(各一两) 蜈蚣(一条)上八味为末。炼蜜丸如小豆大。每服五七丸。冷水送下。无时。

【蝉花散】

治夏月犬伤。及诸般损伤。蛆虫极盛。臭恶不可近者。晋州吴权府佃客。五月间收麦。用骡车搬载。一小 引头。被一骡跑倒。又咬破三两处。痛楚不可忍。五七日脓水臭恶难近。又兼蛆蝇极盛。药不能救。无如之何。卧于大门外车房中。一化饭道人见之云。我有一方。用之多效。我传与汝。修合既得。方合服之。蛆皆化为水而出。蝇亦不敢近。又以寒水石为末敷之。旬日良愈。众以为神。故录之。

蝉蜕 青黛(各半两) 华阴细辛(二钱半) 蛇蜕皮(一两。用烧存性)上为末和匀。每服三钱。酒调下。如驴、马、牛畜损伤成疮用酒灌之。如犬伤用酵子和与吃。蛆皆化为水。蝇不敢再落。又以生寒水石末干掺上。

【定风散】

治风狗咬破。先口含浆水洗净。用绵子 干贴药。更不再发。无脓。大有神效。凡恶犬伤人。咬破。或一年、二年、三年、四五年至七八年。被犬伤咬破处。或发疼痛。或先发憎寒。或甚至发风。遍身搐搦。数日不食而死。十死八九。余亲见死者数人。此药但凡犬伤咬破。无有不愈。(申显卿传)

防风(去芦) 天南星(生用。各等分)上为细末。干上药。更不再发。无脓。不可具述。

治食诸鱼骨鲠久而不出。以皂角末少许。吹入鼻中。得嚏鲠出。多效。

【乌白散】

治蝎螫痛不可忍。

乌鱼骨(一两) 白矾(二钱)上同为极细末。不以多少。搐鼻。如在右者左鼻孔内搐之。在左者右鼻搐之。

【雄黄消毒膏】

治蝎螫痛不可忍。

矾(一两。生) 雄黄 信(各半两) 巴豆(三钱)黄蜡(半两)上为末。熔开蜡。入药末在内。搅匀为铤子。如枣子大。每用时。将铤子于热焰上炙开。滴于患处。其痛立止。

【圣核子】

治蛇咬蝎螫。大有神效。五月五日。不闻鸡犬。及孝子妇人见之。修合。

雄黄(三钱) 信(一钱) 皂角子(四十九个) 巴豆(四十九个)耳塞(少许) 麝香(少许)上为末。入在合子内封之。用时针挑出。上病处。

【复生散】

治卒病死、压死、溺死、一切横死。但心头温者。救之。

半夏(不以多少)上一味为细末。心头温者。用一字许吹入鼻中。立活。良法。

【衣香方】

茅香(锉。蜜炒) 零陵香(各二两) 香百芷 甘松(去土。各一两)檀香(五钱) 三赖(七钱。面裹煨)上件为粗末。入麝香少许和匀。以绢囊盛之。

【八白散】

治劳汗当风寒薄。为 郁乃痤及 点之类。

白丁香 白芨 白僵蚕 白牵牛杜蒺藜 新升麻(肉白者佳。各三两) 三赖子白蔹 白芷(各二两) 白附子 白茯苓(各半两)上为末。至夜津调涂面。明旦。以莹肌如玉散洗之。

【莹肌如玉散】

治 点粉刺之类。并去垢腻。润泽肌肤。

楮实(五两) 白芨(肥者。一两) 升麻(内白者。半斤) 甘松(七钱)白丁香 连皮砂仁(各半两) 糯米(一升二合。末) 三赖子(三钱)绿豆(五两。另用绢罗子罗。一本用一升) 皂角(三斤。水湿烧。干。再入水中再烧干。去弦皮子。可得二斤半。为末。另用纱罗子罗)上七味为末。入糯米、绿豆、皂角末。一处搅匀。用之神效。

【面油摩风膏】

麻黄(三钱) 升麻(白者) 防风 白蔹(各二钱)羌活 白芨(各一钱)上六味。入檀香、当归身各一钱。用小油半斤。银石器内。用绵子同包定。入油中熬之得所。澄净。去渣。入黄蜡一两。麝香少许。熬烊为度。

【干洗头药方】

甘松 川芎 百药煎 薄荷白芷 五倍子 藿香 茅香草乌头(各等分)上为末。不以多少。干洗头发。

【出油龙粉散】

龙骨 乌鱼骨 定粉 滑石(各一两)风化锻石(四两)上捣为末。如冬月用。以热砖上爆。或炕上。夏月用日头炙。只用风化锻石一味亦得。曾试有验。

【出油白粉散】

白石脂为末。有油处掺定。用纸隔熨斗熨之。颜色衣服。亦不改色。

【取字法】

砂 瓦粉 白龙骨 木贼密陀僧 白石脂 桑柴灰(各等分) 信(少许)。

上为细末。先湿字。后掺药末。以熨斗熨之。干随落。

针法门

癸丑岁。与窦子声先生随驾在瓜忽都田地里住冬。与先生讲论。因视见流注指要赋及补泻法。用之多效。今录于此。使先生之道不泯云。云流注指要赋题辞。

望闻问切。惟明得病之源。补泻迎随。揭示用针之要。予于是学。始迄于今。虽常覃思以研精。竟未钩玄而赜隐。俄经传之暇日。承外舅之训言。云及世纷。孰非兵扰。其人也神无根据而心无定。或病之精必夺而气必衰。兼万国因乱而隔殊。医物绝商而那得。设方有效。历市无求。不若砭功。立排疾势。乃以受教。遂敏求师。前后谨十七年。晓会无一二辈。后避屯于蔡邑。方获诀于李君。斯人以针道救疾也。除疼痛于目前。愈瘵疾于指下。信所谓伏如 弩。应若发机。万举万全。百发百中者也。加以好生之念。素无窃利之心。尝谓予曰。天宝不泄于非人。圣道须传于贤者。仆不自揆。遂伸有求之恳。获垂无客之诚。授穴之秘者四十有三。疗疾而弗瘳者万千无一。遂铭诸心而着之髓。务极其困而扶其危。而后除疼痛迅若手拈。破结聚涣。如冰释。夫针也者果神矣哉。然念兹穴俞而或忘。借其声律则易记。辄裁入韵。赋就一篇。讵敢匿于己私。庶共传于同志。壬辰重九前二日谨题。

流注指要赋

必欲治病。莫如用针。巧运神机之妙。工开圣理之深。外取砭针。能蠲邪而扶正。中含水火。善回阳而倒阴。原夫络别支殊。经交错综。或沟池溪谷之歧异。或山海邱陵而隙共。斯流派以难揆。在条纲而有统。理繁而味。纵补泻以何功。法捷而明。自迎随而得用。且如行步难移。太冲最奇。(太冲肝经。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。或一寸五分动脉中)人中除脊膂之强痛。(人中督脉。一名水沟。在鼻柱下)神门去心性之呆痴。(神门心经。一名锐中一名中都。在掌后锐骨端陷中。)风伤项急。便求于风府(风府督脉。入项发际一寸。脑户后一寸五分。项大筋宛宛中)头晕目眩。要觅于风池。(风池胆经。在颞 后发际陷中)耳闭须听会而治也。(听会胆经。在耳前陷中。开口有孔)眼疼必合谷以推之。(合谷大肠经一名虎口。在大指次指骨间)胸结身黄。取涌泉而即可。(涌泉肾经。一名地冲。在足心陷中。屈足蜷指宛宛中)脑昏目赤。泻攒竹以偏宜。(攒竹膀胱经。在眉头陷中)若两肘之拘挛。仗曲池而平扫。(曲池大肠经。在肘外辅骨屈肘两骨之中)四肢之懈惰。凭照海以消除。(照海肾经。在足内踝下。阴跷所主)牙齿痛吕细堪治。(吕细膀胱经。一名太溪) 颈项强承浆可保。(承浆任脉在下唇下陷中)太白宣通于气冲。(太白脾经。在足内侧核骨下陷中。治腹胀满)阴陵开通于水道。(阴陵泉脾经。在膝下内侧辅骨下陷中。治小便不利)腹 而胀。夺内庭兮休迟。(内庭胃经。在足大指次指外间陷中)筋转而疼泻承山而在早。(承山膀胱经。在兑 肠中分肉间陷中)大抵脚腕痛、昆仑解愈。昆仑膀胱。经在足外踝后跟骨上陷中)股膝痛、阴市能医。(阴市胃经。在膝上三寸伏兔下陷中。)痫发癫狂兮。凭后溪而疗理。(后溪小肠经。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)疟生寒热兮。仗间使以扶持。(间使包络经。在掌后三寸两筋间陷中)期门罢胸满血膨而可已。(期门肝经。在太容傍一寸五分。直乳第二肋端)劳宫退胃翻心痛以何疑。(劳宫包络经。在掌中央屈无名指取之)稽夫大敦去七疝之偏坠。王公谓此。(大敦肝经。在足大指端。去爪甲如韭叶)三里却五劳之羸瘦。华老言斯。(三里胃经。在膝下三寸 骨外筋内宛宛中)固知腕骨祛黄。(脱骨小肠经。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)然谷泻肾。(然谷肾经。在足内踝前大骨下陷中)行间治膝、肿腰疼。(行间肝经。在足大指间动脉应手陷中)尺泽去肘疼筋紧。(尺泽肺经。在肘中约横纹上)目昏不见。二间宜取。(二间大肠经。在手食指本节前内侧陷中)鼻窒无闻。迎香可引。(迎香大肠经。在禾 上鼻孔傍)肩井除两臂湿痛难任。(肩井胆经。在肩上陷中缺盆上大骨前。以三指按取之。当中指下陷者是)丝竹疗偏头疼痛不忍。(丝竹空三焦经。在眉后陷中)咳嗽寒痰。列缺堪凭。(列缺肺经。在腕后一寸五分)眵 冷泪。临泣尤准。(临泣胆经。目上直入发际五分)髋骨将腿疼以祛残。(髋骨膀胱经。在腿砚骨上)肾俞把腰疼而泻尽。(肾俞膀胱经。在十四肋下两旁。各一寸五分)。以见越人治尸厥于维会。(维会督脉)随手而苏。文伯泻死胎于阴交。应针而陨。(三阴交脾经。在足内踝上三寸骨下陷中)所谓诸痛为实。但麻曰虚。实则自外而入也。虚则自内而出欤。是故济母而裨其不足。夺子而平其有余。观二十七之经络。一一明辨。据四百四之疾证。件件皆除。故得夭枉都无。跻斯民于寿域。几微以判。彰往古之玄书。抑又闻心胸病求掌后之大陵。(大陵包络经。在掌后两筋间陷中)肩背痛责肘前之三里。(手三里大肠经。在曲池下二寸)冷痹肾败。取足阳明之土。(三里也)连脐腹痛。泻足少阴之水。(阴谷也)脊间心后者。针中渚而立痊。(中渚三焦经。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间)胁下肋边者。刺阳陵而即止(。阳陵泉胆经。在膝下一寸外陷中)头项痛拟后溪以安然。(后溪小肠经。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)腰脚疼在委中而已矣。(委中膀胱经。在 中央约纹中动脉陷中)夫用针之士。于此理苟能明焉。收祛邪之功。而在乎捻指。

离合真邪说

古有离合真邪云者。盖圣人欲使其真邪相离而勿合之谓也。若邪入于真。则真受其蠹而不遂其纯一之真。真之不遂。则其所谓真也、罹害有不可言者。真被乎邪。窃其柄而肆其横逆。邪既横逆。则其为患。复可胜言哉。呜呼真邪之不可合也如此。胡为真。胡为邪。真之为言也、天理流行。付与万物。万物得以为生者。皆真也。圣人保之如持盈。邪之为言也、天地间非四时五行之正气。而差臻迭至者、皆邪也。圣人避之犹矢石。其防微杜渐之严如是。渊有旨哉。盖真立则邪远。邪厉则真残。邪固可除。真尤宜养。养真之道。无须异求。但饮食男女。节之以限。风寒暑湿。御之以时。复能实慈恕以爱人。虚中襟而应物。念虑必为之防。举止必为之敬。如斯内外交养周备。则吾之生。不永生而生。不期寿而寿矣。不然。摄养少或不严。则六邪乘隙竞入。诸疾交生。众害并作。则吾之真所能存者几希。故圣人忧之。揆度权衡机宜所在。示之以克邪之方。使屏之如沃雪拔刺而无遗者以此。古人有云。树德务滋。除恶务本。亦此意也。然去邪之方。经旨俱存。再拜遗诠。敬为节录。

针有补泻法

帝问邪气在经。其病何如。取之奈何。对曰。邪之在经。如水得风。波涌陇起。其行脉中循循然。其中手也。时大时小。动无常处。在阴与阳。不可为度。卒然逢之。早遏其路。吸则内针。无令气忤。静以久留。无令邪市。吸则转针。以得气为故。候呼引针。呼尽乃去。大气皆出。故命曰泻。帝曰。不足者补之奈何。必先扪而循之。切而散之。推而按之。弹而 (一作弩)之。爪而下之。通而取之。外引其门。以闭其神。呼尽内针。静以久留。以气至为故。如待所贵。不知日暮。其气以至。过而自缓(一作护)候吸引针。气不得出。各在其处。推阖其门。令神气存。大气留止。故命曰补。○泻法。先以左手揣按得穴。以右手置针于穴上。令病患咳嗽一声。捻针入腠理。得穴。令病患吸气一口。针至六分。觉针沉涩。复退至三四分。再觉沉涩。更退针一豆许。仰手转针头向病所。以手循经络。循扪至病所。气至病已。合手回针。引气过针三寸。随呼徐徐出针。勿闭其穴。命之曰泻。○补法。先以左手揣按得穴。以右手按之。置针于穴上。令病患咳嗽一声。捻针入腠理。得穴。令病患呼气一口将尽。内针至八分。觉针沉紧。复退一分许。如更觉沉紧。仰手转针头向病所。根据前循扪至病所。气至病已。随吸而疾出。针速闭其穴。命之曰补。

