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872|回复: 0

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机证候探讨

[复制链接]

5513

主题

1710

回帖

25万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253908
发表于 2011-8-29 15:55:5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脂肪肝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异常增加的病理征象,一般含量超过肝重的5%时,即可称为脂肪肝。严重者可达肝重的50%以上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。笔者在诊治脂肪肝病的临床实践中,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等方面有所认识与体会,兹分述如下,供同道参考。
1祖国医学对脂肪肝的认识
在我国古医籍中,没有脂肪肝病名,也无相应的专病名称。脂肪肝在祖国医学中究属何病,尚无定论。根据其病机推测,有人认为属于“痰证”,因痰证指水液吸收排泄障碍所致的痰涎停留于体内的病症;有的认为属于“瘀证”,因血液运行受阻有瘀积之义;有的认为可列入“积证”,因积证是指腹内有结块,或胀或痛的病证;有的则认为本病与肥胖有关,因肥胖者不能将水谷精微正常地布散全身。众说纷纭。
笔者跟随导师张云鹏调查了500例脂肪肝患者的发病原因,从性别、年龄、职业分析,发现男性多于女性,男女之比为1∶0.248;年龄以31~60岁之中年人多见,呈集中趋势;职业为厂长、经理组明显高于其他组。究其原因,中年男子任厂长、经理者较多,因工作关系,应酬频繁,说明本病的发生与长期高脂饮食、嗜酒过度有关。因高粱厚味蓄积体内,阻碍气机通畅,肝、脾、胆失于疏泄运化,久之可导致血瘀,故可认为与“瘀证”、“积证”有密切关系。同时在调查中还发现,肥胖体形者186人,腹壁有脂肪堆积者206人;罹内分泌失调如糖尿病、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有92人;苔腻326人,舌质暗红或有紫点、瘀斑者380人,此也佐证肥人平素嗜食肥甘厚味,或食饮酒浆,使脾胃功能受损,水液输布失常,精微失布,水不化津,阻滞体内,为湿为痰,痰湿积聚,故也与痰浊、痰瘀互结有关。
2脂肪肝病因病机的探讨
对脂肪肝的发病原因,多数认为由于长期过食膏粱厚味、甜食;或长久过量饮酒;或患肝炎后过分强调营养和休息,致使体重增加过快;或内分泌失调,患糖尿病、肥胖病等代谢疾病;或过量应用对肝脏有损害的激素、抗痨药物;少数则为营养不良,食物中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原因。从500例调查资料中,我们发现本病病因复杂,涉及七大系统,三十余病种。笔者将本病归纳为饮食、情绪为诱因,肝胆功能低下为本,痰湿、气滞、血瘀为标,肝脏为发病场所,最终病理产物属中医“痰证”、“瘀证”、“积证”、“痰湿”。其主要病因病机如下。2.1饮食不节。过食辛辣、膏粱厚味之品,助湿生热,湿热酒毒内蕴,致使肝失条达,脾失健运,气机郁滞,血脉瘀阻,痰浊内生,气血痰瘀结于胁下,形成本病。2.2肝失疏泄。若情志失调,或湿热毒邪侵及肝脏,肝失条达,气机郁结,日久则气滞血瘀,瘀血停积,肝络阻塞而成本病。2.3脾运失健。因忧思伤脾,或病后虚弱,正气未复,致肝脏失养,气机不畅,影响脾之健运,精微反为糟粕,浊邪害清,脂浊内集,而成本病。2.4湿滞中焦。由于营养过剩,代谢障碍,加之多逸少劳,导致湿热壅结中焦,日久不解,化为痰湿,肝胆疏泄失常,气血壅滞,脂浊内生,脉络被阻,停于胁下,而成本病。2.5肾气亏虚。因糖尿病,或妇女更年期、月经失调,或老年性高血压病等,肾之阴阳平衡失调,累及五脏,引起机体生化水谷精微等输布紊乱而产生肥胖,“肥人多痰湿”,痰浊与气血相结,日久停于胁下,而成本病。
3脂肪肝证候分型的划分
