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969|回复: 0

沈绍功治疗儿科疾病辨证特色 [图片]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:

[复制链接]

5513

主题

1710

回帖

25万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253908
发表于 2011-7-19 05:55:1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沈绍功治疗儿科疾病辨证特色 [图片]

淡泊宁静 2011年02月15日 09:01 阅读(1) 评论(0) 分类:儿科医案

        一、概述
  小儿之病,古有哑科之称。儿童脏腑清灵,无七情之扰,若常可一诊而愈。
    中医学对小儿年龄分期有许多论述,《灵枢•卫气失常篇》曾有“人年……十八岁以上为少,六岁以上为小”;唐代则指出十六岁以内为少,六岁以下为小;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•大小论》则指出:当以十四岁以下为小儿治;而《寿世保元》更细致地区分为婴儿、孩儿、小儿、龉龀、童子、稚子等。现代儿科分期为:胎儿期,新生儿期,婴儿期,幼儿期,幼童期及儿童期,本章收录的儿科病案多为1~7岁的幼儿与幼童期的儿童。
    
(一)小儿所患疾病脾胃不和居多
  小儿脏腑娇嫩,形气未充,古代医家对小儿的这种生理特点早有论述,如《灵枢•逆顺肥瘦篇》云“婴儿者,其气脆血少气弱”;《颅囟经•病证》提出“孩子气脉未调,脏腑脆薄,腠理开疏”;《诸病源候论•养小儿候》“小儿脏腑之气软弱”;宋代钱乙认为小儿“肌骨嫩怯”、“脏腑柔弱”、“五脏六腑,成而未全……全而未壮”;清代吴鞠通则称小儿为“稚阴稚阳”之体。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还是生理功能上,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。而脾胃为后天之本,主运化水谷精微,为气血生化之源,小儿形体的充养依赖于脾胃功能的健运。同时,小儿发育迅速,生机旺盛,小儿生长发育的过程是阴充阳长的过程,对营养精微需求较成人相对为多;但小儿脾胃薄弱,饮食稍增,即易引起运化功能失常,故小儿有“脾常不足”的生理特点,运化力弱,易发生脾胃疾病。儿科常见病不外风邪外感与内伤饮食两大类,疾病经常侵犯的脏腑则是肺与脾胃。脾失健运,胃失和降,则食积停滞;气血乏源,则卫外不固,易患外感。所以小儿疾病以脾胃不和居多。
    1.脾胃不和,痰食内生
《金匮要略心典》云:“谷入而胃不能散其精,则化而为痰;水入而脾不能输其气,则凝而为饮,其平素饮食所化之精津,凝结而不布,则为痰饮。”可见,水湿不能运化是产生痰饮的一个主要原因;而在脏腑方面,则与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。
    脾和胃是一脏一腑,太阴脾与阳明胃是相互协调的,胃主纳谷,脾司运化,是全身营养供给的来源。脾为湿土,喜燥而恶湿,过湿则脾困;胃为燥土,喜润而恶燥,过燥则化热。胃主纳,故胃宜降则和,脾司运,故脾宜升则健。一脏一腑,一阴一阳,一湿一燥,一升一降,是对立的统一,而又相辅相成。脾胃健运,受纳良好,饮食就能化为精津而充实人体的需要;如脾运失健,胃纳失和,则食聚为积,津停为痰,痰食内蕴,更阻碍了脾胃的运化,形成恶性循环,影响生长发育。
    2.消化不良,责之脾胃
  小儿脾常不足,消化吸收功能较差。易为饮食所伤,脾气伤则清气不升,胃不和则浊阴不降。所以脾胃不和可直接导致积滞、呕吐、腹泻、疳证等消化系统的病证。脾胃受伤的常见原因有两个:一是饮食不当,进食过度。小儿往往饮食不能自节,家长又有“多食则体壮”的错误观念,导致过度喂养,食聚中焦,可发生厌食、呕吐、腹胀、腹痛等症,二是饮食偏嗜。张从正的《儒门事亲》中即有“过爱小儿反害小儿”说及“今人养稚子,不察肠胃所容几何,但闻声哭,将谓饥号,急以潼乳纳之儿口,不吐不已,及稍能食,应口辄与”。现今家庭多为独生子女。家长溺爱过度,致使小儿养成偏食、挑食的不良习惯,长期可致食谱单调,营养缺乏,脾胃薄弱,气血乏源,小儿可见形体消瘦、面色萎黄等证。
    2.脏腑病证,脾胃有关
  脾胃的健全与否,不仅是消化道本身的问题,而且与其他各个脏腑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;治疗其他如呼吸系统、泌尿系统等方面的疾病,也要注意调理脾胃。
    脾胃不和,痰食停滞,气机失调,变证随出。痰留滞在肺、胃、胸膈,以致随气升降,流窜各处,经络四肢,无处不到,引起各种疾患。
    肺主气,脾主运。《素问•经脉别论》云:“饮入于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,脾气散精,上归于肺。”肺脾两脏为“土生金”的关系,脾胃旺则能将精气、津液上输于肺而肺气畅;脾胃失和,痰食内停,气机不畅,肺亦失宣肃,导致肺胃同病。这种情况在儿科疾病中较为常见。
    小儿泌尿系统疾病,如肾炎、遗尿等也与脾胃不和有关,因肾与肺虽能主水与行水,但制水在脾。饮食不调,脾胃不和,脾失健运,制水无权,则水湿泛溢,形成水肿,脾虚湿滞,湿蕴化热,湿热下注膀胱,可导致尿频、尿急以及遗尿等泌尿系疾患。另外,脾为后天之本,肾为先天之本;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,肾主藏精,精血同源而脾肾同源,肾气不固常可伴见脾气不足。在调补肾之阴阳的同时,加入生芪与当归,补益气血,通过补脾以增强调肾之力,脾肾同治以提高疗效。