春夏秋冬深浅补泻法

春夏刺者。皆先深而后浅。秋冬刺者。皆先浅而后深。凡补泻皆然。

寒热补泻法

凡补泻之法。皆如前也。若病入患热者。觉针气至病所。即退针三二分。令病患口中吸气。鼻中出气。根据本经生成数足。觉针下阴。气隆至。根据前法出针。若病患患寒者。觉针气至病所即进针至二三分。令病患鼻中吸气。口中出气。根据本经生成数足。觉针下阳气隆至。根据前法出针。

灸法补泻

黄帝针经云云。气盛则泻之。气虚则补之。以火补者。毋吹其火。须待自灭也。以火泻者。疾吹其火。催其艾火灭也。

造度量权衡法

丁德用注难经云。其升、斗、秤、尺、四者。先正其尺。然后造其升斗秤两。皆以同身寸。为以尺造斗。面阔一尺。庭阔七寸。高四寸。俱后三分可容十升。凡以木之脂脉全者。方一寸为两。十六方为一斤。此制同身寸。尺升斗之度。为人之肠胃轻重长短之法也。洁古老人云。丁公注当。

求寸法

黄帝明堂灸经有云。岐伯明堂经云。以八寸为尺。以五分为一寸。人缘有长短肥瘦不同。取穴不准。秦时扁鹊明堂云。取男左女右。手中指第一节为一寸。为缘人有身长手短、手长身短。取穴不准。唐时孙思邈明堂经云。取病患男左女右。大拇指节横纹为一寸。以意消详。巧拙在人。亦有差身。今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节内。度两横纹相去为一寸。自取此寸法。与人着灸疗病已来。多得获愈。此法有准。今已为定矣。素问要旨论云。取灸之法。以从男左女右。以中指与大指相接。如环无端。度中指上侧两横纹之际为一寸也。

咀药类

古人用药治病。择净口咀嚼。水煮服。谓之 咀。后人用铡刀细锉。桶内锉过。以竹筛齐之。药有气味浓薄。升降浮沉补泻。各各不同。今详录之。及拣择制度修合之法。具列于后。风升生(味之薄者。阴中之阳。味薄则通。酸。苦。咸。平是也)

防风(气温。味辛)疗风。通用泻肺实。散头目中滞气。除上焦风邪之仙药也。误服泻人上焦元气。去芦并叉股。铡碎锉。桶内锉过。竹筛齐之用。

升麻(气平味微苦)此足阳明胃、足太阴脾行经药也。若补其脾胃。非此为引用不能补。若得葱白、香白芷之类。亦能走手阳明后阴。能解肌肉间热。此手足阳明伤风之的药也。刮去黑皮。兼腐烂里白者佳。铡碎锉。桶内锉过。竹筛齐之。用。

羌活(气微温味苦甘平)治肢节疼痛。利诸节。手足太阳风药也。加川芎、治太阳少阴头痛。透关利节。去黑皮并腐烂。铡碎锉。桶锉过。竹筛齐之用。

独活(气微温。味苦甘平)足少阴肾行经药也。若与细辛同用。治少阴经头痛。一名独摇草。得风不摇。无风自摇动。去皮净。铡锉碎。桶锉过。竹筛齐之。用。

柴胡(气平。味微苦)除虚劳烦热。解肌去热。早晨潮热。此少阳厥阴行经药也。妇人产前产后必用之药。善除本经头痛。非他药能止。治心下痞。胸膈痛。去芦铡碎锉。桶锉过。竹筛齐之。用。

前胡(气微寒。味苦)主痰满。胸胁中痞。心腹强气。治伤寒热实。明目益精。推陈致新。半夏为使。铡锉用。

葛根(气平。味甘)治脾胃虚而渴。除胃热。解酒毒。通行足阳明之经。去皮。铡碎锉。桶锉。竹筛齐之。用。

威灵仙(气温味甘。一作苦)主诸风湿冷。宣通五脏。腹内癖滞。腰膝冷疼。及治折伤。铁足者佳。去芦。铡细用。

细辛(气温。味大辛)治少阴头痛如神。当少用独活为使。去芦并叶。华州者佳。铡细用。

香白芷(气温味大辛)治手阳明头痛。中风寒热。解利药也。以四味升麻汤中加之。通行手足阳明经。先铡碎锉。桶内锉过竹筛齐之。用。

桔梗(气微温。味辛苦)治咽喉痛。利肺气。去芦。米泔浸一宿。焙干。铡碎锉。桶锉。竹筛齐。用。

黍粘子(气平。味辛)主风毒肿。利咽膈。吞一枚可出疮疽头。捣细用。

本(气温。味大辛)此太阳经风药。治寒气郁结于本经。头痛。大寒犯脑。令人脑痛。齿亦痛。铡细用。

川芎(气温。味辛)补血。治血虚头痛之圣药也。妊妇胎动数月。加当归。二味各二钱。水二盏。煎至一盏。服之神效。捣细。以纱罗罗细用。

蔓荆子(气清温。味辛)治太阳头痛。昏闷。除头昏目暗。散风邪之药也。胃虚人不可服。恐生痰。拣捣用。

秦艽(气微寒。味苦)主寒热邪气。寒湿风痹。下水利小便。疗黄病骨蒸。治口噤及肠风。泻血。去芦头。铡碎锉。

桶内锉。竹筛齐之。用。

天麻(气平。味苦)治头风诸风湿痹。四肢拘挛。小儿风痫惊气。利腰膝。强筋骨。锉用。苗谓之定风草。

麻黄(气温。味苦)发太阳少阴经汗。去芦。铡。微捣碎。煮三二沸。掠去上沫。不然。令人心烦。

荆芥穗(气温。味辛苦)辟邪毒。利血脉。宣通五脏不足气。能发汗。除劳冷。捣和醋。封毒肿。去枝。手搓碎用。

薄荷(气温。味苦辛)能发汗。通关节。解劳乏。与薤相宜。新病患不可多食。令人虚汗不止。去枝茎及黄叶。搓碎用之。

热浮长(气之浓者。阳中之阳。气浓则发热。辛甘。温热是也)黑附子(气热。味大辛)其性走而不守。亦能除肾中寒甚。白术为佐。谓之术附汤。除寒湿之圣药。温药中少加之。通行诸经。引用药也。及治经闭。慢火炮裂。铡细用。

川乌头(气热。味大辛)疗风痹、血痹。半身不遂。行经药也。先以慢火炮裂。刮去皮脐。铡细用。

肉桂(气热。味大辛)补下焦相火不足。治沉寒痼冷之病。及表虚自汗。春夏为禁药也。去皴。捣用。

桂枝(气热。味甘辛)仲景伤寒论发汗用桂枝。桂枝者、乃桂条也。非身干也。取其轻薄而能发散。今又有一种柳桂。乃嫩小桂条也。尤宜入治上焦药用也。以铡碎用。

木香(气热。味辛苦)除肺中滞气。若疗中下焦气结滞。须用槟榔为使。广州者佳。铡细用。

丁香(气温。味辛)温脾胃。止霍乱。消 癖。气胀反胃。腹内冷痛。壮阳。暖腰膝。杀酒毒。捣细用。

白豆蔻(气热。味大辛)荡散肺中滞气。主积冷气。宽膈。止反胃吐逆。消谷。下气。进食。去皮。捣细用。

草豆蔻(气热。味大辛)治风寒邪客在于胃口上。善去脾胃。客寒。令人心胃痛。面裹煨熟。捣细用。

益智仁(气热。味大辛)治脾胃中受寒邪。和中益气。治多唾。于补中药内兼用。不可多服。去皮。捣细用。

川椒(气热。味辛)主邪气。温中。除寒痹。坚齿发。明目。利五脏。凡用炒去汗及合口者。手搓细用。

缩砂仁(气温。味辛)治脾胃气结滞不散。主虚劳。冷泻。心腹痛。下气。消食。捣细用。

干姜(气热。味大辛)治沉寒痼冷。肾中无阳。脉气欲绝。黑附子为引。用水同煎。姜附汤是也。亦治中焦有寒。水洗。慢火炮裂后。挫细用。

玄胡(气温。味辛)破血。治气。妇人月水不调。小腹痛。温暖腰膝。破散 瘕。捣细用。

干生姜(气温。味辛)主伤寒头痛鼻塞。上气痰嗽。止呕吐。生姜同治。与半夏等分。治心下急痛。铡用。

良姜(气热。味辛)主胸中冷。霍乱。腰痛。反胃呕食。转筋。泻利。下气。消宿食。铡细用。

吴茱萸(气热。味苦辛)治塞在咽嗌。噎塞胸中。经言咽膈不通。食不下。食则呕。令人口开目瞪。寒邪所结。气不得上下。此病不已。令人寒中。腹满膨胀。下利寒气。用之如神。诸药不可代也。洗出苦味。晒干捣用。

厚朴(气温。味辛)能除腹胀。若虚弱人。虽腹胀宜斟酌用之。寒胀是也。大热药中兼用。结者散之。神药也。误服脱人元气。切禁之。紫色者佳。去皮。铡碎。姜制。微炒锉。桶锉。竹筛齐。用。

茴香(气平。味辛)破一切臭气。调中止呕。下食。炒黄。捣细用。

红花(气温甘辛)主产后口噤。血晕。腹内恶血不尽绞痛。破流血。神验。手搓碎用。

神曲(气温。味甘辛)消食。治脾胃食不化。须用于脾胃药中少加之。微炒黄。用。

湿化成(中央)(戊湿。其本气平。其兼气温凉寒热。在人以肾应之。己土。其本味咸。其兼味辛甘咸苦。在人以脾应之)人参(气温。味甘)治脾肺阳气不足。及肺气促。短气、非升麻为引用。不能补上升之气。

升麻一分、人参三分。可为相得也。若补下焦元气。泻肾中火邪。茯苓为之使。甘草梢子生用为君。此药能补中、缓中、短气、少气。泻肺脾胃火邪。善去茎中痛。或加苦楝。酒煮玄胡为主。尤好尤效。去芦。铡细用。

黄芪(气温。甘平)治虚劳自汗。补肺气。实皮毛。泻肺中火。脉弦。自汗。善治脾胃虚弱。血脉不行。疮疡内托。阴证疮疡。必用之。去芦皴。铡碎锉。桶锉。竹筛齐之。用。

甘草(气平。味甘)生用大凉。泻热火。炙则温。能补上中下三焦元气。调和诸药。共为力而不争。性缓。善解诸争。故有国老之称。去皮。铡碎锉。桶锉。竹筛齐之。用。

当归(气温。味甘)和血、补血。尾破血。身和血。用以温水洗去土。酒制焙晒干。去芦。铡细用。

熟地黄(气寒。味苦)酒晒蒸如乌金。假酒力则微温。大补血虚。虚损。血衰人须用。善黑鬓髦。忌萝卜。铡用。

半夏(气微寒。味辛平)治寒痰及形寒饮冷。伤肺而咳。大和胃气。除胃寒。进饮食。太阳厥痰头痛。非此药不能除也。汤泡七次。铡细用。

白术(气温。味甘)能除湿益燥。和中益气。利腰膝间血。除胃中热。捣碎。纱罗子罗过用。

苍术(气温。味甘)主治与白术同。若除上湿发汗。功最大。若补中焦。除湿。力少如白术。泔浸。刮去皮捣细用。

橘红(气温。味微苦)能益气。加青皮减半。去气滞。推陈致新。若补脾胃。不去白。理胸中肺气。去白。捣细用。

青皮(气温。味辛)主气滞。消食。破积结膈。去穣。捣细用。

藿香(气微。温。味甘辛)疗风水。去恶气。治脾胃吐逆。霍乱心痛。去枝茎。用叶。以手搓细用。

槟榔(气温。味辛)治后重如神。性如铁石之沉重。能坠诸药至于下极。捣细用。

广术(气温。味苦平)主心膈痛。饮食不消。破 癖气。最良。火炮。铡开捣细。纱罗罗过用。

京三棱(气辛。味苦)主老癖 瘕结块。妇人血脉不调。心腹刺痛。火炮。铡开捣细。纱罗罗过用。

阿胶(气微温。味甘平)主心腹痛。血崩。补虚安胎。坚筋骨。和血脉。益气。止痢。慢火炮。肥搓细用。

诃子(气温。味苦)主腹胀满。饮食不下。消痰下气。通利津液。破胸膈结气。治久痢、赤白肠风。去核。铡用。

桃仁(气温。味甘苦)治大便血结、血秘、血燥、通润大便。七宣丸中用之。专疗血结。破血。汤泡。去皮尖。研如泥用。

杏仁(气温。味甘苦)除肺燥。治气燥在胸膈。麸炒。去皮尖用。

大麦 (气温。味咸)补脾胃虚。宽肠胃。先捣细。炒黄色。取面用。

紫草(气寒。味苦)主心腹邪气。五疸。补中益气。利九窍。通水道疗腹肿胀满。去土用茸。铡细用之。

苏木(气平。味甘咸)主破血。产后血胀满欲死。排脓止痛。消痈肿瘀血。月经不调。及血晕口噤。铡细用。

燥降收(气之薄者。阳中之阴。气薄则发泄。辛甘。淡。平。寒。凉是也)

茯苓(气平。味甘)能止渴。利小便。除湿益燥。和中益气。利腰脐间血为主治。小便不通。溺黄或赤而不利。如小便利或数。服之则大损人目。如汗多人服之。损元气。夭人寿。医云。赤利白补。上古无此说。去皮捣细。纱罗过用。

猪苓(气平。味甘)大燥。除湿。比诸淡渗药。大燥亡津液。无湿证勿服。去黑皮白者佳。捣。罗过。用。

琥珀(气平。味甘)安五脏。定魂魄。消瘀血。通五淋。捣细。纱罗子罗过。用。

泽泻(气平。味甘)除湿之圣药也。治小便淋沥。去阴间汗。无此疾服之。令人目盲。捣碎。纱罗过。用。

滑石(气寒。味甘)性沉重。能泄气且令下行。故曰滑则利窍。治前阴窍涩不利。利窍不比与渗淡诸药同。白者佳。捣水飞。用。

瞿麦(气寒。味苦)主关格诸癃结。小便不通。治肿痈排脓。明目。去翳。破胎堕子。下闭血。逐膀胱邪热。去枝用。穗铡细用。

车前子(气寒。味甘)主气癃闭。利水道。通小便。除湿痹。肝中风热冲目赤痛。捣细。纱罗过。用。

木通(气平。味甘)主小便不通。导小肠中热。去粗皮。铡碎锉。桶锉。竹筛齐。用。

灯草、通草。(气平。味甘)通阴窍涩不利。利小水。除水肿。治五淋闭。铡细。生用。

五味子(气温。味酸)大益五脏之气。孙真人云。五月常服。补五脏气。遇夏月季月间人困乏无力。乃无气以动也。以黄芪、人参、麦门冬、少加黄柏锉。煎汤服。使人精神神气两足。筋力涌出。生用。