脂肪肝的证候分型,目前尚无统一意见,笔者在调查了500例脂肪肝患者病因病机、临床症状、体征、化验与相关合并兼症后,认为本病辨证应以四诊所获得的资料,结合阴阳脏腑病机、八纲学说,加以综合分析。兹将脂肪肝初步分为以下六候。
3.1痰瘀互结候
主证:形体肥胖,嗜睡,肢体沉重,大便溏而不爽。CT或B超检查确诊为脂肪肝,肝功能、血脂均在正常范围。舌质胖嫩,边有齿痕,舌苔白腻或薄白,脉弦滑。
分析:湿热久羁,化生痰浊,痰浊阻络,血行不畅,遂成血瘀,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,互为因果,痰瘀互结,胶着不解,故形体肥胖,舌质胖嫩,边有齿痕,脉来弦滑;痰浊阻中,清阳不升则嗜睡,清阳不达四肢则肢重;痰湿阻于中焦,脾胃气机失司,故大便溏而不爽。此类证候多见于肥胖性单纯型脂肪肝者。
3.2肝郁气滞候
主证:肝区胀痛或两胁走窜不定,每因情志变动而增加,胸闷不舒,嗳气纳少,或大便不通,妇女经期乳房胀痛,或月经不调,舌苔薄白,脉细弦。
分析:肝居右胁,其经脉布两胁;性喜条达。由于湿热毒邪或情志不遂而疏泄失常,故肝区或两胁胀痛,胸闷嗳气不舒,且随情志变动而增减;肝藏血,肝气郁结,血运不畅,影响冲任,故经期乳胀或月经不调;湿毒内停,故腑气不通。此类证候多见于脂肪肝合并慢性肝炎,或胆囊炎、胆石症,肝功能轻度异常者。
3.3脾虚失运候
主证:脘腹痞满,纳呆便溏,体倦乏力,面色萎黄,面目虚浮,舌体胖,舌苔润,脉细。
分析:脾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。脾气虚弱,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低下,气血生化来源亏乏,故面黄,体倦,脉细;脾不健运,胃纳通降失常,则脘腹痞满,纳呆便溏;脾主运化水湿,脾虚失运,水液输布障碍,故面目虚浮,舌体胖。此类证候常见于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兼有消化道疾病者。
3.4痰湿内阻候
主证:形体肥胖,胁下隐痛,胸闷气短,头晕恶心,腰酸乏力,舌质暗红,苔白腻,脉弦滑。
分析:脾为生痰之源,脾失健运,则聚湿成痰,痰浊中阻,清浊相浑,清阳不升则头晕,浊阴不降则恶心;痰湿久羁,脾胃呆滞,体弱神倦而形胖;气血流通受阻则肝气郁滞而胁下痛;胸阳失展,心气不足则胸闷气短;肾气亏虚则腰酸乏力;痰湿郁积不化则瘀血内阻而舌质暗红;苔白腻脉弦滑为痰湿内阻之象。此类证候常见于脂肪肝兼有冠心病、肝脏病者。
3.5阴阳失调候
主证:多饮多食多尿,腰膝酸软,头晕耳鸣,心悸健忘,五心烦热,失眠多梦,妇女月经量少或闭经,崩漏,舌质红少苔,脉沉细数或细弦。
分析:胃火熏灼,阳明热盛,精微耗散,肾阴被耗,下焦虚惫,肾之摄纳不固,约束无权,故多饮多食多尿;肾主骨,肝主筋,肝肾不足则腰膝酸软,虚火上扰则头晕耳鸣,五心烦热;肾水不足,心火亢盛,故心悸健忘,失虑多梦;肾气亏耗,肝血不足,致冲任失调而经少或闭经;舌红少苔乃阴亏于下,虚火上炎所致,此类证候多见于脂肪肝兼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妇女更年期。
3.6肝脉瘀阻候
主证:肝区刺痛,胁下痞块,面色晦滞或黧黑,口唇紫暗,舌质紫暗或有瘀点,妇女经闭或夹有血块,脉沉细涩。
分析:湿热之邪侵犯肝胆,肝失疏泄条达,日久气病及血,气滞不行则血脉瘀阻而见肝脉瘀阻之征象。此类证候多见于脂肪肝合并慢性肝炎、肝硬化者。
脂肪肝涉及范围甚广,夹杂病颇多。故辨证分型当结合全身情况,不能拘泥于“肝”病之局部,统筹权衡,才不失中医整体观念、辨证论治的真谛。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/9/6 10:01:34编辑过]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医中药交流网 51LA统计

GMT+8, 2025-1-29 04:02 , Processed in 0.053039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 Licensed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