治疗重在脾胃关键辨清虚实
  小儿疾病,脾胃病居多,因此无论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还是其他系统病证,均要时时注意调理脾胃,维持升降、纳化的正常功能,利于疾病的康复。
    1.调理脾胃,宜分虚实
  脾胃损伤,肺气不通,乳食积滞,郁而发热,是许多儿科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,所以调理脾胃实为儿科证治的重要一环。调理脾胃,一法为消,一法为补,有余则消,不足则补,即《金匮要略》“补不足,损有余”之意,不能犯“虚虚实实”之戒。
    小儿一般是实证多于虚证;由于易虚易实,又往往出现虚实互见之证。因此,既不能一味地去补,也不能一味地去消,有时在补的当中,需要佐以消导祛邪,有时在消的时候要兼顾到扶正。如果是一般的停食夹痰,使用消导祛邪的方法,就可以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;如果体质素来虚弱,又有食积痰浊,则应当加用扶正的药,以奏扶正祛邪之效;如果只是脾胃虚弱,而无痰食停滞,则应使用补的方法,勿犯“攻邪伤正”之忌。
    (1)单纯实证,选保和丸
  小儿由于饮食不节,食量过大,可致食积停滞,痰食互结,影响脾胃运化,则变证随生,如厌食、咳嗽、发热等。对于此类病症,沈师善用保和丸加减来消食祛疾,运脾和胃。方中重用焦三仙及生内金,消食导滞以健脾;辅以莱菔子,既祛疾消食,又下气通便,腑气通则气机畅;云苓、陈皮行气健脾,祛痰化浊;痰食积而化热,佐以连翘来清热散结;又加一味芦根,以润肺胃,防止热邪伤阴。另外,方中还可酌加石菖蒲、郁金,加入祛痰散结、行气解郁之力;加竹茹、枳壳,以清化热痰。治疗实证时要注意,应用消导,不可过剂,中病即止。如攻伐太甚,脾气复经消伐,愈虑其虚。故当慎用。
    (2)单纯虚证,香砂六君
  小儿素体虚弱,脾胃不健,易为邪侵,导致外感、消化不良等病,若无痰食积滞,纯为脾虚之象,则应单纯使用补法,可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,健脾和胃。方中党参为主药,补中益气,扶脾养胃;白术为辅,健脾燥湿,以助党参健脾补气;茯苓为佐,健脾渗湿,合白术以健脾;配以陈皮理气燥湿祛痰;木香、砂仁醒脾以助健运;焦三仙、生内金消食导滞助运化;公英为反佐之意。治疗虚证应注意,小儿脾胃薄弱,虚固当补,然在补益之中,应佐以理气之品,如木香、砂仁之类,以便补而不滞。
    (3)虚实夹杂,攻补兼施
  小儿脏腑娇弱,易为邪侵,很容易形成虚实夹杂之证,如《幼幼集成》云:“因本气不足,脾胃素亏者,多易伤食。”此类病证,既有脾胃虚弱,又有痰食积滞,有因虚而滞者,有因滞而虚者,或可积而化热,皆应仔细辨别。沈师认为虚实夹杂证的治疗应以祛邪为先,扶正为后,祛邪勿伤正,扶正勿恋邪。选用方药应在保和丸的基础上加用健脾醒脾之药,如白术、白扁豆、木香、砂仁等,扶正而不恋邪;勿用健脾燥湿药,如苍术、半夏等,不利于正气的恢复。应当做到消食不伤胃气,运脾不致壅滞,攻补得当。
    2.多种病还,勿忘消食
  治疗小儿病证,均应注意消食导滞、健脾和胃,在消食健脾的基础上,辨病、辨证治疗。如发热,为一外感发热案,但小儿不思饮食、反复外感,证属脾胃不健、卫外不固,治疗则应在解表退热的同时,应用生芪健脾益气固表,焦三仙、莱菔子和胃消导,脾胃健运,正气强盛,利于外感表邪之去。再如咳嗽,为一外感咳嗽案,但小儿有痰不易咯、纳食减少的表现,此为痰食内停。治疗时在方中加入焦三仙、生内金消食和胃;云苓、陈皮、木香、砂仁,醒脾助运,行气祛痰,以绝生痰之源,并能健脾和胃,消除食滞,食消痰祛,肺气得宣,咳嗽易止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医中药交流网 51LA统计

GMT+8, 2025-1-29 02:47 , Processed in 0.057369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 Licensed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