白芍药(气微寒味酸)补中焦之药。得炙甘草为辅。治腹中痛。如夏月腹痛。少加黄芩。若恶寒腹痛。加肉桂一分、白芍药三钱、炙甘草一钱半。此仲景神品药也。如冬月大寒腹中痛。加桂一钱半、水二盏。煎一盏。去渣。铡碎锉。桶锉。竹筛齐。用。

桑白皮(气寒。味苦酸)主伤中五劳羸瘦。补虚益气。除肺中水气。止唾血、热渴。消水肿。利水道。去皮。铡锉。桶内锉。竹筛齐之。用。

天门冬(气寒。味微苦)保肺气。治血热侵肺。上喘气促。加黄芪人参用之为主。如神。汤浸去心。晒干用。

麦门冬(气寒。味微苦)治肺中伏火。脉气欲绝。加五味子。人参二味。谓之生脉散。补肺中元气不足。汤浸去心。用。

犀角(气寒。味苦酸)主伤寒、温疫头痛。安心神。烦乱。明目镇肝。治中风失音。小儿(麸豆)风热惊痫。镑为末用之。

乌梅(气平。味酸)主下气。除热烦满。安心调中。治痢止渴。以盐豉为白梅。亦入除痰药。去核。铡细用。

牡丹皮(气寒。味苦)治肠胃积血。及衄血、吐血之要药。犀角地黄汤中之一味也。铡细用。

地骨皮(气寒。味苦)解骨蒸肌。主消渴去风湿痹。坚筋骨。去骨用皮。锉细。用。

连翘(气平。味苦)治寒热瘰 诸恶疮肿。除心中客热,去白虫。通五淋。以手搓细。用。

枳壳(气寒。味苦)治胸中痞塞。泄肺气。麸炒去穣。捣细。纱罗子罗过。用。

枳实(气寒。味苦。酸咸)除寒热。破结实。消痰痹。治心下痞。逆气。胁痛。麸炒去穣。捣罗过。用。

寒沉藏(味之浓者。阴中之阴。味浓则泄。酸。苦。咸。寒气。是也)

大黄(气寒。味苦)其性走而不守。泻诸实热。大肠不通。荡肠胃热。专治不大便。去皮。铡碎。竹筛齐。用。

黄柏(气寒。味苦)治肾下膀胱不足诸痿厥。腰脚无力。于黄芪汤中少加用之。使两足膝中气力涌出。痿软实时去也。蜜炒为细末。治口疮痈痪必用药也。去皮铡碎锉。桶锉。竹筛齐。用。

黄芩(气寒。味微苦)治肺中湿热。疗上热。目中赤肿。瘀肉。壅盛必用之药。泄肺受火邪。上逆于膈。上补膀胱。之寒水不足。乃滋其化源。去皮并黑腐。铡细锉。桶锉。竹筛齐用。

黄连(气寒。味苦)泻心火。除脾胃中湿热。烦躁恶心。郁热在中焦。兀兀欲吐。治心下痞满。仲景云。治九种心下痞。泻心汤皆用之。去须。铡碎用之。

石膏(气寒。味甘苦)治足阳明经发热、恶热、躁热、潮热、自汗。小便浊赤。大渴引饮。身体肌肉壮热。苦头痛。白虎汤是也。善治本经头痛。若无此证。医者误用。有不可胜救也。捣细。罗用。

草龙胆(气寒。味大苦)治赤目肿痛睛胀。瘀肉高起。痛不可忍。以柴胡为主。治眼疾必用之药也。去芦铡碎锉。桶锉。竹筛齐。用。

生地黄(气寒。味苦)凉血。补益肾水真阴不足。此药大寒。宜斟酌用。恐伤人胃气。铡细用。

知母(气寒。味大辛)治足阳明火热。大补益肾水膀胱之寒。刮去黑皮苗里白者佳。铡细。用。

汉防己(气寒。味大苦)疗腰以上至足湿热肿盛。香港脚。补膀胱。去留热。行十二经。去皮铡细锉。桶锉。竹筛齐。用。

茵陈蒿(气微寒。味苦平)除烦热。主风湿寒热邪气。热结、黄胆。通身发黄。小便不利。去枝用叶。手搓碎用。

朴硝(气寒。味苦辛)除寒热邪气。遂六腑积聚。结固血癖。胃中食饮热结血闭。去停痰痞满。消毒。生用。

栝蒌根(气寒。味苦)主消渴。身热。烦满大热。补虚安中。通月水。消肿毒瘀血。及热狂疮疖。捣细。罗过。用。

牡蛎(气微寒。味咸平)主伤寒、寒热、温疟、女子带下赤白。止汗。心痛。气结。涩大小肠。治心胁下痞。烧白。捣罗。用。

苦参(气寒。味微苦)足少阴肾经之君药也。治本经须用。铡细锉。桶锉。竹筛齐之。用。

地榆(气微寒。味甘酸)主产乳七伤带下。月经不止。血崩之病。除恶血。止痛。治肠风泄血。小儿疳痢。性沉寒。入下焦。治热血痢用。

川楝子(气寒。味苦平)主伤寒大热烦躁。杀三虫。疥疡。通利大便小便。捣细。用。

山栀子(气寒。味微苦)治心烦懊 。烦不得眠。心神颠倒欲绝。血滞。小便不利。捣细。用。

香豉(气寒。味苦)主伤寒头痛。烦躁满闷。生用之。

升降者天地之气交

茯苓 淡为在天之阴。阳也。阳当上行。何为利水而泄下。经云。气之薄者乃阳中之阴。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。然而泄下亦不离乎阳之体。故入手太阳也。

麻黄 苦为在地之阴。阴也。阴当下行。何谓发汗而升上。经云。味之薄者乃阴中之阳。所以麻黄发汗而升上。亦不离乎阴之体。故入手太阴也。

附子 热、气之浓者。乃阳中之阳。故经云发热。

大黄 苦、味之浓者。乃阴中之阴。故经云泄下。

粥 淡为阳中之阳。所以利小便。

茶 苦为阴中之阳。所以清头目。

清阳发腠理。 清之清者也。清阳实四肢。 清之浊者也。浊阴归六腑。 浊之浊者也。浊阴走五脏。 浊之清者也。

药性要旨

苦药平升。微寒平亦升。甘辛药平降。甘寒泻火。苦寒泻湿热。苦甘寒泻血热。

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

肝胆(味)辛补酸泻。(气)温补凉泻。(肝胆之经。前后寒热不同。逆顺互换。入求责法)心小肠。(味)咸补甘泻。(气)热补寒泻。(三焦命门补泻同)脾胃。(味)甘补苦泻。(气)温凉寒热补泻。(各从其宜。逆从互换。入求实法)肺大肠。(味)酸补辛泻。(气)凉补温泻。肾膀胱。(味) 苦补咸泻(气) 寒补热泻。五脏更相平也。若一脏不平。所胜平之。此之谓也。故云安谷则昌。绝谷则亡。水去则荣散。谷消则卫亡。荣散卫亡。神无所居。仲景云。水入于经。其血乃成。谷入于胃。脉道乃行。故血不可不养。气不可不温。血温气和。荣卫流行。常有天命。

脏气法时补泻法

肝苦急。急食甘以缓之。 心苦缓。急食酸以收之。肺苦气上逆。急食苦以泄之。 脾苦湿。急食苦以燥之。肾苦燥。急食辛以润之 开腠理。致津液。通气也。肝欲散。急食辛以散之。 以辛补之。以酸泻之。心欲软。急食咸以软之。 以咸补之。以甘泻之。脾欲缓。急食甘以缓之。 以甘补之。以苦泻之。肺欲收。急食酸以收之。 以酸补之。以辛泻之。肾欲坚。急食苦以坚之。 以苦补之。以咸泻之。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。各有所利。或散、或收、或缓、或急、或软、或坚。四时五脏。病随五味所宜也。

君臣佐使法

帝曰。方治君臣。何谓也。岐伯曰。主病之为君。佐君之为臣。应臣之为使。非上中下三品之为也。帝曰。三品何谓。曰。所以明善恶之殊贯也。凡药之所用者。皆以气味为主。补泻在味。随时换气。主病者为君。假令治风者、防风为君。治上焦热、黄芩为君。中焦热、黄连为君。下焦湿热、防己为君。治寒、附子之类为君。看兼见何证。以佐使药分治之。此制方之要也。本草说。上品药为君。各从其宜。

治法纲要

气交变论。说五运太过不及云云。夫五运之政。犹权衡也。高者抑之。下者举之。化者应之。变者复之。此生长化成收藏之理。气之常也。失常则天地四塞矣。失常之理。则天地四时之气无所营运。故动必有静。胜必有复。乃天地阴阳之道也。

抑举辨

假令高者抑之。非高者固当抑也。以其本下而失之太高。故抑之而使下。若本高何抑之有。假令下者举之。非下者固当举也。以其本高而失之太下。故举之而使高。若本下何举之有。

用药用方辨

仲景治表虚。制桂枝汤。桂枝味辛热发散。助阳体轻。本乎天者亲上。故桂枝为君。芍药、甘草佐之。阳脉涩。阴脉弦。法当腹中急痛。仲景制小建中汤。芍药味酸寒。主收补中。本乎地者亲下。故芍药为君。官桂、甘草佐之。一则治表虚。一则治里虚。各言其主用也。后之人用古方者。触类而长之。则知其本而不至于差误矣。

药味专精

至元庚辰六月中。许伯威五旬有四。中气本弱。病伤寒八九日。医者见其热甚。以凉剂下之。又食梨三四枚。伤脾胃。四肢冷。时昏愦。请予治之。诊其脉动而中止。有时自还。乃结脉也。亦心动悸。呃噫不绝。色青黄。精神减少。目不欲开。倦卧恶人语。予以炙甘草汤治之。成无己云。补可去弱。人参大枣。甘。补不足之气。桂枝、生姜、辛。益正气。五脏痿弱。荣卫涸流。湿以润之。麻仁、阿胶、麦门冬、地黄之甘。润经益血。复脉通心。加桂枝。人参。急扶正气。减生地黄。恐损阳气。锉一两服之。不效。予再思脉病对。莫非药陈腐而不效乎。再于市铺选尝气味浓者。再煎服之。其病减半。再服而愈。凡药昆虫草木。生之有地。根叶花实。采之有时。失其地。性味少异。失其时。气味不全。又况新陈不同。精粗不等。倘不择用。用之不效。医之过也。内经云。司岁备物。气味之专精也。修合之际。宜加意焉。

北方下疰香港脚论

内经云。太阳之胜。火气内郁。流散于外。足 肿。饮发于中。 肿于上。又云。脾脉搏坚而长。其色黄。当病少气。其 而散色不泽者。当病足 肿。若水状也。脾病者、身重肉痿。足不能行。善 。脚下痛。此谷入多而气少。湿居下也。故湿从下受之。如上所说。皆谓脾胃湿气下流。乘其肝肾之位。由是足胫疼痛而 肿也。夫五谷入胃。糟粕、津液、宗气。分为三隧。故宗气积于胸中。出于喉咙。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。营气者秘其津液。注之于脉。化而为血。以营四末。内注五脏六腑。以应刻数焉。卫气者。出悍气之 疾。而先行于四末分肉之间。行而不休者也。又宗气之道。内谷为实。谷入于胃。乃传之于脉。流溢于中。布散于外。精专者行于经隧。常营无已。终而复始。是谓天地之纪。或饮食失常。胃气不能鼓舞。脾气不能运化。行于百脉。其气下流。乘其肝肾。土木水相合。下疰于足 。 肿而作疼痛。晋苏敬号为香港脚是也。凡治此疾。每旦早饭。任意饱食。午饭少食。日晚不食。弥佳。恐伤脾胃营运之气。失其天度。况夜食则血气壅滞。而行阴道。愈增肿痛。古之人少有此疾。自永嘉南渡。衣缨士人多有之。大唐开关。爪牙之士作镇于南极。其地卑湿。雾露所聚。不袭水土。往者皆遭之。关西河北人。皆不生此疾。外台秘要总录。亦说江东岭南大率有此。此盖清湿袭虚伤于下。故经云。感则害人皮肉筋骨者也。故制方立论。皆详其当时土地所宜而治之。今观此方爽恺。(谓爽明恺燥也。本左传)而无卑湿之地。况腠理致密。外邪难侵。而有此疾者。何也。盖多饮乳酪醇酒。水湿之属也。加以奉养过度。以滋其湿水之润下。气不能 之。故下疰于足 。积久而作肿满疼痛。此饮之下流之所致也。岂可与南方之地同法而治哉。当察其地势高下。详其饮食居处。立为二法。一则治地之湿气。一则治饮食之下流。随其气宜。用药施治。使无疾之苦。庶几合轩岐之旨哉。孙真人云。医者、意也。随时增损。物无定方。真知言哉。

北方香港脚治验

中书粘合公。年四旬有余。躯干魁梧。丙辰春。从征至扬州北之东武隅。香港脚忽作。遍身肢体微肿。其痛手不能近。足胫尤甚。履不任穿。跣以骑马。控两镫而以竹器盛之。以困急来告。予思内经。有云。饮发于中。 肿于上。又云。诸痛为实。血实者宜决之。以三棱针数刺其肿上。血突出高二尺余。渐渐如线流于地。约半升许。其色紫黑。顷时肿消痛减。以当归拈痛汤重一两半服之。是夜得睡。明日再服而愈。本草十剂云。宣可去壅。通可去滞。内经云。湿淫于内。治以苦温。羌活苦辛。透关节而胜湿。防风甘辛。温。散经络中留湿。故以为主。水性润下。升麻、葛根苦辛平。味之薄者阴中之阳。引而上行以苦发之也。白术苦甘温。和中胜湿。苍术体轻浮。气力雄壮。能去皮肤腠理间湿。故以为臣。夫血壅而不流则痛。当归身辛温以散之。使血气各有所归。人参甘草甘温。补脾胃。养正气。使苦剂不能伤胃。仲景云。湿热相合。肢节烦疼。苦参、黄芩、知母。茵陈苦寒。乃苦以泄之者也。凡酒制炒以为因用。治湿不利小便。非其治也。猪苓甘温平。泽泻咸平。淡以渗之。又能导其留饮。故以为佐。气味相合。上下分消其湿。使壅滞之气得宣通也。

