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858|回复: 0

沈绍功验案精选—心律失常 [图片]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:

[复制链接]

5513

主题

1710

回帖

25万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253908
发表于 2011-7-19 06:16:4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沈绍功验案精选—心律失常 [图片]

淡泊宁静 2011年02月16日 13:09 阅读(1) 评论(0) 分类:内科医案

        案①气虚血滞  痰浊内停

    郭女,25岁,2001年11月16日初诊(小雪)。
  
  病史:阵发性心悸3年。心电图示:窦性心律不齐,频发室性早搏。服用“乙胺碘呋酮”、“心得安”等药,心悸未见缓解。后服用中成药“天王补心丹”、“逍遥丸”等未果,劳累及情绪不佳时,心悸频作。经人介绍,前来求治。现感阵发性心悸气短,胸闷不舒,恶心欲呕,头晕眼花,纳谷不香,心烦易怒,大便秘结。
  
  检查:舌黯红,苔黄腻,脉细滑,血压90/60mmHg。心率66~84次/分,早博4~5次/分,心音低钝。面色苍白,口唇色暗,形态偏瘦。
  
  辩证:面色苍白,心悸气短,胸闷不舒,为心气不足,心失所养之征;气虚则胃纳失司,而食纳不佳;清气不升,则头晕眼花,浊气不降,痰温中阻可见恶心欲呕;痰湿内蕴,郁而化热,而致心烦易怒,大便秘结。舌黯红,苔黄腻,脉细滑为气虚血瘀,痰浊内阻之象。其病位在心胃。证属气虚失健,兼夹痰瘀。
  
  诊断:心悸。气虚血滞,痰浊内停证;频发室性早搏。

  治法:益气活血,祛痰利湿。沈师经验方“三参饮”加味。

  处方:党参10g丹参30g苦参10g生芪15g石菖蒲10g郁金10g蒲公英10g连翘10g全瓜萎30g野菊花10g川芎10g石韦10g莱菔子10g生牡蛎30g焦三仙30g
  
  按语:止心悸沈师善投经验方三参饮,取其益气活血,祛痰利湿之效。党参益气健脾,丹参活血化瘀,苦参祛痰泻火。《本草经百种录》载有“苦参专治心经之火”,三药之功正合本案。为增补气之力,加生芪益气健脾;为佐清心利尿之功,加蒲公英、连翘、野菊花、石韦。川芎为引经药,与石韦配合升降气机,又是止悸的药对。全瓜蒌、莱菔子清热祛痰,通利大便,驱邪外出。患者服药期间因饮食不慎,而致急性胃肠炎,应急则治其标,调理胃肠,健脾利湿,改用温胆肠加良附丸,温胃散寒,健脾利湿,利小便实大便。针对痤疮,沈师常投败酱草、丹参和血解毒。恢复期,调节肾之阴阳,善用杞菊地黄汤加减,再以丸药巩固疗效。
    本案早搏虚实夹杂,虚者心气不足,实者痰瘀互结,其治以补益心气为主,辅以祛痰化瘀。三参饮是沈师特殊组方,补气重用生芪15g,且能排毒;祛痰投全瓜蒌、生牡蛎;化瘀用川芎配石韦,也是沈师止悸要药。恢复期调肾,巩固期丸药缓图,系沈师治疗疑难症的一贯宗旨。3年频发室早,调治得当,得以控制。
  
  案②气虚血弱  心脉失养

  主妇,62岁,2001年9月28日初诊(秋分)。

  病史:胸闷气短4~5年,间断取用“心痛定”、“硝酸甘油”、“肠溶阿司匹林”等药未见明显缓解,近1月来,胸闷气短加重,四肢乏力,食纳不香,夜寐欠佳,阵发心悸,活动后诸症加重,双下肢浮肿。遂来我院就诊。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。
  
  检查:舌淡白,苔薄黄,脉沉细,血压140/90mmHg,心率66次/分,早博4~5次/分,第一心音亢进,心电图示:频发室性早搏,左室高电压。形体肥胖,面色萎黄,步态蹒跚,双下肢可凹性浮肿(+)。
  
  辨证:患者年过花甲,气血不足,劳则气血亏耗更甚,故胸闷气短,活动后诸症加重。脾气不足,运化无力,则食纳不香;脾主肌肉四肢,故见四肢乏力;脾虚水泛,水湿代谢失司,双下肢浮肿;血不养神、夜寐欠佳。舌淡白,苔薄黄,脉沉细均为气血不足之象,其病位在心脾,证属气血不足,心失所养。
  
