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夜啼偏方
  
[ 偏方名 ] 伏龙肝  [ 来源 ] 食疗方  [ 原料 ] 伏龙肝(灶心土) 50 克,灯芯 1 扎,红糖 25 克。  [ 制法 ] 水煎,澄清,加红糖  [ 用法 ] 分 2—3 次当茶饮,每日 1 剂,连服 2—3 剂。  [ 功效 ]   
[ 偏方名 ] 党参  [ 来源 ] 单验方  [ 原料 ] 党参 3 克,炮姜 2 克,砂仁 1 克,蝉蜕(去足) 1.5 克。  [ 制法 ] 水煎(或隔水蒸),  [ 用法 ] 分 2 次服,每日 1 剂。  [ 功效 ]   
[ 偏方名 ] 丁香  [ 来源 ] 外治方  [ 原料 ] 丁香 3 粒。  [ 制法 ] 研为细末,米饭适量调作膏,贴肚脐。  [ 用法 ] 外盖纱布,胶布固定。每日换。  [ 功效 ]  [ 宜忌 ]   
[ 偏方名 ] 灯心草  [ 来源 ] 单验方  [ 原料 ] 灯心草 15 克。  [ 制法 ] 水煎 2 次,混合后分上、下午服,  [ 用法 ] 每日 1 剂,连服 3—5 剂。  [ 功效 ]   
[ 偏方名 ] 朱砂  [ 来源 ]  [ 原料 ] 朱砂、钩藤各 3 克,黄连 6 克。  [ 制法 ] 共研细末  [ 用法 ] 每次服 0.5 克,每日 2 次,温开水调下。  [ 功效 ]   
[ 偏方名 ] 莲子肉  [ 来源 ] 食疗方  [ 原料 ] 莲子肉、百合各适量,白糖适量  [ 制法 ] 前两味共煮成糊状,再加白糖,  [ 用法 ] 每日 1—2 次。连服 3—5 日。  [ 功效 ]   
[ 偏方名 ] 牵牛子  [ 来源 ] 外治方  [ 原料 ] 牵牛子(黑丑) 7 粒。  [ 制法 ] 捣碎,用温开水调成糊状,临睡前敷肚脐,外盖纱布  [ 用法 ] 胶布固定,每日换药 1 次。  [ 功效 ] 据报道,用本方治疗小儿夜啼 20 例,大多数在当夜就能止哭。  [ 宜忌 ]   
[ 偏方名 ] 朱砂粒  [ 来源 ] 外治方  [ 原料 ] 朱砂 10 克。  [ 制法 ] 用凡士林适量,调成稠膏,敷肚脐,或两手心(内劳宫穴),两脚心(涌泉穴)。  [ 用法 ] 外盖纱布,胶布固定。每日 1 次。  [ 功效 ]   
[ 偏方名 ] 吴茱萸  [ 来源 ] 外治方  [ 原料 ] 吴茱萸适理。  [ 制法 ] 研为细末,用醋调成稠膏,晚上睡前敷两脚心(涌泉穴),外盖塑料薄膜、纱布,胶布固定,次晨去掉,  [ 用法 ] 每日 1 次   
[ 偏方名 ] 白芍  [ 来源 ] 单验方  [ 原料 ] 白芍 3 克,甘草 1.5 克。  [ 制法 ] 水煎(或隔水蒸)  [ 用法 ] 分 2 次服,每日 1 剂,连服 3—5 剂。  [ 功效 ]   
[ 偏方名 ] 白胡椒  [ 来源 ]  [ 原料 ] 白胡椒 8 粒,艾绒 30 克。  [ 制法 ] 共研细末,每取适量,开水调成稠膏,敷肚脐,  [ 用法 ] 外盖纱布,胶布固定。每日 1 换。  [ 功效 ]   
[ 偏方名 ] 生姜  [ 来源 ] 外治方  [ 原料 ] 生姜 15 克,葱白 30 克,食盐 15 克。  [ 制法 ] 共捣烂,炒热,小毛巾好,熨肚脐上  [ 用法 ] 每日连熨数次,连续 3—5 日。  [ 功效 ]  
  
[ 偏方名 ] 五倍子  [ 来源 ] 外治方  [ 原料 ] 五倍子 10 克。  [ 制法 ] 研细末,温开水调成糊状  [ 用法 ] 敷肚脐,外盖纱布,胶布固定, 1—2 日换药 1 次  [ 功效 ]   
[ 偏方名 ] 僵蚕  [ 来源 ] 单验方  [ 原料 ] 僵蚕 3 份,生甘草 2 份,蝉衣 1 份。共研成极细粉末,  [ 制法 ] 共研成极细粉末,  [ 用法 ] 每用 1—3 克,用淡竹叶、双钩、菊花各 3 克,朱灯芯(朱砂拌) 1 克,煎汤,睡前半小时送服。  [ 功效 ] 据报道,用本方治小儿夜啼数十例,疗效满意。轻者 1—2 日,重者 4—5 日,夜啼即止。  [ 宜忌 ]   
[ 偏方名 ] 陈茶叶  [ 来源 ] 外治方  [ 原料 ] 朱砂 0.5 克,五倍子 1.5 克,陈茶叶 1 克。  [ 制法 ] 共研为细末,温开水调成稠膏,  [ 用法 ] 敷肚脐,外盖纱布,胶布固定, 1—2 天换药 1 次。连敷 3—4 天。  [ 功效 ] 据报道,用本方治疗小儿夜啼 12 例,全部治愈。一般 3—6 天,症状消失。  [ 宜忌 ]   
[ 偏方名 ] 小麦  [ 来源 ] 单验方  [ 原料 ] 小麦 15 克,红枣 20 克,炙甘草 3 克,蝉蜕 3 克。  [ 制法 ] 水煎 2 次,混合后代奶服。也可入少量葡萄糖粉,  [ 用法 ] 每日 1 剂,连服 3—4 日  [ 功效 ]   
[ 偏方名 ] 蝉蜕  [ 来源 ] 单验方  [ 原料 ] 蝉蜕 7 个(去头足),薄荷 1.5 克,钩藤 3 克。  [ 制法 ] 水煎(或隔水蒸)  [ 用法 ] 分 2—3 次当茶饮,每日 1 剂   
[ 偏方名 ] 粳米  [ 来源 ] 食疗方  [ 原料 ] 粳米 30 克,肉桂末 1—2 克,红糖适量。  [ 制法 ] 按常规煮米成粥,待粥半熟时,加入肉桂,粥熟后,再加红糖,搅匀,  [ 用法 ] 分 2—3 次服。连服 3—5 日。  [ 功效 ] 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