【当归拈痛汤】

治湿热为病。肢体烦疼。肩背沉重。胸膈不利。下疰于胫。肿痛不可忍。

甘草(炙) 茵陈蒿(酒炒) 酒黄芩 羌活(各半两)防风 知母(酒洗) 猪苓(去皮) 泽泻当归身(各三钱) 苦参(酒洗) 升麻 黄芩(炒)人参 葛根 苍术(各二钱) 白术(一钱半)上 咀。每服一两。水二盏半。先以水拌湿。候少时煎至一盏。去渣。温服。食前。待少时。美膳压之。

病有远近治有缓急

征南元帅不 吉歹。辛酉八月初三戌时生。年七旬。丙辰春东征。南回至楚丘。诸路迎迓。多献酒醴。因而过饮。遂腹痛肠鸣。自利日夜约五十余行。咽嗌肿痛。耳前后赤肿。舌本强。涎唾稠粘。欲吐不能出。以手曳之方出。言语艰难。反侧闷乱。夜不得卧。使来命予。诊得脉浮数。按之沉细而弦。即谓中书粘公曰。仲景言下利清谷。身体疼痛。急当救里。后清便自调。急当救表。救里四逆汤。救表桂枝汤。总帅今胃气不守。下利清谷。腹中疼痛。虽宜急治之。比之咽嗌。犹可少待。公曰。何谓也。答曰。内经云。疮发于咽嗌。名曰猛疽。此疾治迟则塞咽。塞咽则气不通。气不通则半日死。故宜急治。于是遂砭刺肿上。紫黑血出。顷时肿势大消。遂用桔梗、甘草、连翘、黍粘、酒制黄芩。升麻。防风等分。 咀。每服约五钱。水煮清。令热漱。冷吐去之。咽之恐伤脾胃。自利转甚。再服涎清肿散。语言声出。后以神应丸辛热之剂。以散中寒。解化宿食。而燥脾湿。丸者、取其不即施化。则不犯其上热。至其病所而后化。乃治主以缓也。不数服。利止痛定。后胸中闭塞。作阵而痛。予思灵枢有云。上焦如雾。宣五谷味。熏肤充身泽毛。若雾露之溉。是为气也。今相公年高气弱。自利无度。致胃中生发之气、不能滋养于心肺。故闭塞而痛。经云。上气不足。推而扬之。脾不足者。以甘补之。再以异功散甘辛微温之剂。温养脾胃。加升麻、人参上升。以顺正气。不数服而胸中快利而痛止。内经云。调气之方。必别阴阳。内者内治。外者外治。微者调之。其次平之。胜者夺之。随其攸利。万举万全。又曰。病有远近。治有缓急。无越其制度。又曰。急则治其标。缓则治其本。此之谓也。

寒治验

征南副元帅大忒木儿。年六旬有八。戊午秋征南。予从之。过扬州十里。时仲冬。病自利完谷不化。脐腹冷疼。足 寒。以手搔之。不知痛痒。尝烧石以温之。亦不得暖。予诊之。脉沉细而微。予思之。年高气弱。深入敌境。军事烦冗。朝暮形寒。饮食失节。多饮乳酪。履于卑湿。阳不能外固。由是清湿袭虚。病起于下。故 寒而逆。内经云。感于寒而受病。微则为咳。盛则为泄为痛。此寒湿相合而为病也。法当急退寒湿之邪。峻补其阳。非灸不能病已。先以大艾炷于气海。灸百壮。补下焦阳虚。次灸三里二穴各三七壮。治 寒而逆。且接引阳气下行。又灸三阴交二穴。以散足受寒湿之邪。遂处方云。寒淫所胜。治以辛热。湿淫于外。平以苦热。以苦发之。以附子大辛热助阳退阴。温经散寒。故以为君。干姜、官桂、大热辛甘。亦除寒湿。白术、半夏、苦辛温而燥脾湿。故以为臣。人参、草豆蔻、炙甘草、甘辛大温。温中益气。生姜大辛温。能散清湿之邪。葱白辛温。以通上焦阳气。故以为佐。又云。补下治下。制以急。急则气味浓。故大作剂服之。不数服泻止痛减。足 渐温。调其饮食。逾十日平复。明年秋。过襄阳。值霖雨。阅旬余。前证复作。再根据前灸添阳辅。各灸三七壮。再以前药投之。数服良愈。

【加减白通汤】

治形寒饮冷。大便自利。完谷不化。脐腹冷痛。足 寒而逆。

附子(炮。去皮脐) 干姜(炮。各一两) 官桂(去皮) 甘草(炙)半夏(汤泡七次) 草豆蔻(面裹煨) 人参 白术(各半两)上八味 咀。每服五钱。水二盏半。生姜五片。葱白五茎。煎一盏三分。去渣。空心宿食消尽。温服。气海一穴。在脐下一寸五分。任脉所发。

三里二穴。在膝下三寸 外廉两筋间。取足举之。足阳明脉所入合也。可灸三壮。针入五分。

三阴交二穴。足内踝上三寸骨下陷中。足太阴少阴。厥阴之交会。可灸三壮。针入三分。

髓会绝骨。针经云。脑髓消。胫酸耳鸣。绝骨在外踝上辅骨下当胫中是也。髓会之处也。洁古老人云。头热如火。足冷如冰。可灸阳辅穴。又云。 酸冷。绝骨取之。

阳辅二穴。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端。如前三分。去丘墟七寸。足少阳脉之所行也。可灸三七壮。针入五分。由是副帅疾愈。以医道为重。待予弥浓。

肝胜乘脾

真定路总管刘仲美。年逾六旬。宿有脾胃虚寒之证。至元辛巳闰八月初。天气阴寒。因官事劳役。渴而饮冷。夜半自利两行。平旦召予诊视。其脉弦细而微。四肢冷。手心寒。唇舌皆有褐色。腹中微痛。气短而不思饮食。予思内经云。色青者肝也。肝属木。唇者、脾也。脾属土。木来克土。故青色见于唇也。舌者心之苗。水挟木势。制火凌脾。故色青见于舌也。难经有云。见肝之病。则知肝当传之于脾。故先实其脾气。今脾已受肝之邪矣。洁古先师云。假令五脏胜。各刑已胜。补不胜而泻其胜。重实其不胜。微泻其胜。而以黄芪建中汤加芍药附子主之。且芍药味酸。泻其肝木。微泻其胜。黄芪、甘草甘温。补其脾土。是重实其不胜。桂、附辛热。泻其寒水。又助阳退阴。饴糖甘温。补脾之不足。肝苦急。急食甘以缓之。生姜、大枣、辛甘大温。生发脾胃升腾之气。行其荣卫。又能缓其急。每服一两。根据法水煎服之。再服而愈。

【黄芪建中汤】

(劳倦门内有。不录于方中倍芍药。量虚实加附子)

风痰治验

参政杨公七旬有二。宿有风疾。于至元戊辰春。忽病头旅眼黑。目不见物。心神烦乱。兀兀欲吐、复不吐。心中如懊 之状。头偏痛。微肿而赤色。腮颊亦赤色。足 冷。命予治之。予料之。此少壮之时。喜饮酒。久积湿热于内。风痰内作。上热下寒。是阳不得交通。痞之象也。经云。治热以寒。虽良工不敢废其绳墨。而更其道也。然而病有远近。治有轻重。参政今年高气弱。上焦虽盛。岂敢用寒凉之剂。损其脾胃。经云。热则疾之。又云。高巅之上。射而取之。予以三棱针约二十余处刺之。其血紫黑。如露珠之状。少顷。头目便觉清利。诸证悉减。遂处方云。眼黑头旋。虚风内作。非天麻不能除。天麻苗谓之定风草。此草独不为风所摇。故以为君。头偏痛者、乃少阳也。非柴胡、黄芩酒制不能治。黄连苦寒酒炒。以治上热。又为因用。故以为臣。橘皮苦辛温。炙甘草甘温补中益气为佐。生姜、半夏辛温。能治风痰。茯苓甘平利小便。导湿热引而下行。故以为使。服之数服。邪气平。生气复而安矣。

【天麻半夏汤】

治风痰内作。胸膈不利。头旋眼黑。兀兀欲吐。上热下寒。不得安卧。

天麻 半夏(各一钱) 橘皮(去白) 柴胡(各七分)黄芩(酒制炒) 甘草 白茯苓(去皮) 前胡(各五分)黄连(三分。去须)上九味 咀。都为一服。水二盏。生姜三片。煎至一盏。去渣。温服。食后。忌酒面生冷物。

明年春参政除怀孟路总管以古风一阕见赠云

书生暮年私自怜。百病交遘无由痊。自知元气不扶老。肝木任纵心火燃。上炎下走不相制。一身坐受阴阳偏。一月十五疾一作。一作数日情惘然。心抨抨兮如危弦。头蒙蒙兮如风船。去年卧病几半载。两耳但觉鸣秋蝉。罗君赴召来幽燕。与我似有前生缘。药投凉冷恐伤气。聊以砭石加诸巅。二十余刺若风过。但见郁气上突霏白烟。胸怀洒落头目爽。压坌一灌清冷渊。东垣老人医中仙。得君门下为单传。振枯起怯入生脉。倒生回死居十全。方今草野无遗肾。姓名已达玉阶前。病黎报君为一赋。欲使思邈相周旋。青囊秘法不可惜。要令衰朽终天年。

上热下寒治验

中书右丞姚公茂。六旬有七。宿有时毒。至元戊辰春。因酒病发。头面赤肿而痛。耳前后肿尤甚。胸中烦闷。咽嗌不利。身半以下皆寒。足胫尤甚。由是以床相接作炕。身半以上卧于床。身半以下卧于炕。饮食减少。精神困倦而体弱。命予治之。诊得脉浮数。按之弦细。上热下寒明矣。内经云。热胜则肿。又曰。春气者病在头。难经云。蓄则肿热。砭射之也。盖取其易散故也。遂于肿上约五十余刺。其血紫黑如露珠之状。顷时肿痛消散。又于气海中火艾炷灸百壮。乃助下焦阳虚。退其阴寒。次于三里二穴。各灸三七壮。治足 冷。亦引导热气下行故也。遂处一方。名曰既济解毒汤。以热者寒之。然病有高下。治有远近。无越其制度。以黄芩、黄连苦寒酒制炒。亦为因用。以泻其上热。以为君。桔梗、甘草辛甘温上升。佐诸苦药以治其热。柴胡、升麻苦平。味之薄者阳中之阳。散发上热以为臣。连翘苦辛平。以散结消肿。当归辛温和血止痛。酒煨大黄苦寒。引苦性上行至巅。驱热而下以为使。投剂之后。肿消痛减。大便利。再服减大黄。慎言语。节饮食。不旬日良愈。

【既济解毒汤】

治上热头目赤肿而痛。胸膈烦闷不得安卧。身半以下皆寒。足 尤甚。大便微秘。

大黄(酒蒸。大便利勿用) 黄连(酒制炒) 黄芩(酒制炒)甘草(炙) 桔梗(各二钱) 柴胡 升麻连翘 当归身(各一钱)上 咀。作一服。水二盏。煎至一盏。去渣。食后。温服。忌酒湿面大料物及生冷硬物。

阳证治验

真定府赵吉夫。约年三旬有余。至元丙寅五月间。因劳役饮食失节。伤损脾胃。时发烦躁而渴。又食冷物过度。遂病身体困倦头痛。四肢逆冷呕吐。而心下痞。医者不审。见其四肢逆冷。呕吐心下痞。乃用桂末三钱。以热酒调服。仍以绵衣覆之。作阴毒伤寒治之。须臾汗大出。汗后即添口干。舌涩。眼白睛红。项强硬。肢体不柔和。小便淋赤。大便秘涩。循衣摸床。如发狂状。问之则言。语错乱。视其舌则赤而欲裂。朝轻暮剧。凡七八日。家人皆自谓危殆不望生全。邻人吉仲元举予治之。诊其脉六七至。知其热证明矣。遂用大承气汤苦辛大寒之剂一两。作一服服之。利下三行。折其胜势。翌日。以黄连解毒汤大苦寒之剂二两。使徐徐服之以去余热。三日后。病十分中减之五六。更与白虎加人参汤约半斤。服之。泻热补气。前证皆退。戒以慎起居。节饮食。月余渐得平复。内经曰。凡用药者。无失天时。无逆气宜。无翼其胜。无赞其复。是谓至治。又云。必先岁气。无伐天和。当暑气方盛之时。圣人以寒凉药。急救肾水之原。补肺金之不足。虽有客寒伤人。仲景用麻黄汤内加黄芩知母、石膏之类。发黄发狂。又有桂枝汤之戒。况医者用桂末热酒调服。此所谓差之毫厘。谬之千里。此逆仲景之治法。经云。不伐天和。不赞其复。不翼其胜。不失气宜。不然。则故病未已。新病复起矣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513

主题

1710

回帖

25万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253908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3-10 10:02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
阴黄治验