  诊断:胸痹心悸。气虚血弱,心脉失养证;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。

  治法:补益气血,祛痰化瘀,选用《内外伤辨惑论》当归补血汤加味。

  处方:生芪15g  当归10g  泽泻10g  何首乌10g  野菊10g  石菖蒲10g  郁金10g  生杜仲10g  桑寄生10g  生山楂15g  全瓜篓30g  薤白10g  丹参30g  仙鹤草10g  炒白术10g
  
  按语:患者年老体弱,久病气血不足,心脉失荣,而致胸闷气短。治疗时应补气养血为先,首选当归补血汤,气为血帅,血为气母,补气以生芪、仙鹤草、炒白术为主,兼补血用当归、何首乌;沈师认为脾肾同根,故方中加入调肾之药如生杜仲、桑寄生、何首乌。肥人多痰,应佐以祛痰之品,如全瓜蒌、薤白、石菖蒲清热祛痰,理气宽胸。郁金、丹参、生山楂活血化瘀,理气止痛。治疗后,气血不足之证减轻,肝肾阴虚之证显现,故加用杞菊地黄汤化裁,佐以清泄肝热、疏泻痰浊之药如钩藤、泽泻,重镇安神之珍珠母。稳定期,汤药用量减半,并以丸药收功。
  
  本案早搏以虚证为主,乃气血衰弱,肾水不足为患,故其治重在补气、养血和滋肾。妙药在于仙鹤草之补气,何首乌之养血,生地之滋肾。然此案尚有痰浊(形胖胸闷)瘀血(舌黯)之患,其治当辅祛痰(全瓜蒌)化瘀(丹参),因兼高血压,故配钩藤、泽泻、珍珠母等平肝渗湿;又见平搏而伍野菊、山楂、川芎、石韦等止悸效药。由于立法叩证,辅佐妙配,5年频发室早得以控制。
  
  案③肝木横逆肝脾不调

  沙某,35岁,2001年8月31日初诊(处暑)。

  病史:6月前因情绪不舒,阵发心悸,心电图示:心律失常,偶发室性早搏。未经治疗,近1月来病情加重,现感心悸频发,心前区胀痛,两胁窜引,常善太息,心烦易怒,纳谷不馨,夜寐不安,大便干燥。
  
  检查:舌黯红,苔薄黄,脉弦细,血压110/70mmHg,心率78次/分,早搏2~3次/分,颜面青暗,精神欠佳。

  辩证:患者因情绪不舒,肝失调达,阻于脉络,故心前区胀痛,引及两胁,时时太息;气属无形,时聚时散,聚散光常,胁痛走窜,并随情绪变化加重;气机阻滞,心脉失畅。故见心悸;肝木克土,健运失司,纳谷不馨;肝郁化火,热扰心神,夜寐不安;热灼津液,传导失常,大便干燥;舌黯红,苔薄黄,脉弦细,皆系肝郁化热征象。其病位在心肝脾。证属肝气郁结,横逆脾土。
  
  诊断:心悸。肝木横逆,肝脾不调证;室性早搏。

  治法:疏肝理气,调和肝脾。《景岳全书》柴胡疏肝散加减。

  处方:柴胡10g枳壳10g云苓10g陈皮10g石菖蒲10g郁金10g川芎10g石韦10g川楝子10g元胡10g车前草30g焦三仙30g草决明30g丹参30g仙鹤草10g
  
  按语:本案心悸因情绪不舒而致肝木横逆,心脉阻滞,治疗时沈师重在调畅气机,选用柴胡疏肝散,肝郁得畅是取效的关键。因有横逆之势,宜佐以健脾,投仙鹤草一味既补气又不加重肝郁,云苓、陈皮、焦三仙既健脾又和胃,一举两得。丹参一味化瘀,川芎、石韦调升降而心止悸,草决明、车前草分利两便,排邪外出,配伍精当,始投2周,心悸便见缓解。
  
  沈师经验止悸除了疏肝外,还注意3条:一是夜寐,控制失眠对止悸至关重要,常佐酸枣仁汤或交泰丸;二是腑行,大便通畅有利于止悸,常投菊花配当归或草决明、全瓜蒌、桃仁、杏仁之类;三是胃纳,食欲振奋,心情必佳,可助止悸,佐焦三仙、生内金等不可轻视矣。
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医中药交流网 51LA统计

GMT+8, 2025-1-15 23:06 , Processed in 0.045934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 Licensed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