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986|回复: 0

案① 湿热内盛 壅滞三焦

[复制链接]

5513

主题

1710

回帖

25万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253908
发表于 2011-7-19 05:58:4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案①  湿热内盛  壅滞三焦
    李某,43岁,2004年8月25日初诊(处暑)。
    病史:颜面及下肢浮肿1年,加重1个月,于某西医院检查未见异常。刻下症见:颜面浮肿,双眼睑如卧蚕状,肿处皮肤绷紧光亮,双下肢浮肿,胸脘痞闷,纳谷不香,神疲乏力,睡眠梦多,小便短赤、大便干结。
    检查: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血压120/70mmHg,心率66次/分,双下肢浮肿(++)。心脏及肾功能检查未发现异常。
    辩证:湿热壅滞三焦,水道不畅,颜面及下肢浮肿;湿热久羁,脾胃被困,则神疲乏力,胸脘痞闷,纳差便干,小便短赤;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,亦为湿热内盛之象。其病位在三焦,证属湿热壅滞,水道不畅。
    诊断:水肿(阳水)。湿热内盛,壅滞三焦证;疲劳综合征。
  治法:清热利湿,通利二便。投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温胆汤合《温病条辨》三仁汤化裁。
  处方:
  竹茹10g,枳壳10g,云苓10g,陈皮10g,丹参30g,石菖蒲10g,郁金10g,全瓜篓30g,车前草30g,草决明30g,藿香10g,莱菔子10g,川芎10g,仙鹤草10g,生苡仁10g,杏仁10g,白蔻仁10g
    结果:上方每日1剂,水煎分2次服。连服14剂后,食欲转佳,二便已调,颜面及下肢浮肿减轻,偶有头晕乏力,心悸气短,项背不舒,咽痛微肿,湿邪减轻,热邪未除,故守法易药,上方去藿香,加牛蒡子、葛根。继服1月,头晕乏力消失,颜面浮肿不著,惟感心悸气短,四肢发凉、腰膝疲软,咽部疼痛,舌尖红,苔薄白,脉弦细。湿热已化,肾阴阳失调证渐显,故改用沈师“调肾阴阳方”化裁。
    生地10g,黄精10g,生杜仲10g,桑寄生10g,川断10g,老鹳草10g,生芪15g,当归10g,鸡血藤10g,菟丝子10g,葛根10g,全瓜蒌30g,薤白10g,生苡仁10g,生牡蛎30g,车前草30g,牛蒡子10g,锦灯笼5g
    上方每日1剂,水煎分2次服。连服14剂后,眼睑浮肿消失,遇劳累时,自感下肢肿胀,按之不肿,月经来潮,腰膝盩痛,大便不爽,舌红苔薄,脉细数。四肢发凉已除,肾阳已复,肾阴不足尚存,故上方去生芪、当归、瓜蒌,加枸杞、野菊滋阴清肝。并随证加减,腹痛加川楝子、元胡,理气止痛;头晕头痛加天麻、川芎,平肝祛风;怕冷加桂枝,温经散寒;上肢不利加桑枝,祛风通络;舌紫黯加苏木、赤芍、丹皮、丹参,活血化瘀;腹胀时加党参、云苓、白术、枳壳,健脾益气。治疗两月浮肿消失,无明显不适,未来复诊。
    按语:疲劳综合症(简称CFS)以长期疲劳为主要特征,并伴有慢性咽炎、头痛、肌肉及关节痛等多种临床表现,西医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。本案表现为水肿,水肿当先辨阳水和阴水。《丹溪心法•水肿》云“若遍身肿,烦渴,小便赤涩,大便闭,此属阳水”,“若遍身肿,不烦渴,大便溏,小便少,不赤涩,此属阴水。”初起由湿热浸渍,湿困脾运而成,此属阳水,因三焦湿热壅滞,水道不利,以致患者食欲不振,故先调理脾胃,治当健脾祛湿利小便为主,选用温胆汤、三仁汤;祛邪必须防止伤正,故不用商陆、槟榔、木通等有毒攻逐之品,免败胃助邪。