至元丙寅六月。时雨霖霪。人多病瘟疫。真定韩君祥。因劳役过度。渴饮凉茶。及食冷物。遂病头痛。肢节亦疼。身体沉重。胸满不食。自以为外感伤。用通圣散两服。药后添身体困甚。方命医治之。医以百解散发其汗。越四日。以小柴胡汤二服。后加烦热躁渴。又六日。以三一承气汤下之。躁渴尤甚。又投白虎加人参柴胡饮子之类。病愈增。又易医用黄连解散汤、朱砂膏、至宝丹之类。至十七日后。病势转增传变。身目俱黄。肢体沉重。背恶寒。皮肤冷。心下痞硬。按之而痛。眼涩不欲开。目睛不了了。懒言语。自汗。小便利。大便了而不了。命予治之。诊其脉紧细。按之虚空。两寸脉短不及本位。此证得之因时热而多饮冷。加以寒凉药过度。助水乘心。反来侮土。先囚其母。后薄其子。经云。薄所不胜乘所胜也。时值霖雨。乃寒湿相合。此为阴证发黄明也。予以茵陈附子干姜汤主之。内经云。寒淫于内。治以甘热。佐以苦辛。湿淫所胜。平以苦热。以淡渗之。以苦燥之。附子、干姜。辛甘大热。散其中寒。故以为主。半夏、草豆蔻。辛热。白术、陈皮苦甘温。建脾燥湿。故以为臣。生姜辛温以散之。泽泻甘平以渗之。枳实苦微寒。泄其痞满。茵陈苦微寒。其气轻浮。佐以姜附。能去肤腠间寒湿而退其黄。故为佐使也。煎服一两。前证减半。再服悉去。又与理中汤服之。数日气得平复。或者难曰。发黄皆以为热。今暑隆盛之时。又以热药治之。何也。予曰。理所当然。不得不然。成无己云。阴证有二。一者始外伤寒邪。阴经受之。或因食冷物伤太阴经也。二者始得阳证。以寒治之。寒凉过度。变阳为阴也。今君祥因天令暑热。冷物伤脾。过服寒凉。阴气大胜。阳气欲绝。加以阴雨。寒湿相合。发而为黄也。仲景所谓当于寒湿中求之。李思顺云。解之而寒凉过剂。泻之而逐寇伤君。正以此也。圣圣之制。岂敢越哉。或者曰。洁古之学。有自来矣。

【茵陈附子干姜汤】

治因凉药过剂。变为阴证。身目俱黄。四肢皮肤冷。心下痞硬。眼涩不欲开。自利蜷卧。

附子(炮。去皮脐。三钱) 干姜(炮。二钱) 茵陈(一钱二分) 白术(四分)草豆蔻(面裹煨。一钱) 白茯苓(去皮。三分) 枳实(麸炒) 半夏(汤泡七次)泽泻(各半钱) 陈皮(三分。去白)上十味 咀。为一服。水一盏半。生姜五片。煎至一盏。去渣。凉服。不拘时候。

肢节肿痛治验

真定府张大。年二十有九。素好嗜酒。至元辛未五月间。病手指节肿痛。屈伸不利。膝膑亦然。心下痞满。身体沉重。不欲饮食。食即欲吐。面色痿黄。精神减少。至六月间。来求予治之。诊其脉沉而缓。缓者脾也。难经云。 主体重节痛。 者脾之所主。四肢属脾。盖其人素饮酒。加之时助。湿气大胜。流于四肢。故为肿痛。内经云。诸湿肿痛。皆属脾土。仲景云。湿流关节。肢体烦痛。此之谓也。宜以大羌活汤主之。内经云。湿淫于内。治以苦温。以苦发之。以淡渗之。又云。风能胜湿。羌活、独活。苦温透关节而胜湿。故以为君。升麻苦平。威灵仙、防风、苍术、苦辛温发之者也。故以为臣。血壅而不流则痛。当归辛温以散之。甘草甘温。益气缓中。泽泻咸平。茯苓甘平。导湿而利小便。以淡渗之也。使气味相合。上下分散其湿也。

【大羌活汤】

羌活 升麻(各一钱) 独活(七分) 苍术防风(去芦) 威灵仙(去芦) 白术 当归白茯苓(去皮) 泽泻(各半钱)上十味 咀。作一服。水二盏。煎至一盏。去渣温服。食前一服。食后一服。忌酒面生冷硬物。

中寒治验

参政商公。时年六旬有二。元有胃虚之证。至元己巳夏。上都住。时值六月。霖雨大作。连日不止。因公务劳役过度。致饮食失节。每旦则脐腹作痛。肠鸣自利。须去一二行乃少定。不喜饮食。懒于言语。身体倦困。召予治之。予诊其脉沉缓而弦。参政以年高气弱。脾胃宿有虚寒之证。加之霖雨及劳役饮食失节。重虚中气。难经云。饮食劳倦则伤脾。不足而往。有余随之。若岁火不及。寒乃大行。民病骛溏。今脾胃正气不足。肾水必挟木势。反来侮土。乃薄所不胜乘所胜也。此疾非甘辛大热之剂。则不能泻水补土。虽夏暑之时。有用热远热之戒。又云。有假者反之。是从权而治其急也。内经云。寒淫于内。治以辛热。干姜、附子辛甘大热。以泻寒水。用以为君。脾不足者。以甘补之。人参、白术、甘草、陈皮。苦甘温以补脾土。胃寒则不欲食。以生姜、草豆蔻辛温治客寒犯胃。厚朴辛温浓肠胃。白茯苓甘平助姜附。以导寒湿。白芍药酸微寒。补金泻木以防热伤肺气为佐也。不数服良愈。

【附子温中汤】

治中寒腹痛自利。米谷不化。脾胃虚弱。不喜饮食。懒言语。困倦嗜卧。

干姜(炮) 黑附子(炮。去皮脐。各七钱) 人参(去芦)甘草(炙) 白芍药 白茯苓(去皮) 白术(各五钱)草豆蔻(面裹煨。去皮) 厚朴(姜制) 陈皮(各三钱)上十味 咀。每服五钱。或一两。水二盏半。生姜五片。煎至一盏三分。去渣。温服。食前。

时不可违

中书左丞张仲谦。年五十二岁。至元戊辰春正月。在大都患风证。半身麻木。一医欲汗之。未决可否。命予决之。予曰。治风当通因通用。汗之可也。然此地此时。虽交春令。寒气独存。汗之则虚其表。必有恶风寒之证。仲谦欲速瘥。遂汗之。身体轻快。后数日。再来邀予视之曰。果如君言。官事繁剧。不敢出门。常如之何。予曰。仲景云。大法夏宜汗。阳气在外故也。今时阳气尚弱。初出于地。汗之则使气亟夺。卫气失守。不能肥实腠理。表上无阳。见风必大恶矣。内经曰。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。又云。阳气者若天与日。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。当汗之时。犹有过汗之戒。况不当汗而汗者乎。遂以黄芪建中汤加白术服之。滋养脾胃。生发荣卫之气。又以温粉扑其皮肤。待春气盛。表气渐实。即愈矣。内经曰。心不可伐。时不可违。此之谓也。

【黄芪建中汤】

(见劳倦门。于方中加白术)

阴证阳证辨

静江府提刑李君长子。年一十九岁。至元壬午四月间。病伤寒九日。医者作阴证治之。与附子理中丸数服。其证增剧。别易一医作阳证。议论差互。不敢服药。李君亲来邀请予为决疑。予避嫌辞。李君拜泣而告曰。太医若不一往。犬子只待死矣。不获已遂往视之。坐间有数人。予不欲直言其证。但细为分解。使自忖度之。凡阳证者。身须大热而手足不厥。卧则坦然。起则有力。不恶寒。反恶热。不呕不泻。渴而饮水。烦躁不得眠。能食而多语。其脉浮大而数者。阳证也。凡阴证者。身不热而手足厥冷。恶寒蜷卧。面向壁卧。恶闻人声。或自引衣盖覆。不烦渴。不欲食。小便自利。大便反快。其脉沉细而微迟者。皆阴证也。诊其脉沉数得六七至。其母云。夜来叫呼不绝。全不得睡。又喜冰水。予闻其言。阳证悉具。且三日不见大便。宜急下之。予遂秤酒煨大黄六钱、炙甘草二钱、芒硝二钱。水煎服之。至夕下数行。燥粪二十余块。是夜汗大出。翌日又往视之。身凉脉静矣。予思素问热论云。治之各通其脏腑。故仲景述伤寒论。六经各异。传受不同。活人书亦云。凡治伤寒。先须明经络。若不识经络。触途冥行。前圣后圣。其揆一也。味者不学经络。不问病源。按寸握尺。妄意疾证。不知邪气之所在。动致颠要。终不肯悔。韩语公曰。医之病病在少思。理到之言。勉人学问。救生之心重矣。

解惑

省郎中张子敬。六十七岁。病眼目昏暗。唇微黑色。皮肤不泽。六脉弦细而无力。一日出示治眼二方。问予可服否。予曰。此药皆以黄连大苦之药为君。诸风药为使。凡人年五十。胆汁减而目始不明。内经云。土位之主。其泻以苦。诸风药亦皆泻土。人年七十。脾胃虚而皮肤枯。重泻其土。使脾胃之气愈虚。而不能营运营卫之气。滋养元气。胃气不能上行。膈气吐食诸病生焉。又已年高衰弱。起居皆不同。此药不可服。只宜慎言语。节饮食。惩忿窒欲。此不治之治也。子敬以为然。明年春。除关西路按察使。三年致仕还。精神清胜。脉遂平和。此不妄服寒药之效也。内经曰。诛罚无过。是谓大惑。解之可也。

执方用药辨

省掾曹德裕男妇。三月初病伤寒八九日。请予治之。脉得沉细而微。四肢逆冷。自利腹痛。目不欲开。两手常抱腋下。昏昏嗜卧。口舌干燥。乃曰前医留白虎加人参汤一服。可服否。予曰。白虎虽云治口燥舌干。若执此一句亦未然。今此证不可用白虎者有三。伤寒论云。立夏以前。处暑以后。不可妄用。一也。太阳证无汗而渴者不可用。二也。况病患阴证悉具。其时春气尚寒。不可用。三也。仲景云。下利清谷。急当救里。宜四逆汤。遂以四逆汤三两加人参一两。生姜十余片。连须葱白九茎。水五大盏。同煎至三盏。去渣。分三服。一日服之。至夜利止。手足温。翌日大汗而解。继以理中汤数服而愈。孙真人习业篇云。凡欲为太医。必须谙甲乙、素问。黄帝针经、明堂流注、十二经、三部九候、本草、药性。仲景、叔和。并须精熟。如此方为太医。不尔。犹无目夜游。动致颠陨。执方用药者。再斯可矣。

过汗亡阳变证治验

中山王知府次子薛里。年十三岁。六月十三日豪雨方过。池水泛溢。因而戏水。衣服尽湿。其母责之。至晚觉精神昏愦。怠惰嗜卧。次日。病头痛身热。腿脚沉重。一女医用和解散发之。闭户塞牖。覆以重衾。以致苦热不胜禁。遂发狂言。欲去其衾。明日。寻衣撮空。又以承气汤下之。下后语言渐不出。四肢不能收持。有时项强。手足螈 。搐急而挛。目左视而白睛多。口唇肌肉蠕动。饮食减少。形体羸瘦。命予治之。具说前由。予详之。盖伤湿而失于过汗也。且人之元气。起于脐下肾间。动气周于身。通行百脉。今盛暑之时。大发其汗。汗多则亡阳。百脉行涩。故三焦之气。不能上荣心肺。心火旺而肺气焦。况因惊恐内蓄。内经曰。恐则气下。阳主声。阳既亡而声不出也。阳气者精则养神。柔则养筋。又曰。夺血无汗。夺汗无血。今发汗过多。气血俱衰。筋无所养。其病为痉。则项强手足螈 。搐急而挛。目通于肝。肝者筋、之合也。筋既燥而无润。故目左视而白睛多。肌肉者、脾也。脾热则肌肉蠕动。故口唇蠕动。有时而作。经云。肉痿者、得之湿地也。脾热者、肌肉不仁。发为肉痿、痿者、痿弱无力。运动久而不仁。阳主于动。今气欲竭。热留于脾。故四肢不用。此伤湿过汗而成坏证明矣。当治时之热。益水之原救其逆。补上升生发之气。黄帝针经曰。上气不足。推而扬之。此之谓也。以人参益气汤治之。内经曰。热淫所胜。治以甘寒。以酸收之。人参、黄芪之甘温。补其不足之气而缓其急搐。故以为君。肾恶燥。急食辛以润之。生甘草甘微寒。黄柏苦辛寒以救肾水而生津液。故以为臣。当归辛温和血脉。橘皮苦辛。白术苦甘。炙甘草甘温。益脾胃。进饮食。肺欲收。急食酸以收之。白芍药之酸微寒。以收耗散之气。而补肺金。故以为佐。升麻、柴胡苦平。上升生发不足之气。故以为使。乃从阴引阳之谓也。

【人参益气汤】

黄芪(五分) 人参 黄柏(去皮) 升麻柴胡 白芍药(各三分) 当归 白术炙甘草(各二分) 陈皮(三分) 生甘草(二分)上十一味 咀。都为一服。水二盏半。先浸两时辰。煎至一盏。去渣热服。早食后。午饭前。各一服。投之三日后。语声渐出。少能行步。四肢柔和。食饮渐进。至秋而愈。

用热远热从乎中治

郝道宁友人刘巨源。时年六十有五。至元戊寅夏月。因劳倦饮食不节。又伤冷冻饮料。得疾。医者往往皆以为四时证。治之不愈。逮十日。道宁请太医罗谦甫治之。诊视曰。右手三部脉沉细而微。太阴证也。左手三部脉微浮而弦。虚阳在表也。大抵阴多而阳少。今所苦身体沉重。四肢逆冷。自利清谷。引衣自覆。气难布息。懒语言。此脾受寒湿。中气不足故也。仲景言下利清谷。急当救里。宜四逆汤温之。内经复有用热远热之戒。口干但欲嗽水。不欲咽。早晨身凉而肌生粟。午后烦躁。不欲去衣。昏昏睡而面赤。隐隐红斑见于皮肤。此表实里虚故也。内虚则外证随时而变。详内外之证。乃饮食劳倦。寒伤于脾胃。非四时之证明矣。治病必察其下。今适当大暑之时。而得内寒之病。以标本论之。时为标也。病为本也。用寒则顺时而违本。用热则从本而逆时。此乃寒热俱伤。必当从乎中治。中治者、温之是也。遂以钱氏白术散。加升麻。就本方加葛根、甘草以解其斑。少加白术、茯苓以除湿而利其小便也。人参、藿香、木香。安脾胃。进饮食。 咀。每服一两煎服。再服斑退而身温。利止而神出。次服异功散、治中汤辛温之剂。一二服。五日得平。止药主人曰。病虽少愈。勿药可乎。罗君曰。药。攻邪也。内经曰。治病以平为期。邪气既去。强之以药。变证随起。不若以饮食调养。待其真气来复。此不药而药、不治而治之理存焉。从之。旬日良愈。噫。谦甫之为医。深究内经之旨。以为据根据。不为浮议之所摇。胸中了然而无所滞。岂验方而用药者比也。巨源友旧。朝夕往视之。故得其详。不可不录之以为戒。五月二十五日郝道宁谨题。

病宜早治

仲景伤寒论曰。凡人有疾。不时即治。隐忍冀瘥。以成痼疾。小儿女子。益以滋甚。时气不和。盒饭早言。若不早治。真气失所。邪方萌动。无惮劬劳。不避晨夜而即治之。则药饵针艾之效。必易为之。不然患人忍之。数日乃说。邪气极盛而病极。成而后施治。必难为力。内经曰。其善治者治皮毛。其次治肌肤。其次治六腑。其次治五脏。治五脏者、半死半生矣。正以谓此。昔桓侯怠以皮肤之微疾。以至骨髓之病。虽悔何及。戊午春。桃李始华。雨雪浓寸许。一园叟遽令举家执梃击树。尽堕其雪。又焚束草于其下以散其寒。使冲和之气未伤而复。是年他家果皆不成熟。独此园大熟。噫。果木之病。治之尚有不损。况人之有病。可不早治乎。故金匮玉函云。生候长存。形色未病。未入腠理。针药及时。脉浮调节。委以良医。病无不愈者矣。

补遗

罗谦甫先生卫生宝鉴一书。分门别类。纤悉俱备。惟治伤寒之法。虽纪述一二而不全录。盖以其一门理趣幽深。未易殚举。况其玄机妙旨。已备于仲景以下历代名医书中。先生之意。欲使可医者究心寻绎。庶得其奥。今犹恐遐方僻壤。临病仓卒。医者欲求全书检阅。岂可得乎。故粗述仲景诸公治内伤外感经验方。并中暑方。附刊卷末。名曰补遗。庶免卤莽灭裂之辈。妄投匕剂。误伤于人耳。若欲究其极致。则仲景治外感三百九十七法。一百一十三方。东垣治内伤国中末三法。及历代名医方论。具有全书。诚能刻意推求。以施治疗而全人生。亦仁者之用心也。兹不能尽述云。

表证

头疼发热。或鼻塞声重。四时俱用芎术香苏散治之。(即局方香苏散加芎术)

川芎 香附 紫苏(各四两) 甘草(一两。炙)苍术 陈皮(各二两)上锉。每服三五钱。水煎。去渣。热服。不拘时候。日三服。

伤风伤冷。鼻塞声重。头痛目眩。四肢拘倦。咳嗽多痰。胸满气短。证重者。三拗汤治之。轻者金沸草散治之。

【局方三拗汤】

麻黄(不去根节) 杏仁(不去皮尖) 甘草(不炙。各等分)上锉。每服五钱。生姜五片。水煎。通口服。被覆取汗。

【局方金沸草散】

(又治时行寒疫。壮热恶风)旋复花(去梗) 麻黄(去节) 前胡(各三两) 荆芥穗(四两)甘草(炒) 半夏(汤泡。姜汁浸) 赤芍药(各一两)上七味。每服五钱。水一盏半。生姜三片。枣一枚。煎八分。去渣。温服。不拘时候。头疼项强。发热恶寒。肢体拘急。骨节烦疼。腰脊强痛。胸膈烦满。四时用消风百解散治之。春初秋末。用葛根解肌汤治之。

【局方消风百解散】

荆芥 白芷 陈皮(去白) 苍术麻黄(去节。各四两) 甘草(炙。二两)上六味。每服五钱。水一盏半。生姜三片。乌梅一枚。连须葱白三寸。煎至八分。去渣。温服。不拘时候。

【局方葛根解肌汤】

葛根(四两) 麻黄(三两。去根节) 芍药 甘草(炙)黄芩(各二两。冬寒可去之。如病患有郁蒸热。可斟酌用之) 肉桂(一两。天气热时可去之。冬寒斟酌用之)上六味。每服五钱。水一盏半。枣一枚擘破。煎八分。去渣。稍热服。不以时候。汗出为度。

头痛项强。壮热恶寒。身体烦疼。目睛痛。多寒壅咳嗽。鼻塞声重。春夏秋俱用败毒散治之。冬用十神汤治之。春秋若寒亦用。

【局方败毒散】

人参 茯苓 甘草(炙) 前胡川芎 羌活 独活 桔梗柴胡 枳壳上十味。各等分。每服五钱。水一盏半。生姜薄荷各少许。煎至八分。去渣。温服。不拘时候。

【局方十神汤】

陈皮(去白) 麻黄(去根节) 川芎 甘草(炙) 香附紫苏(去粗梗) 白芷 升麻 芍药(各四两) 干葛(十四两)上十味。每服五钱。水一盏半。生姜五片。煎至八分。去渣。热服。不拘时候。如发热头痛。加连须葱白三茎。如中满气实。加枳壳数片。同煎服。

伤寒发热头痛。四时用十味芎苏散治之。

川芎(七钱) 紫苏 干葛(各二钱半) 柴胡茯苓(各半两) 甘草(三钱) 半夏(六钱) 枳壳(炒。三钱)陈皮(三钱半) 桔梗(生。二钱半)上锉。每帖五钱。水二盏。姜三片。葱白二根。煎一盏。去渣。不拘时候服。

伤寒热毒烦闷口燥。或干呕。用黄连解毒汤治之。春暖夏暑秋热。皆可用之。虽冬寒。若病患旧有郁热。亦可用也。

黄连 黄柏 黄芩 大栀子(各半两)上四味。每服五钱。水煎温服。如腹满呕吐。或欲作利。加半夏三枚。厚朴二钱。茯苓四钱。生姜三片。煎服。

表证不解。下证未全。或燥热沸结。心烦不得眠。烦渴。头昏唇焦。咽燥目赤。或便溺秘结。证轻者用凉膈散治之。夏宜用之。如春秋久病患旧有郁热者。亦宜用之。
【洁古凉膈散】

(出医学启源。与局方分两不同)连翘(一两) 山栀 大黄 黄芩薄荷叶(各半两) 甘草(一两半) 朴硝(二钱半)上七味。每服五钱。水一盏半。竹叶七片。蜜少许。煎至八分。去渣。食后。温服。○如或咽痛涎嗽。加桔梗一两、荆芥穗半两。○或咳而呕。加半夏半两。生姜三片。○或鼻衄呕血。加当归、芍药各半两。生地黄一两。○或淋者。加滑石四两。茯苓一两。○或风眩头痛。加川芎、防风各半两。石膏三两。○或有酒毒。加葛根一两。○或斑疹。加葛根、荆芥穗、赤芍药。川芎、防风、桔梗各半两。○凡言加减者。皆自本方中加减也。

【宣明双解散】

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薄荷 麻黄(不去节) 连翘 芒硝(各半两) 石膏 黄芩 桔梗(各一两)滑石 甘草(各三两) 荆芥 栀子 白术(各一钱) 生姜(三片○以上即防风通圣散) 滑石(六两)甘草(一两。○以上即益无散)上二十味。每服五钱。葱白五寸。生姜三片。水煎服。

伤寒七八日。邪毒不解。表里俱热。心胸大烦。头痛自汗。大渴饮水。燥干。脉滑数而实。或长而实。用启源白虎汤治之。夏热时用。如上证脉洪大。可加人参。○如鼻中气短促上喘。脉洪大而虚无力。或微迟。则内伤治。○知母(一两半) 甘草(一两。炙) 粳米(一两) 石膏(四两。乱纹者。另为末。)上四味。每服五钱。水煎温服。如或烦渴口干。脉洪大。加人参半两。名人参白虎汤。此药立夏后。立秋前。天气热时。可服。立夏前。立秋后。天气不热时。不可服。内伤气虚、血虚、脉虚之人。并不可服。此方与仲景方。分两不同。

伤寒四五六日。蒸热发作。身热或恶风。或筋脉拘急。身体疼痛。寒热往来。或胸满胁痛。或自汗。四时俱用仲景小柴胡汤治之。

柴胡(八两) 黄芩 人参 甘草(炙。各三两)半夏(三两半)上五味。每服五钱。水一盏半。生姜五片。枣子一枚。煎至八分。去渣。热服。不拘时候。

里证

伤寒四五日。或十余日。邪结在里。大便秘涩腹满。或胀痛。或绕脐刺痛。或谵语。或心下痞硬。脉长。脉沉实。或下利心下坚硬。或已经下。其脉浮沉尚有力。用仲景大柴胡汤治之。

柴胡(八两) 黄芩 赤芍药(各三两) 大黄(二两)半夏(二两半) 枳实(半两。麸炒)上六味。每服五钱。水一盏半。生姜五片。枣子一枚。煎至八分。去渣。热服。不拘时候。

恶热不恶寒。手心腋下 汗出。胃中干涸。燥粪结聚。潮热。大便硬。小便如常。或腹满而喘。或谵语。脉沉而滑。用仲景调胃承气汤治之。

硝(一斤) 甘草(炙。二两) 大黄(四两。去皮。酒洗)上锉。每服临期斟酌多少。先煮二味熟。去渣。下硝。上火煮二三沸。顿服之。

始初发热恶寒。今汗后不恶寒。但大热发而躁。始初脉浮大。今脉洪实。或沉细数。始初惺惺。今狂语。用调胃承气汤治之。(方见前)心胸连脐腹大闷。腹中疼。坐卧不安。胃闷喘急。或腹中微满不大便。用仲景小承气汤治之。

大黄(四两) 厚朴(二两。姜炒) 枳实(大者三个。炒)上锉碎二味。大黄切如棋子大。临证斟酌多少用之。

胸腹胀满。按之痛。日久不大便。小便赤涩。表里俱热。或烦渴谵妄。或狂妄不识人。或潮热懊。又如疟状。或大渴反不能饮。或喘急胃闷。或微喘直视。脉实数而沉。用大承气汤、或三一承气汤治之。

【仲景大承气汤】

大黄(四两。如棋子大。酒洗) 厚朴(八两。姜炒) 枳实(大者五枚。炒)芒硝(二合)上四味。每服看证斟酌多少。用水三盏。先煮二物取一盏半。去渣。纳大黄。煮取八分。去渣。纳芒硝。微煎一两沸。温服。得下。余勿服。

【启源三一承气汤】

大黄(酒洗) 芒硝 厚朴(姜炒) 枳实(炒。各半两)甘草(炙。一两)上五味。每服斟酌多少。用水一盏半。生姜三片。煎八分。热服。得利则止。未利再服。

伤寒手足温。自利不渴。腹满时痛。咽干脉沉细。用三因治中汤治之。(活人书同)人参 干姜(炮) 白术 甘草(炙)陈皮(去白) 青皮(炒。各等分)上六味锉。每服五钱。水一盏半。煎七分。去渣。食前服。

半表半里证

往来寒热。或胸满胁痛。或心烦。或呕。或咳。或口苦舌干。或渴。或小便不利。或心悸脉弦。或弦紧。用小柴胡汤治之。(方见前)寒热往来。大便秘涩。腹满胀痛。或时发烦躁。或已经汗后如疟。日晚发热。用大柴胡汤治之。(方见前)

外感有内伤证

外感风寒。内伤生冷。憎寒壮热。头目昏疼。肢体拘急。或中脘虚寒。呕逆恶心。用局方人参养胃汤治之。

厚朴 苍术 半夏(各一两) 藿香草果 茯苓 人参(各半两) 甘草(炙。二钱半)橘红(七钱半)上九味锉。每服五钱。水一盏半。生姜七片。乌梅一枚。煎七分。去渣。热服。

外感发热头疼。内因痰饮凝滞为热。或中脘痞满。呕逆恶心。用参苏饮、或藿香正气散治之。

【局方参苏饮】

陈皮(去白) 枳壳(麸炒) 桔梗 甘草(炙)木香(各半两) 半夏 干葛 紫苏叶前胡 人参 茯苓(各七钱半)上十一味锉。每服五钱。水一盏半。生姜七片。枣一枚。煎七分。去渣。微热服。(一方不用木香)

【局方藿香正气散】

茯苓 白芷 大腹皮 紫苏(各一两)陈皮 桔梗 白术 厚朴半夏 甘草(炙。各二两) 藿香(三两。去皮)上十一味锉。每服五钱。水一盏半。生姜三片。枣一枚。煎至七分。去渣热服。如欲出汗。被盖。再煎服。○如以上证候未见愈。用小柴胡汤治之。(方见前)○如以上证候又未见愈。腹或满。数日不大便。用活人书小柴胡加芒硝汤治之。

柴胡(二两七钱) 黄芩 人参 甘草(炙。各二两)半夏(八钱) 芒硝(三两)上六味锉。每服五钱。水一盏半。生姜五片。枣一枚。煎八分。去渣。下硝再煎一两沸。稍热服。

阳证

身动而轻。言语有声。目睛了了。鼻中呼吸出入能往来。口中鼻中俱气热。(出此事虽知)用调胃承气汤治之。(方见前)

阴证

身静而重。语言无声。气少难以布息。目睛不了了。鼻中呼吸不能出入往来。口中鼻中气俱冷。水浆不入。大小便不禁。面上恶寒。有如刀刮。(出此事难知)用四逆汤、及葱熨法治之。

【仲景四逆汤】

甘草(炙。二两) 干姜(炮。一两半) 附子(一枚。生用。去皮。破八片。今宜泡用)上三味。每服斟酌多少。用水二盏。煮取八分。去渣。温服。

【活人书葱熨法】

葱一束。以绳缠如饼大。切去根叶。惟存葱白长二寸许。以火烘一面令热。勿至灼火。乃以热处着病患脐。连脐下。其上以熨斗盛火熨之。令葱饼热气。透入腹中。更作三四饼。如壤不可熨。即易一饼。俟病患渐醒。手足温有汗。乃瘥。更服四逆汤以温内。

阳证似阴

手足逆冷。大便秘结。小便赤色。或大便黑硬。脉沉而滑。(出活人书。按此手足逆冷。名热厥。与阴厥不同。详见后篇厥证条下。证轻者用白虎汤。重者小承气汤治之。二方并见前)