方中加入仙鹤草补气和血,增加推动力;同时选用全瓜蒌清热祛痰,清利水之上焦;车前草、莱菔子、草决明使湿热之邪从二便而解,清利水之下焦;加入金铃子散是调畅气机,促进水湿运行,清利水之中焦。后期患者呈现肾阳不足,阴阳两虚之证,故选用沈师“调肾阴阳方”化裁。方中川断、菟丝子温润肾阳;生杜仲、桑寄生阴阳双补;枸杞、黄精、生地养阴滋肾,全方共调阴阳。加入苏木、赤芍、丹皮、丹参等活血化瘀药,促进血行,则水湿自除。《景岳全书•肿胀》“温补即所以化气,化气而痊愈者,愈出自然;消伐所以攻逐,逐邪而暂愈者,愈出勉强。”总之,水肿病在肺脾肾,而以肾为本,切不可滥用攻逐之品。水肿退后当健脾补肾以巩固疗效,杜绝复发。
    案②  脾肾阳虚  心神不宁
  陈某,女,38岁,2004年11月2日初诊(霜降)。
  病史:胸闷气短,神疲乏力2年余,经某医院检查,未见明显异常。临床诊断为疲劳综合症。刻下症见:胸闷气短,神疲乏力,失眠多梦,记忆力下降,手足冰冷,胃部胀满,纳谷不香,腰膝盩软,后背发紧,心烦易怒,月经量多,且有血块,小腹下坠,未次月经10月28日。
    检查:舌淡暗。苔薄白,脉沉细。血压110/65mmHg。  辩证:患者腰膝盩软,手足冰冷,舌暗红苔薄白,脉沉细为脾肾阳虚之征;阳气不足,脉络失养,则后背发紧;纳谷不香,食后胃脘胀满不舒系脾阳不振,运化失健之象;清阳不升,心神不定则见头晕,心烦易怒,记忆减退;脾阳不足,摄血乏力,故月经量多。其病位在脾肾。证属脾肾两虚,血脉失养。
    诊断:胸痹。脾肾阳虚,心神不宁证;疲劳综合征。
  治法:温阳补肾,益气健脾。沈师经验方“调补阴阳方”及《伤寒论》桂枝汤化裁。
  处方:杞果10g,野菊10g,生地10g,黄精10g,生杜仲10g,桑寄生10g,丹参30g,川断10g,泽兰10g,菟丝子10g,桂枝10g,赤白芍各10g,石菖蒲10g,郁金10g,制军10g,夜交藤30g,炒枣仁10g,车前草30g
    结果:上方每日1剂,水煎分2次服。连服7剂后,自觉胸闷气短明显减轻,神疲乏力及肩部疼痛消失,睡眠转佳,血压升为120/80mmHg,月经来潮,月经量多,仍有血块,经期5天,腹凉下坠,腰膝盩软,舌暗红,苔薄黄,双寸脉滑,余沉细。心神得宁,营卫得和,故上方去夜交藤、炒枣仁、桂枝、赤白芍,加黄精滋补肾阴;颈部发胀,加葛根、桑枝通经活络,鸡血藤和血调经;生牡蛎安神镇静;生内金、焦三仙健胃消食。再进14剂,每晚服用1次,症状基本消失,无明显不适,改服杞菊地黄胶囊,每次5粒,每日3次,丸药缓图,巩固疗效。
    按语:《类证治裁•胸痹》篇云:“夫诸阳受气于胸中,必胸次空旷,而后清气转运,布息转舒,胸痹之脉,阳微阴弦,阳微知在上焦,阴弦则为心痛。”疲劳综合征属中医“虚劳”范畴,本案患者表现为“胸痹”,辨证当属阴阳两虚,治当选用沈师经验方“调补阴阳方”,方中组成:杞果、野菊、生地、生杜仲、桑寄生、菟丝子。诸药阴阳双补,温阳药中加入补阴药,为阴中求阳,阴阳得调则诸证自除。背部发凉,手足不温,既有阴阳两虚,又有营卫不和,故选桂枝汤调和营卫。案中特殊用药:①泽兰、菟丝子温肾调经。②石菖蒲、郁金活血祛痰,通透心窍,专疗胸闷之症。③夜交藤、炒枣仁养血宁神,专治虚烦不得眠。④葛根、桑枝、鸡血藤疏通经络;制军泄热活血,又能性寒反佐。
    疲劳综合征一般医者认为其为虚证,治疗多用归脾汤,补气养血;沈师认为临床往往可见虚、实两证,故应重于辨证,轻于辨病。实证者,多温热痰浊,应祛痰利湿,如案①;虚证者,多脾肾两虚,应调补脾肾,如案②,辨证确当,方可保证疗效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医中药交流网 51LA统计

GMT+8, 2025-1-29 02:36 , Processed in 0.049233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 Licensed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