阴证似阳

身微热。烦躁。面赤。脉沉而微。(出活人书)(按身微热是里寒。烦躁是阴盛。发躁。面赤是下元虚阳泛上。犹日落而霞光上天也。与阳证面赤不同。仲景少阴证面赤用四逆汤加葱白治之。方见前)身冷。脉细沉数。烦躁。不饮水。(出活人书)此名阴盛格阳。用仲景干姜附子汤加人参治之。

干姜(一两) 附子(一枚。炮去皮。破八片) 人参(半两)上三味。每服酌量多少。水一盏半。煎至八分。去渣。或温或凉服。

伤寒目赤而烦渴。脉七八至。东垣曰。此阴盛格阳于外。非热也。诊脉以数为热。迟为寒。今脉七八至。是热极也。然按之至骨则无脉。是无根蒂之脉。虽七八至。其下无根蒂。故知非热也。(出试效文)治法用干姜附子汤加人参。(方见前。)○又用仲景白通加猪胆汁汤。

葱白(四茎) 干姜(二两) 附子(一枚。炮去皮。破八片)人尿(五合) 猪胆汁(二合)上锉。每服酌量多少。水一盏。煮至五分。去渣。纳尿胆汁和匀。或温或凉服。无胆亦可。

烦躁

烦为烦扰。躁为躁愦。皆为热证。然烦有虚烦。躁有阴躁。古人所谓阴极发躁。

阳证

五六日不大便。或心下硬而烦躁者。治用大柴胡汤。或调胃承气汤。(方并见前)大热干呕。呻吟错语不得眠。治用黄连解毒汤。(方见前)烦躁发热。胸中烦闷。或已经汗解。内耗。胸中烦满。其证不虚不实。治用三黄泻心汤、或用竹叶石膏汤治之。

【活人书三黄泻心汤】

大黄 黄连(各二两) 黄芩(一两)上锉。每服一两。百沸汤二大盏。热渍之。停一时久。绞去渣。暖动分二服。

【仲景竹叶石膏汤】

石膏(一斤) 半夏(二两半) 甘草(炙。二两) 人参(三两) 麦门冬(五两半)上锉。每服五钱。水二盏。入淡竹叶。生姜各五片。煎至一盏半。去渣。入粳米百余粒。再煎。候米熟。去米温服。不计时。

阴证(此是阴极发热)

手足冷或身微热。脉皆沉细微弱而烦躁者。治用四逆汤加葱白。(方见前)○或白通加猪胆汁汤。(方见前)○或用人参三白汤加竹茹。或无忧散。上四方选而用之。

【人参三白汤加竹茹】

白术 白芍药 白茯苓(各一两) 人参(二两)竹茹(一两)上锉。每服五钱。水二盏。生姜三片。煎八分。去渣。温服。

【三因无忧散】

以天南星为末。入腊月黄牛胆中。缚令紧。悬于当风避日处。候干为末。用人参半两。煎汤七分盏。调末二钱。乘热服之。迟少时。更以热人参汤投之。或入辰砂细末亦可。

阳证

寒邪在半表半里。舌胎白滑或黄胎。治用小柴胡汤。(方见前)热结在里。表里俱热。舌上或白或黑。不滑而涩。治用白虎汤加人参。(方见前)经曰。藏结舌上。白胎滑者难治。又曰。藏结无阳证。不往来寒热。其人反静。舌上胎。滑者。 不可攻也。

阴证

手足冷。舌胎黑。治用四逆汤。(方见前)

谵语

(此是语言谵妄错乱也)

阳证

胃实不大便。谵语。治用大柴胡汤或调胃承气汤。(方并见前)妇人伤寒。经水适断。发热恶寒。至夜谵言。此为热入血室。(血室者。素问所谓女子胞。即产肠也。治用小柴胡汤。方见前)

阴证

手足冷。脉细微而谵语。治用四逆汤。(方见前)

郑声

(此是语言郑重。如说此一语。又复再说。声气无力。句不连续也)

阳证

身微热。脉微弱而郑声者。治用人参三白汤。(方见前)

阴证

身凉。手足或冷而郑声者。治用四逆汤。(方见前)

呃逆

(仲景所谓哕。盖脐下气逆。冲上退场门作声。素问所谓诸逆冲上。皆属于火)

阳证

不虚不实而呃逆者。治用小柴胡汤。(方见前)或用橘皮竹茹汤。或用丁香柿蒂汤加人参。

【活人书橘皮竹茹汤】

橘皮(一斤) 青竹茹(一升半) 甘草(炙。二两) 人参(半两)上锉。每服五钱。水二盏。生姜五片。枣二枚。煎八分。去渣。温服。

【丁香柿蒂汤加人参】

丁香 柿蒂 青皮 陈皮人参(各等分)上锉。每服三钱。水一盏半。煎七分。去渣。温服。

身热。脉虽数而呃逆者。治用人参三白汤加竹茹。(方见前)○或用八物汤加竹茹。或用丁香柿蒂汤加人参。(方见前)

【八物汤加竹茹】

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甘草当归 熟地黄 川芎 竹茹白芍药(各等分)上锉。每服五钱。水一盏。生姜三片。煎八分。去渣。温服。

阴证

身冷手足或冷而呃逆者。治用四逆汤加人参。(方见前)○如病后无他证。独见呃逆者。治用人参三白汤加当归。

人参 白术 茯苓 芍药当归(各等分)上锉。每服五钱。水二盏。生姜三片。煎八分。不拘时服。

阳证

身热。不大便而发黄者。用仲景茵陈蒿汤。

茵陈(六两) 大黄(二两) 山栀子(十四枚)上锉。每服酌量多少。以水三升。先煮茵陈至二升。纳二味。煮取一升。去渣服。

身热。大便如常。小便不利。而发黄者。治用茵陈五苓散。

泽泻 白术 猪苓 赤茯苓(各一两半)官桂(一两) 茵陈(三两)上锉。水煎。温服。

身热。大小便如常而发黄者。治用仲景栀子柏皮汤加茵陈。

栀子(十五枚) 甘草(一两) 柏皮(二两) 茵陈(六两)上锉。水煎。温服。

阴证

皮肤凉又烦热。欲卧水中。喘呕。脉沉细迟无力而发黄者。治用茵陈四逆汤。

干姜(一两半) 甘草(炙。二两) 附子(炮。一枚。去皮。破八片)茵陈(六两)上锉。每服酌量多少。水煎。凉服。

皮肤冷。心下硬。按之痛。身体重。背恶寒。目不欲开。懒言语。自汗。小便利。大便了而不了。脉紧细而发黄者。治用茵陈四逆汤。(方见前)遍身冷。面如桃李枝色。腹满。小便涩。关尺脉沉迟细而发黄者。治法先用茵陈茯苓汤以利其小便。次用茵陈四逆汤。(方见前)更加当归。木通。

【茵陈茯苓汤】

茯苓 官桂(各一两) 猪苓(七钱半) 滑石(一两半)茵陈(一两半) 当归(一两)上锉。每服五钱。水煎。温服。

阳证

斑斑如锦纹。或面部、或胸背。或四肢红赤者、胃热也。紫黑者、胃烂也。赤者、五死一生。

治用玄参升麻汤。重者白虎加人参汤。(方见前)

【三因玄参升麻汤】

玄参(炒) 升麻 甘草(炙。各半两)上锉。每服五钱。水一盏半。煎七分。温服。

阴证

斑如蚊蚤咬。痕稀少而微红。此下元阴火失守。聚在胃中。上熏于肺。肺主皮毛。故胸背皮肤发此斑也。治用大建中汤。

桂心 芍药 黄芪(各二钱) 人参当归 甘草(炙。各一钱) 附子(炮。半两) 生姜(五钱)半夏(二钱半)上九味锉。每服酌量多少。水二盏。枣一枚。煎八分。去渣。温服。

阳证

发狂。烦躁。面赤。脉实。治用调胃承气汤。(方见前)

阴证

发狂。如肌表虽或热。以手按之则冷透手。或肩背胸膈有斑十数点。脉弦沉细。治用干姜附子汤加人参。(方见前)

厥逆

(厥者。逆也。阴阳不相顺接。故手足逆冷。冷至臂腿。名曰四肢厥逆)

阳证

手足虽冷。有时或温。手足心必暖。脉虽沉伏。按之则滑。其证或畏热。或渴欲饮水。或扬手掷足。烦躁不得眠。大便秘。小便赤。此名热厥。古人所谓阳极发厥也。治用白虎汤、大承气汤、双解散、凉膈散。以上四方。详证轻重。选而用之。(方并见前)

阴证

肢冷。身不热。恶心。蜷足卧。或引衣被自覆。不渴。或下利。或大便如常。脉沉微不数。或虽沉实。按方则迟弱。此名冷厥。治用通脉。四逆汤。或当归四逆汤。或白通加猪胆汁汤。(方并见前)若病患寒热而厥。面色不泽。冒昧。两手忽无脉。或一手无脉。此是将有好汗。宜用麻黄附子甘草汤以助其汗。汗出则愈。不用药助。亦好汗必自出。

麻黄(二两。去节) 甘草(炙。二两) 附子(一个。炮)上锉。每服五钱。水二盏。煎至八分。不拘时。温服。

阳证

身微热。表虚。汗出不已。或因医者发汗。以致表虚。脉不实。治用王海藏黄芪汤。

黄芪人参 白茯苓 白术白芍药(各一两) 甘草(七钱半) 陈皮(五钱)上锉。每服酌量多少。用水二盏。生姜三片。煎八分。温服。

阴证

身凉。额上手背有冷汗。治用四逆汤加人参。(方见前)

结胸

(邪气乘虚。结于心中。硬满而痛。手不可按。其痛连脐腹坚硬。名曰大结胸。若按之心中痛。此名小结胸)心胸高起。大痛。手不可按。治用轻者枳实理中丸。重者大陷胸丸治之。

【活人书枳实理中丸】

茯苓 人参(各二两) 枳实(麸炒。十六枚) 白术干姜(炮) 甘草(炙。各二两)上为末。炼蜜和匀。每一两作四丸。热汤化下一丸。

【仲景大陷胸丸】

大黄(三两) 葶苈(炒) 杏仁(炒。去皮尖) 芒硝(各七钱半)上以前二味为末。研杏仁、芒硝如泥。和药末。丸如弹子大。每服一丸。别杵甘遂末一钱匕。白蜜一大匙。水二盏。煎至七分。顿服之。一宿乃下。如不下更服。以下为度。但甘遂性猛。宜详虚实斟酌用之。

按之心中痛。脉浮滑者。治用仲景小陷胸汤。

黄连(二钱半) 半夏(六钱) 栝蒌实(大者一枚。用四分之一)上以水三盏。先煎栝蒌实至一盏半。去渣。入前药二味。煎至一盏。分作二服。利下黄涎即安。

心下痞

(邪气乘虚。滞于心下。满而不痛曰痞)心下满而不痛者。治用半夏泻心汤。或生姜泻心汤。或枳实理中丸。(方见前)

【仲景半夏泻心汤】

半夏(一两半) 黄芩 人参 甘草干姜(各二两) 黄连(一两) 枣子(十二枚。擘破)上锉。用水一斗。煮取六升。去渣。再煎取三升。温服一升。日三服。

【仲景生姜泻心汤】

生姜(四两) 甘草(炙) 人参 黄芩(冬三两)干姜 黄连(各一两) 半夏(半升) 枣子(十二枚)上八味。以水一斗。煮取六升。去渣。再煎取三升。温服一升。日三服。

心下痞满。心烦。腹鸣下利。治用生姜泻心汤。(方见前)



(有物有声。名曰呕。干呕则无物)

阳证

呕而发热。或寒热。或潮热者。治用小柴胡汤。(方见前)

阴证

呕而身微热。或厥。或烦。小便利。脉弱者。治用四逆汤。(出此事难知。方见前)



(有物无声名曰吐)

阳证

吐而身热或不热者。治用小半夏加茯苓汤。或小半夏加橘皮汤。或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。

【活人书小半夏加茯苓汤】

半夏(五两) 生姜(八两) 茯苓(三两) 白术陈皮 甘草(各二两)上锉。水煎服。

【活人书小半夏加橘皮汤】

半夏(一两) 陈皮(半两) 白术 茯苓甘草(各半两)上锉。每服五钱。水二盏。生姜十片。煎至八分。去渣。温服。

【仲景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】

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(各三两)上锉。每服五钱。水二盏。煎八分。去渣。温服。

阴证

吐而手足寒或烦躁。治用四逆汤。(方见前)

阳证

胁热下利。脐下热。大便赤黄。或有肠垢者。治用仲景黄芩汤。

黄芩(三两) 芍药(二两) 甘草(二两)上锉。每服五钱。水二盏。枣子三枚。煎至八分。服。如呕。加半夏、生姜。

热毒入胃。下利脓血。治用仲景黄连阿胶汤。

黄连(四两) 黄芩(一两) 芍药(二两) 阿胶(三两)鸡子黄(二个)水五升。先煮三物取二升。去滓。入胶炀尽小冷。纳鸡黄令相得。温服七合。日三服。一方无芍药、鸡子黄。有栀子仁半两。

阴证

寒毒下利。脐下寒。腹胀满。大便或黄白。或清黑、或有青谷。治用理中汤。或四逆汤。或白通汤。(二方见前)

【仲景理中汤】

人参 干姜 甘草(炙) 白术(各等分)上锉。每服五钱。水一盏半。煎八分。去渣。稍热服。空心食前。病重者加附子。

衄血

应汗不汗。内有瘀血。故鼻衄。治用活人书犀角地黄汤主之。

芍药(三钱) 生地黄(半两) 犀角(一两。如无。以升麻代之)牡丹皮(一两)上锉。每服五钱。水一盏半。煎至八分。有热狂。加黄芩二两。

吐蛔

藏寒蛔上入膈。吐蛔。此胃寒乃胃虚寒。非实寒也。治用仲景理中丸。

人参 干姜 甘草(炙) 白术(各三两)上四味细末。蜜丸。每服一两作四丸。以沸汤研一丸温服。日三四服。夜二服。

【仲景乌梅丸】

乌梅(三百个) 细辛 附子(炮) 官桂人参 黄柏(各六两) 当归 蜀椒(各四两。炒出汗)干姜(十两) 黄连(十六两)上用苦酒浸乌梅一宿。去核。蒸捣成泥。余药为细末。和匀。入熟蜜。杵二千下。丸如桐子大。米汤送下十丸。日三服。稍加至二十丸。

烦满囊缩

此厥阴经证。其筋脉循阴器。络舌本。厥阴经受病。其筋脉劲急。故舌卷囊缩者难治。治用当归四逆汤。(方见前。与吴茱萸生姜汤同为一方)吴茱萸生姜汤。(可加当归四逆。名曰当归四逆。加吴茱萸生姜汤)吴茱萸(二两) 生姜(半斤切) 人参上用水煎。不拘时服。

【代灸涂脐膏】

附子 马兰子 蛇床子 木香肉桂 吴茱萸(各等分)上六味细末。用面一匙。药一匙。或各半匙。生姜汁和煨成膏。摊纸上。圆三寸许。贴脐下关元、气海。自晓至晚。其火力可代灸百壮。脐痛亦可贴之。

头大

(此邪热客心肺。上攻头目为肿盛。俗云大头天行病)头面肿盛。目不能关。上喘。咽喉不利。舌干口燥。治用试效方普济消毒饮子。

黄芩 黄连(各半两) 人参(三钱) 橘红玄参 生甘草 柴胡 桔梗(各二钱)黍粘子 马勃 板蓝根(各一钱) 僵蚕(炒)升麻(各五分) 连翘(一钱)上十四味细末。半以汤调。时时服之。半用蜜丸。口噙化之。或加防风、薄荷、川芎、当归身。咀。或大便硬。加酒煨大黄一钱或二钱以利之。如肿势盛大。宜针刺之。

瘥后劳复

(此是病瘥已好。或因饮食或因动作而再病者。曰劳复)瘥后又头重目眩。治用小柴胡汤。(方见前)瘥后又自热无汗。神气不清爽。治用小柴胡汤。(方见前)瘥后又身热无汗。心下大烦。骨节疼痛。目眩。恶寒。食则呕。用三因橘皮汤。

橘皮(一两半) 甘草(炙。半两) 人参(二钱半) 竹茹(半两)上锉。每服五钱。水一盏半。生姜三片。枣子一枚。煎七分。食前服。

瘥后面肿。或腰以下肿。治用索矩三和汤。

橘皮 厚朴 槟榔 白术(各三两)甘草(炙) 紫苏(各二两。去粗梗) 木通 海金沙(各一两)上锉。每服五钱。水一盏。生姜三片。煎至八分。温服。

如鼻上有汗出。必气血和而自愈。

大病瘥后。虚烦不得眠。此胆寒也。治用三因温胆汤。

半夏 枳实 竹茹(各二两) 橘皮(三两)甘草(一两) 白茯苓(一两)上六味锉。每服酌量多少。水一盏半。生姜五片。枣一枚。煎七分。去渣。食前。温服。

阴阳易

(伤寒新愈。因行房得病。男如此曰阳易。女如此曰阴易。如阴阳易病。见舌吐出者必死)男子阳易病。头重不欲举。眼中生花。腰踝内连腹痛。身重少气。阴肿入里。腹内绞痛。治用烧散。通脉四逆汤、当归四逆汤。

【仲景烧 散】

取其妇人 裆近隐处者。烧灰细研。服方寸匕。日三服小便即利。阴头微肿则愈。如妇人病。

则烧男子 裆。

【仲景通脉四逆汤】

甘草(炙。二两) 干姜(三两。炮) 附子(大者一枚。炮。去皮。破八片)上锉。每服酌量多少。水煎。去渣。调服烧 散。

【仲景当归四逆汤】

当归 桂枝 芍药 细辛(各三两)甘草(炙) 通草(各二两) 枣子(二十五枚)上锉。每服酌量多少。水煮。去渣。调服烧 散。

妇人阴易病。热气上冲胸。手足拘急。搐搦如中风状。治用活人书青竹茹汤。

栝蒌根(无黄者二两) 青竹茹(半斤。淡竹上刮)上锉。以水二升半。煎至一升二合。分作三服。

妇人阳易病。小腹急痛。腰胯四肢举动不已。身无热。治用活人书当归白术汤。

白术 当归 桂枝 附子(炮)甘草(炙) 芍药 黄芪人参(各二钱半)生姜(半两)上锉。用水三升。煎至一升半。分作二服。通口服一盏。食顷再服。温覆微汗瘥。

始为热中病

(似外感阳证)头痛大作。四肢疰闷。气高而喘。身热而烦。上气。鼻息不调。四肢困倦不收。无气以动无气以言。或烦躁闷乱。心烦不安。或渴不止。病久者。邪气在血脉中有湿。故不渴。如病渴是心火炎上克肺金。故渴。或表虚不任风寒。目不欲开。恶食。口不知味。右手气口脉大。大于左手人迎三倍。其气口脉急大而数。时一代而涩。涩是肺之本脉。代是无气不相接。乃脾胃不足之脉。大是洪大。洪大而数。乃心脉刑肺。急是弦急。乃肝木挟心火克肺金也。其右关脾脉。比五脉独大而数。数中时显一代。此不甚劳役。是饮食不节。寒温失所则无。右关胃脉损弱。隐而不见。惟内显脾脉如此也。治用补中益气汤。

黄芪(半钱。病甚者一钱) 人参 橘皮当归身 白术(各三分) 炙甘草(五分) 升麻柴胡(各二分)上八味锉。都作一服。水二盏。煎至一盏。去渣。温服。早饭后。临病斟酌轻重加减。

末传寒中病

(似外感阴证)腹胀。胃脘当心痛。四肢两胁膈咽不通。或涎唾。或清涕。或多溺。足下痛。不能任身履地。

骨乏无力。喜睡。两丸多冷。阴阴作痛。或妄见鬼状。梦亡人。腰背胛眼腰脊皆痛。不渴不泻。脉盛大以涩。名曰寒中。治用神圣复气汤、白术附子汤、草豆蔻丸。

【神圣复气汤】

柴胡(一钱) 本(八分) 防风(半钱) 羌活(一钱)人参(半钱) 干姜(炮。钱三分) 甘草(八分) 升麻(七分)半夏(七分。汤泡七次) 白葵花(五朵。去心细剪) 当归身(六分。酒洗)郁李仁(五分。另研泥) 黑附子(炮制。去皮脐。三分)上件锉。用水五盏。同煎至二盏。入黄芪(一钱) 橘红(五分) 草豆蔻仁(面裹烧熟去皮。一钱)上入在内。再煎至一盏。再入下项药。

黄柏(五分。酒浸) 黄连(酒浸) 枳壳 生地黄(酒洗。各三分)以上四味。预一日另用新水浸。又次入华细辛根(二分) 川芎(细末。三分) 蔓荆子(三分)预一日用新水半大盏。分作二处浸。此三味。并黄柏等前正药。作一大盏。不去渣。入此浸药。

再上火煎。至一大盏。去渣。稍热服。空心。又能治咬颊、咬唇、咬舌、舌根强硬等证如神。忌肉汤及食肉。使不助经络中火邪也。大抵肾与膀胱经中有寒。元气不足者。皆宜服之。于月生月满时。隔三五日一服。如病急不拘时分。

【白术附子汤】

白术 附子 苍术 陈皮厚朴 半夏 茯苓 泽泻(各一两)猪苓(半两) 肉桂(四钱)上十味锉。每服五钱。水一盏。生姜三片。煎至半盏。食前温服。量虚实加减。

【草豆蔻丸】

治胃脘当心而痛。

草豆蔻(四钱。面裹煨熟) 生甘草(三分) 半夏(一钱)大麦 (一钱半) 益智 陈皮 吴茱萸(汤泡去苦)僵蚕 黄芪(各八分) 桃仁(七分) 青皮当归身(各六分) 曲末(四分) 姜黄(四分) 人参(八分)熟甘草(六分) 泽泻(一分) 柴胡(四分。详胁下痛多少加之)上十八味。除桃仁另研如泥外。为极细末。同研。汤浸蒸饼为丸如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。熟汤送下。旋斟酌多少服之。

似外感阳明中热证

有天气大热时。劳役得病。或路途劳役。或田野中劳役。或身体怯弱。食少劳役。或长斋久素。胃气久虚劳役。其病肌体壮热。躁热闷乱。大恶热。渴饮水、此与阳明伤寒热白虎汤证相似。鼻口中气短促上喘。此乃脾胃久虚。元气不足之证。身亦疼痛。至日西作。必谵语热渴。闷不止。脉洪大空虚。或微弱。

白虎汤证其脉洪大有力。与此内伤中热不同。治用清暑益气汤。

人参 白术 陈皮 神曲 泽泻(各半钱) 黄芪(一钱半。少汗者减半钱) 甘草(炙)黄柏(酒浸) 葛根 青皮 当归身麦门冬(各三分) 苍术(一钱半) 升麻(一钱) 五味子(九枚)上十五味锉。作一服。水二盏。煎至一盏。去渣。稍热服。食远。

似外感恶风寒证

有因劳力坐卧阴凉处。后病表虚。不任风寒。少气短促。懒言语声。困弱无力。○此因劳役辛苦。肾中阴火沸腾。后因脱衣。或沐浴歇息于阴凉处。其阴火不行。还归皮肤。腠理极虚。无阳。被风与阴凉所遏。以此表虚不任风寒。与外感恶风相似。不可同外感治。宜用补中益气汤。(方见前)

似外感杂证

劳役形体。饮食失节。脾胃中州。变寒走痛而发黄。治用小建中汤。或大建中汤。或理中汤。

(方见前)

【小建中汤】

芍药(六两) 桂枝 甘草(各二两) 大枣(七个)生姜(三两) 胶饴(一升)上 咀。以水七升。煎至三升。去渣。入胶饴。更上微火消解。温服一升。日三服。

长夏湿热胃困

有长夏五六月湿热之时。人困倦。四肢不收。精神短少。胸满短气。肢节疼痛。气促而喘。身热而烦。或大便泄利而黄。或白泔色。或渴。或不渴。或不饮食。或小便频数而黄。治用清暑益气汤。(方见前)

【五苓散】

治中暑烦渴。身热头痛。霍乱吐泻。小便赤少。或饮水即吐。亦宜服之。

泽泻(二十五两) 白术(十五两) 赤茯苓(去皮。十五两) 猪苓(去皮。十五两)肉桂(去粗皮。十两)上为细末。每服二钱。热汤调下。不拘时服。

【缩脾饮】

解伏热。除烦渴。消暑毒。止吐利。霍乱之后。服热药太多致烦躁者。并宜服之。

缩砂仁 干葛 乌梅肉 白扁豆(各二两)草果(煨。去壳) 甘草(炙。各四两)上 咀。每服五钱。水二盏。煎至一盏。不拘时。任意代熟水饮之。极妙。

【枇杷叶散】

治中暑伏热。引饮太过。脾胃伤冷。饮食不化。胸膈痞闷。呕哕恶心。头目昏眩。口干烦渴。肢体困倦。全不思食。或阴阳不和。致成霍乱。吐利转筋。烦躁引饮。

枇杷叶(去毛。炙半两) 香薷(三分) 白茅根 麦门冬(各一两。去心)丁香 甘草(炙) 干木瓜(各一两) 陈皮(去白焙。半两)厚朴(去皮。姜汁炙。各半两)上为末。每服二钱。温水调下。烦躁用新汲水调下。不拘时服。小儿亦可服。量岁数减少与之。

【桂苓甘露饮】

治伏暑引饮过度。肚腹膨胀。霍乱泻利。并皆治之。

白术 猪苓(去皮) 白茯苓(去皮) 滑石(研。各二两)甘草(炙) 寒水石(研) 泽泻(各一两) 肉桂(去皮。半两)上为末。每服三钱。热汤或冷水调下。不拘时服。入蜜少许亦好。

【黄连香薷汤】

治伏暑引饮。口燥咽干。或吐或泻。及治脏腑冷热不调。饮食不节。或食腥脍生冷过度。或起居不节。或露卧湿地。或当风取凉。而风冷之气。归于三焦。传于脾胃。脾胃得冷。不能消化水谷。致令真邪相干。肠胃虚弱。饮食变乱于肠胃之间。便致吐利。心腹疼痛。霍乱气逆。有心痛而先吐者。有腹痛而先利者。有吐利俱发者。有发热头痛体疼。而复吐利虚烦者。或但吐利心腹刺痛者。或转筋拘急疼痛。或但呕而无物出。或四肢逆冷而脉欲绝。或烦闷昏塞而欲死者。此药悉能主之。

黄连(四两) 香薷(一斤) 白扁豆(微炒。半斤) 厚朴(去皮。姜汁炙熟。半斤)上 咀。每服五钱。水二盏。入酒少许。煎至一盏。沉冷。不拘时服。

【消暑十全饮】

消暑气。进饮食。

人参 厚朴(姜制) 白术 香薷木瓜 白扁豆 黄芪陈皮白茯苓 甘草(各等分)上 咀。每服五钱。水二盏。生姜三片。煎至一盏。不拘时服。

【六和汤】

治心脾不调。气不升降。霍乱轻筋。呕吐泄泻。寒热交作。痰喘咳嗽。胸膈痞满。头目昏痛。肢体浮肿。嗜卧怠惰。小便赤涩。并伤寒阴阳不分。冒暑伏热、烦闷。或成痢疾。

中酒烦渴。畏食。妇人胎前产后。并宜服之。

半夏 杏仁 缩砂仁 人参甘草(各一两) 赤茯苓 藿香 木瓜白扁豆(各二两) 香薷 厚朴(各四两)上 咀。每服五钱。水二盏。生姜三片。枣一枚。煎至一盏。不拘时服。

【大顺散】

治冒暑伏热。引饮过多。脾胃受湿。水谷不分。清浊相干。阴阳气逆。霍乱呕吐。脏腑不调。

甘草(三斤) 干姜(四斤) 杏仁(去皮尖炒。四斤) 肉桂(去粗皮。四斤)上为末。每服三钱。白汤调下。不拘时服。

【益元散】

治中暑身热。小便不利。此药性凉。除胃脘积热。

滑石(六两) 甘草(一两)上为细末。每服三钱。用热汤或冷水调下。如欲发汗。以葱白、豆豉调汤下。不拘时服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医中药交流网 51LA统计

GMT+8, 2025-1-16 02:04 , Processed in 0.070734 second(s), 1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 Licensed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